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人近日集到一个民国村镇信柜戳销票封,此封由浙江寿昌寄婺源,封背贴孙像暂作4分票1枚、节约建国8分票1枚、烈士像3分票1枚,计邮资15分(见图)。该封所贴邮票均用信柜戳盖销。戳为双圈双格式,外圈直径为32mm,内圈直径  相似文献   

2.
笔藏有一件1935年七八月间寄递的实寄公函封,经考证,此件的寄发因板栗园战斗而受阻。信封为“湖北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公函封,收件人为“来凤县政府”,正面盖有黑色“湖北恩施挂号函件”手填号码戳、蓝色“印刷”标志戳、红色“挂号”标志戳。背面贴有北京新版帆船7分票1枚、帆船2分加盖暂作1分2枚,盖销全点线三格式“湖北恩施/廿四年七月三十”日戳(图1),所贴邮资合计9分,符合当时外埠印刷品100克以内1分及挂号8分的资费标准。  相似文献   

3.
此封系天津市档案馆馆藏信封中的佳品之一。 封上贴有清蟠龙票3分、1分各2枚,共值8分,是当时挂号信函的邮资。销票戳为单线腰框式圆戳,戳的上部为英文“武昌”,下部为中文“武昌府、乙”,因中间腰框内的“民国元年二月廿五”,戳内有“民国”两字使此封成为珍贵邮品。封上的其它邮戳有“湖北武  相似文献   

4.
在一件1965年投寄的上海本埠信封上,见一欠资戳,旁侧并盖有“封口式二字。此封贴邮票1.5分,欠资戳中间表示“应收式分半”。封背封舌上也有“封口”二字戳。  相似文献   

5.
封面封语     
本期封面所刊是驻泰国首都曼谷的美国使馆印封,1884年9月4日自曼谷寄往美国纽约。背面有日戳3个:9月13日香港“B”字转口戳,10月19日纽约双圆戳(左圆为地名和月日、右圆为“邮资已付”、年份在双圆外下方)和只有“F”及“10-20”、“6A”等字的圆戳,最后一戳可能是表示10月20日投递。正面贴香港维多利亚女王像第3套10分绿色票(斯科特43号)1枚,以英国在曼谷的使馆邮局日戳盖销。  相似文献   

6.
有一些实寄封本是平常信件,由于处在特定环境,通过相关戳记显示了一定的邮史价值。本文介绍一件30代汉口寄长沙的邮件检查戳封,封正面贴孙中山像双圈4分及新版帆船1分各1枚,共计5分,符合当时的平信邮资。销票戳为汉口英汉单线三格式日戳,时间是廿  相似文献   

7.
国内平信邮资80分,使用普通日戳、风景戳或机盖戳销票。而使用邮资已付戳则不需要贴票。此封已贴80分邮票1枚,却用普通日戳和邮资已付戳同时销  相似文献   

8.
赵人龙 《上海集邮》2004,(5):40-40,F003
“民国四珍”中除本刊前已介绍的“宫门倒”、“暂作2分”倒盖和“暂作3分”倒盖外,尚有一种北京一版帆船1元加盖歪头“限新省贴用”误排为“限省新贴用”变体,兹继续介绍如下。 按此变体票的原票为北京一版帆船邮票,由北京财政部印刷局印制,元数票全张为10×5的50枚。1915  相似文献   

9.
图1是1949年9月30日广州寄台北的航空信,贴"国内信函费"单位邮票1枚和华南版孙像银元基数10分票1枚。国内航空费10分,符资。票销广州中英文全实线三格式日戳。封背盖有台湾台北1949年10月2日中文全实线三格式到达戳。1949年2月起,国民党政权各"中央"机构已陆续南迁广州,此函由抗日名将、时任内政部部长李汉魂寄给已逃亡台湾的交通部中央气象局主管蔡石如。  相似文献   

10.
此封由松江府城寄北京邮政总署总办帛黎,双挂号,背贴蟠龙1分3枚、绿2分5枚(其中1枚漏销),销江苏松江"辛亥四月廿二日"双圈三格式干支戳,有上海同日中转戳和北京五月初一到达戳,正面盖手写编号的挂号章,并加注"A.R."(双挂号)字样。  相似文献   

11.
《中国集邮》2001,(4):16-16
钱币部分共200余项。其中包括:大清丙午“中”字五钱银币、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一版人民币精品106枚大全套、壹万元“牧马”及各种珍稀一版币样票等。另有民国二等宝光嘉禾勋章等一批珍贵纪念章、勋章。邮品部分约1300余项。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古典邮品包括:清代大龙邮票试模样票(多一小圈)。蟠龙样票直至中华邮政各时期之多种印样、样票。慈禧寿辰初版大字长距改值邮票lO分/12分银(俗称“金龙邮票”)旧一枚,销杭州八卦戳全戳,品相完好,为万寿加盖改值邮票正票中最为珍贵的邮品之一。慈禧寿辰再版大字长距改值邮票2分/2分银骑缝加盖横双连(此骑缝加盖横双连可与陈兆  相似文献   

