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表面活性剂都是由亲水基和亲油基组成。由于亲水基有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两性等不用种类,故其性质也不同。本文从亲水基的种类、分子结构等全面综合来考察结构和性质对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及其在实际生产你中的若干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量化参数和拓扑指数的脂肪醇沸点QSP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红翠  吴启勋  周莲 《科技通报》2009,25(6):737-742
应用Chem3D8.0软件计算与脂肪醇沸点相关的结构参数和拓扑指数对88种脂肪醇的沸点做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研究。给出了新的模型方程,它能表征定量结构关系。计算了脂肪醇的Tb值,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证实了新模型的计算值和实验值比较接近。模型中自变量不存在相关关系,残差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化妆品、洗涤剂等生活生产用品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用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大大提高了相关产品的质量。然而,如果超过一定数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入水体,就可能引起水质的恶化,从而会影响到人们的用水安全。因此,加强对水体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测定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有荧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以及共振光散射法等,随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测定方法正在向着更准、更快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三次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过程中,向油层注入表面活性剂,是当今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但单独使用非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都具有一定局限性。复配后的混合体系具有两种表面活性剂的优点,又可产生超低界面张力。本文分析了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结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特点,通过现场实验和理论分析得出了复配所产生的优良性质对驱油的作用,可以在驱油过程中产生超低界面张力。如果界面张力足够低,则滞留油就可变为流动油而开采出来,从而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陈艳  冯子雅  戚贵珠  袁超 《科技通报》2011,27(3):326-329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13)描述子表征多氯吩噁嗪(PCPXs)的分子结构,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和多氯吩噁嗪热力学性质(热能值E<,th>、恒容热容C<'0><,v>、标准熵H<,0>、标准熵S<,0>、和自由能G<,0>)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模型,所建模型相关系数均为1.000,计算值和...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综述了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分类、合成方法及独特的性质,即高表面活性、低使用浓度、高化学稳定性、高热稳定性、优良的僧水僧油性、优良的复配性能、低毒性和其它的优良性能,并认为这类新型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有极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普通表面活性剂的碳氢链中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被氟原子取代后,具有碳氟链憎水基的表面活性剂被称为氟表面活性剂,它是特种表面活  相似文献   

7.
双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特有的流变性、良好的水溶性以及有效的湿润性等优良性能相较于普通的表面活性剂在纳米材料、生物技术、采油领域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及发展前景。系统地归纳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相关性能以及阴离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及现状,简述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在药物载体领域的应用,并对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对过饱和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以不同添加剂对铝酸钠溶液分解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B可使分解率提高3%左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D可使分解率提高2%~8%左右。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E添加量为140mg/L时,分解率可提高5%左右;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添加量为3.57mg/L时,分解率提高18%左右。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种类、性质,并对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表明表面活性剂已在三次采油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明确了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丙烯酸改性松香聚甘油酯表面活性剂,本文研究它在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的溶解性能。目的是研究其乳化性能,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周莲  孙海霞 《科技通报》2009,25(5):552-555,598
利用C-O键上碳原子电荷QC、分子所含碳原子个数N、有机结构中有机性无机性比值OI作为醇分子结构描述符,对其沸点Tb、溶解度SW及辛醇/水分配系数(KOW)进行了QSPR研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表面活性剂日益广泛的应用源于其内在的分子结构二重性特征,也即,由亲水的极性基团和疏水的非极性基团两个部分组成的化合物。本文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微观结构、作用机理及其在油田中运用现状并对其提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提高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方法的灵敏度方面进行了探讨,在不同量水试样中通过一次萃取浓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并测量,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很低时,通过增加试样体积的办法,可以降低过滤酸根等无机离子干扰的影响,萃取率没有明显的下降,在0.02μg/ml的低浓度溶液中也可较准确地测定。  相似文献   

1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已经成为衡量水质污染的重要理化指标之一。通过几年来对该地区地下地表污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监测,并对几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根据经验发现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操作时有些应注意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有方法做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15.
对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方法进行改进。改进方法后,只经过一次萃取,一次洗涤,简化了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方法改进后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方法改进后的检出限为0.05m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02%~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1%~1.1%。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检测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且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地表水、生活饮用水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N,N''''-双棕榈酰基乙二胺二乙酸钠的合成和表面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新型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N,N'N-双棕榈酰基乙二胺二乙酸钠,并以元素分析、1HNMR对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进行了表征;用表面张力法确定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对表面活性剂在硅胶上的润湿性进行了实验,发现其润湿性远优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新型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N ,N′ 双棕榈酰基乙二胺二乙酸钠 ,并以元素分析、1 HNMR对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进行了表征 ;用表面张力法确定了其临界胶束浓度 (cmc) ;对表面活性剂在硅胶上的润湿性进行了实验 ,发现其润湿性远优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下,黑色素细胞增殖抑制率、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黑色素细胞生长率与黑色素合成抑制率,测试不同表面活性剂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性能。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对酪氨酸酶活性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降低黑色素含量,对黑色素细胞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黑色素细胞生长率降低,黑色素合成抑制率升高,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吐温-80抑制效果最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黑色素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9.
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了偶联表面活性荆分子与高分子的混合溶液体系性质,并考查了模拟体系的形态结构。模拟结果表明,与一般高分子体系类似,体系中存在着临界聚集浓度和临界胶束浓度,且浓度数量级更小;随着偶联表面活性剂分子浓度的增大,体系中有更多偶联表面活性剂胶柬被吸附在高分子链上,形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聚集体。  相似文献   

20.
石油磺酸盐合成工艺筒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概述了实验室用发烟硫酸合成三次采油(EoR)用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的原理、合成方法及其研究现状。选用发烟硫酸作磺化剂时,获得的石油磺酸盐具有界面活性强、水溶性好等优点,并且生产工艺简单,反应易于控制,设备投资少,成本低。石油磺酸盐作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被广泛采用,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