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是广播的外行,却是新闻的同行。《百名村支书实话实说》这组节目,让我感觉到从内容到形式,从创意到效果,都是近年来高水平的广播报道,同时也让人对广播报道、广播的新闻宣传刮目相看。对《百名村支书实话实说》的评论,我认为应该把它放在两个大的背  相似文献   

2.
我既是个老广播,又是办刊人,所以作为《中国广播》的读者,习惯于从广播与办刊两个角度观察与品评这本刊物。纵观《中国广播》的运行曲线会明显看到,它一路走来,在一路走高。《中国广播》已经成为中国专门研究广播的第一刊,成为中国广播界的一块理论园地、  相似文献   

3.
从1988年11月以来,我们在专题节目中先后举办了《杂文》、《改革与我》、《法在我身边》、《今日宝鸡》等征文,收到良好效果。我们体会到,开展广播征文活动,是依靠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办好广播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电视对广播的冲击与日俱增的竞争形势下,广播征文对于发挥广播优势、促使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播》杂志创刊于1993年7月,至今已经整整走过20年的历程。中央电台1953年12月1日创办的铅印内部刊物《编播业务》,后于1988年更名为《广播业务》,是《中国广播》杂志的前身。从1953年到1993年的40年间,《广播业务》是北京广播学院广播新闻专业学生的必读教材,也是当时全国广播编辑记者的业务指南。从1993年7月《中国广播》正式创刊,至今已有20年。这20年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蓬勃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的20年,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是《中国广播》杂志创刊20周年,作为她的读者、作者和被报道过的新闻人,20年来我真切地见证了《中国广播》忠实记录新时期中国广播发展的历程,感受到全国广播界从业者业务思想理念的进步与飞跃。如今,手捧一期期新出刊的《中国广播》,精读那一篇篇理念新颖、思  相似文献   

6.
现在经济广播要想改成办老年广播,我特别支持、佩服你们的这种魄力。 2004年10月《中国记者》杂志刊登了我的论文《广播发展的新空间在哪里》,这篇论文发表出来以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媒体扫描》都转载了,后来还有很多家网站转载。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岁,青春阳光,前程似锦。在此,我要以读者、收藏者和广播实践者、研究者等多重身份,真诚地向为《中国广播》默默奉献的历任社长、主编和编辑部的同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支持、关心、爱护《中国广播》的中央电台历届台长表示深深的谢意!  相似文献   

8.
继广播剧《我是柱子》(以下简称《我》剧)和《历史的守望者》(以下简称《历》剧)相继获得第七、第八两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之后,抚顺电台创作的《矿工街纪事》(以下简称《矿》剧)又荣获了2005~2006中国广播  相似文献   

9.
20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但在记忆中却像是短暂的一瞬。看到《中国广播》纪念创刊20周年书画、稿件征集启事,许多往事浮现脑际,恍如昨日。在我手头还留有几份刊物,它们反映了我和《中国广播》长期密切的交往,也记录了我在广播道路上发展成长的轨迹。这些刊物厚薄不一,装帧各异,有的甚至是油印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广播》杂志一直是我案头不可缺少的参考读物,每期的重点文章我都会关注。这本杂志为我国广播影视政策研究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业界资料,研读里面的文章,相当于不用出门搞调研。《中国广播》作为我国广播发展研究领域的领头杂志,其发展空间很大,将继续在世界广播影视期刊领域争得一席之地。从媒介本身来看,作为一本杂志,它在社会转型及广播影视变革的大潮中,具有更加多元的发展平台、更加优化的发展环  相似文献   

11.
很幸运,第一次向《中国广播》投稿,便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这是我的第一个中国新闻奖,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能亲手触摸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对一位城市电台新闻工作者来说很不容易,《中国广播》给了我这个平台,在我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写下了最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广播是听觉媒体,它是通过声音向人们传递信息的。从小听着《小喇叭》、《星星火炬》、《小说连播》这些经典广播节目长大的我,至今对广播情有独钟,没想到的是我有幸也成为一名广播人,因为热爱广播,我至今都奔跑在新闻之路上。在新媒体盛行的今天,广播节目依然备受听众喜爱,我认为是广播声音的魅力无法抗拒。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杂志创刊20周年了。这20年,正是中国广播不断解放思想、迎接挑战、改革发展、硕果累累的20年,也是《中国广播》立足广播、面向广播、展现广播、服务广播的20年。《中国广播》以敏锐的触角,坚持引领广播发展宏观战略,关注国内外广播发展的新实践,呈现最新的思想理论成果,以突出的思想性、实践  相似文献   

14.
《图案里面也有法》这档农村节目在1997年度中国广播社教类节目评比中荣获中国广播二等奖,并荣获全国优秀对农广播节目一等奖。《图案里面也有法》是我和顾晓明采写的,其内容梗概是: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播》2012,(9):3-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杂志专家阅评会8月22日在京召开,来自学界和业界的著名专家学者近3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对《中国广播》在广播学术理论研究的成果给予肯定,认为《中国广播》杂志是中国专门研究广播的第一刊,是传播广播学术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科技》2014,(13):12-12
<正>7月23日,由《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主办的"时代之声——2014全国广播业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近百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广播媒体同仁参加了发布会。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社长、《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社长王卫平介绍,本届调研集中关注全国广播业从内容生产、频率节目管理、广告运营到团队建设等方面,全面  相似文献   

17.
《国际广播丛书》包括8部作品,共320万字,中国国际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全面地记录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55年的历史轨迹。《中国国际广播大事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国国际广播回忆录》是老一辈对外广播工作者以亲身的经历、生动的事例记叙了我国对外广播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所走过的足迹,《国际广播论文集》和《国际广播谈艺录》汇集了国际广播理论研究成果,涉及了国际广播决策研究、理论探索、业务交  相似文献   

18.
《视听界》1986,(7)
《中国广播影视》(原名《中国广播电视》,从一九八七年一月更名为《中国广播影视》。)是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主办的、  相似文献   

19.
有幸拜读乔云霞的专著《中国广播电视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一种别样的感觉一直在脑海萦绕。关于中国广播、电视史方面的书籍,我读过不少;关于中国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的著作,我也看过一些。但像这部《中国广播电视简史》能够将史料梳述与理论研究巧妙地结合起来,实在并不多见。 《中国广播电视简史》这部书稿的问世别具意义。这是乔云霞在专题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学与  相似文献   

20.
十年辛苦不寻常──访《中国人民广播回忆录》编选者赵玉明教授孙伶俐1995年10月,在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将近55周年之际,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编选的《中国人民广播回忆录》第四集出版了。从1981年开始组织稿源、筛选稿件,到《回忆录》一至四集全部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