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作为唯一覆盖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的国家级广播媒体,是促进港澳与内地相互了解的重要平台。华夏之声于2006年初策划推出了一档大型系列广播节目——《魅力中国》,该节目本着让港澳人士更多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主旨,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中国历史、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魅力。《魅力中国》节目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和香港电台普通话台联合制作,在香港电台、澳门电台和中央台共同播出,开创了中央媒体联合港澳媒体共同制作、播出广  相似文献   

2.
2011年11月,应香港特区政府广播处的提议,经中宣部、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广电总局批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广播在香港电台数字频道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一套节目,定名为"香港之声"。香港之声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14套频率,国家电台的声音直接落地香港,这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港澳广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  相似文献   

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作为面向港澳和珠三角地区播出的唯一的中央级广播媒体,每天用两个调频频率和一个中波频率向覆盖地区播出共计42个小时的节目。它是中央政府对港澳宣传的重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4.
孔建民 《视听界》2005,(5):24-27
广播节目类似报纸版面。报纸编辑学认为,版面是传达报纸内容的一种手段。同样,对广播来说,“节目”的改进与研究也成为广播界的实际工作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广播电台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节目类型进行宣传的,‘节目’是广播宣传不可分割的基本播出单位,‘节目’是传播内容的极其重要的一种手段。”广播节目是“广播电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这是总结了广播近百年发展史得出的一个结论,科学地概括了“广播节目”在作为大众媒体的广播电台对外传送各种播出内容的诸多环节中的重要地位。结合对受众的研究与调查,科学地对节目进行分类,是广播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2012,(10):F0004-F0004
9月17日香港电台"2012数码声音广播新年代"启播仪式在香港天际100观景台举行,标志着在香港电台数码广播32台播出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之声",以及香港电台其他4套数码广播正式开播。中央电台台长王求和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署理广播处长戴健文作为主礼嘉宾出席仪式并致辞。中央电台与香港电台一直以来都有着密切的合作,除了定期交流播出的节目以外,每年都要联合制作一组大型节目,如《腾飞粤港澳》、《历史的  相似文献   

6.
主题性报道是对港澳广播的一种重要节目形式。本文以中央电台华夏之声系列报道《人民问政十二五》为例,阐述如何做好对港澳广播中的主题性报道。  相似文献   

7.
《视听界》2008,(1)
语言节目是广播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播节目的播出质量。本文从语言录制技巧、音乐和音响的使用以及节目的精细制作等方面阐述了广播语言节目录制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文学节目比起音乐、戏曲等门类的节目,更适合用广播表现。广播中的音乐戏曲等节目在同类电视节目的冲击下,相对趋于弱势。而文学节目却不然,在广播中它有比电视更佳的表现效果。广播中的文学节目没有图像,人们凭着声音去欣赏,更有味道。因而说广播是很适合播出文学作品的,也可以说,文学作品最适合在广播中播出。进而有必要研究一下如何在现阶段广播节目中增强  相似文献   

9.
王小朋 《青年记者》2012,(32):49-50
广播音乐节目一直是广播节目中最受听众喜爱的节目类型之一。音乐节目除具娱乐作用外,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职责——引导、教育听众,提高听众的审美情趣。这就要求广播音乐节目的主持人适应这种需求,努力制作出优质的广播音乐节目。节目创优是一项系统工程,创优的节目虽然来源于日常播出的节目,但又高于日常节目,对日常节目具有示范作用。音乐对主题表达的能动参与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由语言、音乐、音响三部分构成。语言表意,音乐表情,音响表真。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广播音乐节目最富想象性,靠想象感受听觉形象之真、之幻、之美。  相似文献   