12.
附图的实寄封由山东胶东文登寄往东北嫩江省海伦(今属黑龙江省)解放五团六连某战士。封背贴“二七”建邮5元票四方连,票上的“邮”字为三次复盖,另贴上海版邮运图50元票1枚,计邮资70元,符合华东区1949.8.1—1949.9.30平信邮资70元。销文东侯家所38年(1949年)8月4日腰框式戳两个。该戳是当年山东解放区代办所邮戳的常见式样。中转戳有文登县腰框式8月4日戳,山海关日本(下梳)式9月12日戳。信到海伦,加贴“海伦解放五团六连无有此人退胶东”的批条,并盖嫩江省海伦日本(双梳)式9月17日戳和经办人印章。该封按原路退回,又加盖山海关9月19日戳及文登县9月28日戳,历时55天。  相似文献   

13.
裘真 《上海集邮》2005,(3):44-44
笔集得一张包裹单,由广西扶绥东门于2002年1月31日寄往广西武鸣,包裹重3770克,保价费1元,共计5,40元,贴普29的2元票2枚、《水乡古镇》第3图80分票1枚、普3D的60分票1枚,符合所需邮资,盖销“2001.01.31.08”日戳。  相似文献   

14.
云卿 《上海集邮》2020,(5):22-23
抗疫特殊时期,静心宅在家中整理藏品,找出几个与武汉有关,并有些特色的民国旧封,与邮友共飨。图1为一件1932年5月3日汉口寄德国封,贴伦敦版单圈孙像15分票、北京二版帆船10分票各1枚,符合国际水陆路信函(25分)邮资,销汉口英汉实线三格式日戳。封正面还盖有蓝色"via SIBERIA"(经西伯利亚)章。九一八事变后,中华邮政在日军铁蹄下坚持在东北开展邮政业务达10个月之久,此封就是这段时间从东北中转走西伯利亚铁路发往德国的。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中国的第一次携邮试航的实寄封,1993年第1期《上海集邮》两位许先生对这次航运曾有较详的论述。 所贴邮票 北京一版帆船1分4枚、3分3枚,共13分,为快信邮资(背面右方有未全撕下的绿字”快递邮件”签条残留)。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日收集到一枚改寄新址的邮政快件实寄封。此封由江苏南通寄出。封正面贴编号为“挂0025”的条码邮政快件签条。背贴20分“上海民居”10枚,符合当时21~40克邮资。邮票上盖“江苏南通/1994.4.25.18/2/226002”邮戳,于4月28日到达福建三明。背盖“福建三明门994.4.28.15/365000/22”投递戳。  相似文献   

17.
龙泉 《收藏界》2013,(1):72-73
一、民国三年交通银行“五元”券上的“此票不买日贷”戳记 “此票不买目货”票券,是民国三年交通银行发行的火车图案,加盖“天津”的五元券,后盖上三枚“此票不买日货”戳记的货币。分别是:正面中间右侧竖排“此票不买日货”,左侧六字分右左竖排,每排三字“此票不买日货”,背面中间位置戳记与正面左侧戳记同(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18.
郑挥 《上海集邮》2007,(10):18-19
旧藏中有一件清光绪戊申年(1908)温州日商岛根洋行寄宁波中村洋行实寄封:油光纸中式红条封,正面毛笔书“宁波府江北岸/日商中村洋行/中村兼吉殿收”,日式汉字非常流畅;左上方贴蟠龙红2分票1枚,销双圈三格全汉文楷体字“浙江/温州府城/戊申五月十二日”干支戳;左侧中间盖一个红色双圈长方型“亲展”章;封背上方印有红色圆型单圈大“缄”字,应为封存、封口之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笔者经网上拍卖得到一件区票封,为1947年4月7日由山东德县(今德州)寄天津平信。信封正面贴山东二版毛像蓝色2元票1枚,销全点线全中文三格式沿用中华邮政日戳,下格“德县”二字中间下方有一“(挂)”字,估计是邮局人员将平信误用挂号专用日戳盖销所致(图1)。  相似文献   

20.
近期,笔者收集到一件贴华北区票的北京本埠封。该封正面贴华北暂用改值邮票50元(1993年目录HB423)1枚,销票戳为新刻制的华北三格小圆日戳,上格“北京”;中格时间“11.10.49”,下格“(廿二)”支局;在票的下端,另盖1枚相同的清晰日戳。落地戳在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