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北美地区是指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加勒比海一带。随着中国的日益强盛和北美地区华人新移民的急剧增多,华语新闻媒体开始大举进军北美,抢占受众市场。一时间北美的天空地上烽烟四起,战况空前。  相似文献   

2.
因公在阿根廷、秘鲁、墨西哥的短暂停留,使我对当地的书刊市场有了一些直接的印象。中国在三国的影响阿根廷在三国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民以欧洲移民为主体,在文化倾向上以欧洲为中心,受欧洲影响很深;新闻舆论追随美国,普通人对中国兴趣不大。阿根廷一般人对中国的了解,除了针灸、功夫,知之不多。秘鲁经济尚不发达,是华人在拉美地区的主要聚居区,据官方估计有中国血统的人数达120万,多数集中在首都利马.除新移民外多数  相似文献   

3.
追寻文化身份是美国华裔作家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主题。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作为特殊文本,在华裔作家们的笔下不断地被解构和重建。华人移民在适应居住国文化的同时,难以抹去固有的民族集体记忆,在重新建构自我身份的过程中,中国文化对华人移民的价值观、思想观和世界观都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借助文本细读,分析在不同社会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对华人移民的影响,以阐释文化发展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中文电视对外传播的目标受众主要是第一代华人移民,还没有从整体上特别关注第二代受众。从长远计,我国电视对外传播应该在目标和策略上都重视对华裔第二代的传播。例如,美国华人移民人数在2000年的时候将近300万人(包括45万混血儿),其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个侨务大国,华侨华人移民历史悠久,数量庞大、分布广泛而且实力强大。据统计,海外华侨华人总数有6000多万,分布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仅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大陆走出去的新移民就接近1000万人。新时代下,如何充分运用这一独特资源,在我国国际传播机制建设、传播内容方面积极谋划,借助这一群体在国际社会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以保障和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舆论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华侨、华人之间的区分是非常明确的。"华侨"是个严格的法律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中外交流》专题邮集中,有一册是汇集国外发行有关华人题材的邮票。这里撷取几个画面,奉献给读者。三国邮苑缅怀华人开拓1997年是中国移民到达古巴150周年,古巴发行一种邮票,画面是古巴华  相似文献   

7.
从族裔性角度看,"华人文学"着重强调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而"华裔加拿大文学"则强调与加拿大的认同感。这一称谓变化不仅昭示出华裔文学在加拿大文学场域的发展演进过程,同时也可洞见遮蔽其中的两国经济、文化与文学交相互动的隐形轨迹。  相似文献   

8.
永定是著名的侨乡,台胞祖籍地。永定旅居海外的侨胞(华人)和港澳同胞有22万人,永定籍台胞有20多万人。他们都有着思乡念祖的情怀,人情味和乡土味最能打动他们的心。这  相似文献   

9.
英国华文媒体的发展与华人移民英国的历史变迁、主流社会及华社经济状况、全球媒体业发展新趋向密切相关。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不断增多,以及金融危机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的持续,英国的华文媒体无论在数量构成、内容设置、生存状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外刊概览     
亚裔美国人永远是外国人 1965年以后移民美国的亚洲人不同于更早到达的犹太人、爱尔兰人和意大利人。亚洲人独有的相貌也许使他们更难融入美国社会,但同时他们的高学历和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快进入中产阶层。现在他们的孩子, 年龄20-40岁不等,正跨在两个世界之间,即亚洲民族的传统和西方文化。他们得进行自我创造,从而更新老移民的故事,打造亚裔美国人的新身份。但一位美国社会学家称,他们被视为“永远的外国人”。虽然出生在美国,英语为其第一母语,因为有着亚洲的血统,即使习惯于美国的生活方式, 为美国服务,还是美国人的朋友而不是他们国家的人。 (《时代》2006年5月1日)  相似文献   