10.
蔡宇 《新闻知识》2005,(3):33-35
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面临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严峻挑战,公众及社会各界对广播节目的要求与期望值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动态地、同步地了解与掌握所播出节目和频率的受众满意度,以便对之进行过程控制,随时更新节目并对听众加以引导,从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相对而言,以往进行的单凭收听率这一单向度指标定位电台的节目和评价频率优劣的测评方法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广播节目同质化现象普遍,本文以泉州广播电视台FM105.9刺桐之声为样本,结合全国各地部分广播频率的具体实践案例,通过地方元素和区域文化的特征剖析以及本土受众的需求分析,指出:灵活、合理地吸收、运用地方元素,是避免广播节目同质化现象,打造个性化节目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同时在应用层面,对如何在广播节目中融入地方元素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诸焰 《视听界》2011,(4):106-107
广播新闻访谈节目是指把相关人物请进电台直播室,由节目主持人在直播室进行现场采访,不经任何剪辑整理就直接播出的一种广播方式,是围绕新闻事件、事态进行访谈式深度报道的广播新闻节目形态。这种直播室采访不带任何加工痕迹,由于采访与播出同步进行,不能重来,要求一次成功,所以,它也是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综合能力以及现场应变能力的极大挑战。广播新闻访谈节目的成功,主要取决于访谈话题、访谈者两大基本元素。  相似文献   

13.
对港澳广播节目的编辑工作,尤其是新闻节目编辑具有本身的特殊性、本文就如何把握这种特殊性,并做好对港澳广播新闻节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周育彤 《新闻窗》2014,(6):77-77
广播新闻节目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节目来说,一直以来都不太受受众的欢迎,加之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丰富了受众获取新闻的方式,电台广播新闻节目的市场竞争力就更弱了。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广播新闻节目的建设,创新节目的制作是广播新闻节目必走之路。只有在改革中求新求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广播节目前期制作的创新 广播节目是一种有声无像类的节目。在节目播出之前,电台需要对节目的内容进行编排。新闻类广播节目的创新要先从前期制作工作的创新入手。  相似文献   

15.
张洁意 《青年记者》2017,(21):89-90
微广播的特点 微广播即微型广播,与传统广播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节目时间短.微广播的节目时长以分钟为计量单位,短则一两分钟,长则十分钟左右.传统广播节目至少半小时以上,板块节目更是长达两三个小时. 其次,多渠道播出.微广播节目除在传统电台播出外,还可以通过喜马拉雅FM、荔枝FM等手机APP,电台微信公众号,甚至纸媒二维码链接等多种途径播放.  相似文献   

16.
黄晶 《中国广播》2005,(3):64-6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是国内惟一一套覆盖全国的经济、财经专业广播频率。《天下财经》是经济之声的主打资讯栏目,每周一至五7:30~10:00,12:00~14:00,17:00~19:00播出。在谈话和娱乐类广播节目比比皆是的今天,《天下财经》以其快速密集的信息滚动播报、专业权威的财经背景分析在经济广播中独树一帜。《天下财经》栏目以20分钟为一单元,不断滚动更新各类财经资讯。实现“20分钟听世界”的随意收听理念。  相似文献   

17.
2005年的广播平稳地向前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开办广播节目1800多套,有70多套广播节目实现卫星传输,全国收音机拥有量超过5亿台,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4.1%,听众规模超过12亿。全国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技术水平较高的、比较完整的广播节目制作、播出、覆盖体系。2005广播发展主要表现在节目创新、新技术应用、战略协作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声音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广播的节目质量与传播效果。广播节目的制作中,语言录制是重要组成部分。当声源(嘉宾、受访者等)无法进入专业录音棚中录音,而节目对声音素材仍有较高要求时,外采录制满足了这一需求。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专栏《报时中国经济》为例,从设备选择、外采环境的选择、后期制作等方面阐述了广播语言节目的外采录制技巧。  相似文献   

19.
李欣 《中国广播》2006,(7):70-70
《逍遥山水间》节目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精心打造的一档以旅游、时尚、消费为主要内容的广播节目,同时也是珠三角地区电台中唯一一档长期固定的广播旅游节目。2003年11月1日开播,每天11:00~12:00播出。  相似文献   

20.
刘福瀛 《视听界》2006,(6):58-60
中国广播业经过系列化、专业化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统计,到2004年底,我国共播出广播节目2264套,全年播出广播节目983万小时。①在东部沿海地区,地市级广播的节目套数一般都在5个左右,而有些省级广播的节目套数则多达10个以上。广播广告经营数额不断上升,2005年,全国广告达到亿元以上的广播电台已经有12个。在这种态势下,广播寻求进一步发展的路径,资源整合成为现实的选择。对处于零散状态的广播内容资源来说,整合是市场的需求,是力量的重组,是平台的构建。本文就广播内容资源整合的策略进行初步探索。一、以占领市场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