11.
王腾 《职业圈》2006,(1):8-11
三十年前,一位叫王国洲的先生,在台湾带着4个店员开了一家眼镜店;三十年后,这家叫做宝岛的眼镜店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华人眼镜连锁集团;父亲王国洲的目标是把宝岛建成亚洲最大的眼镜团队;儿子王智民的目标是建立最有竞争力的公司。宝岛眼镜的经历不但讲述了父辈的创业史,也讲述了子一辈的成长史。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王智民在大陆创业的故事。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就算你有优厚的先天条件,还是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成功。在好的条件下创业比白手起家更难,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很容易得到共鸣,因为大家都看到了从一穷二白到一个王国的建立。但另一种创业也值得钦佩,那就是成功者后代的创业史,他们本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却选择了努力奋斗,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他们成功了,少有人喝彩,大家会认为是理所当然之事,但失败了,就会被人嘲笑。所以,这样的创业者,我们也没有理由不佩服。  相似文献   

12.
正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传播工具的不断完善和推陈出新,以及数量庞大的移民群,为华文新媒体的文化传播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推动了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社区的传播,促进了海外各国主流社会与华人的联系,增进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一、华文新媒体成为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主要载体华文新媒体在中华文化传播中具有零距离传播、多渠道传播和主旋律传播三大优势。近十年来,其发展极其迅速。截至2016年7月16日,笔者通过对华文网站、华  相似文献   

13.
正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媒体。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海外移民不断增加,中国留学生、海外旅游者规模扩大,使得华文媒体资讯的需求不断提高,海外华文媒体也成为海外舆论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多年以来,海外华文媒体正是依靠自身与海外受众紧密联系的独特  相似文献   

14.
海外华文媒体数量多、分布广、扎根华人社会,在国际舆论格局中是一支非常独特的力量。中国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可以通过开展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渐蔓延的金融危机加剧了美国的人才流失.同时,美国的竞争对手澳大利亚、加拿大已建立起类似美国的人才战略,德国、英国、法国进入21世纪后都改革了移民签证制度.  相似文献   

16.
海外华人文化是一个大的课题,且各国的华人文化又各有其特色。在海外3000万华侨华人中有90%是在东南亚,东南亚华人与北美华人形成了特色明显的两大群体。东南亚华人文化也有其特色。一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从华侨到华人变化的一个分水岭,华侨国籍身份(政治认同)的转变,引发了一系列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其变化的核心是向当地化价值体系的认同。尽管在东南亚诸国,华侨  相似文献   

17.
<正>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球华侨华人总数约达6000万人。发达国家的华侨华人数量激增,日本和韩国的华侨华人数量增长最快。北美华侨华人多达530万人,华侨华人是全球各地区华文媒体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这个群体的数量直接关系到当地华文媒体的经济收入和盈利状况。仅以美国为例,目前华人人口总数已达452万。华人成为美国亚裔中最大的族群,也是所有少数族裔中仅次于墨西哥人的第二大族群。在美华人从2011年的401万增  相似文献   

18.
2002年由海伦·克拉克总理就1881年华人移民法案及其他带有歧视性的法规,向新西兰华人社会做出了正式的政府道歉;这一事件使公众舆论集中到对早期新西兰社会的一大特征,即持久而强烈的“恐华症”的关注之上。与之相反但程度同样强烈的“亲华症”,虽也是殖民社会各组成部分的显著特征,却较少有人提及,具体来说就是指时尚风潮对奇异情趣的“中式”装饰艺术的追求,通常被称为中国风。这些“中式”物品沉默不言但却又雄辩滔滔的外观,能帮助我们理解早期华裔新西兰人所面对的法律制度上的歧视吗?难道“恐华症”与“亲华症”仅仅是早期新西兰社会…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和现状 一是职工主体的知识性。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是广大工作者。包括科技工作者,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因而思想比较活跃,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些特点既是国有企业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利因素。也是一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难以奏效的原因。因此,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和人的需要,全面提高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0.
<正>历史总是在循环往复。这一点在中国西部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似乎比任何一个其他地区更明显。在这里,移民的历史不断上演,直至今天。2011年至2015年,超过32万9千人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易地搬迁,在水资源、交通更为便利的新家安顿下来。大多数移民的人来自西海固——宁夏南部六个县的统称。"逐水草而居。"生活在贫瘠之地的农民希望逃离恶化的环境,逃离封闭大山的禁锢。因此,他们继续选择移民。根据宁夏2016年至202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