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中国广播》2014,(9):I0004-I0005
纪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60周年座谈会8月14日在北京隆重举办。六十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始终紧扣时代脉搏,认真宣传贯彻中央各项对台方针政策,为促进两岸人民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增进两岸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沟通亲情、友情、乡情的“两岸心桥”、“春风化雨功泽两岸的使者”!在一个甲子的风雨历程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代又一代对台广播人承前启后,倾尽心力,始终坚持做台湾听众的知心朋友,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传递着坚定而温暖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2009年11月,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中心组织策划、邀请台湾8家广播媒体共同参与的两岸媒体“重走客家迁台路’’联合报道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在岛内客家人中产生了积极反响。本文以“重走客家迁台路”报道活动为例,阐述新形势下两岸广播媒体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3.
陈冉 《中国广播》2012,(6):26-29
进入21世纪,以数字、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在广播中普遍应用,新的制播手段和传播方式为两岸广播互动提供了新的平台,也开启了新的思路,两岸广播合作有了全新的互动形态。两岸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岸传媒的积极互动。两岸广播的良性互动,有助于两岸形象的完整塑造和真实构建。两岸广播在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中,亦直接或间接地扩大了两岸的“共同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4.
曾爱友 《中国广播》2010,(1):61-61,80
本文认为,办好中央电台客家话对台湾广播,应充分整合和利用两岸客家地区的优势资源,通过举办各种经济文化活动,提升中央电台客家话对台湾广播的影响力,推动两岸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5.
面对当前两岸局势的新发展,对台广播如何在新时期更大限度地争取台湾民心,从而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新的贡献,是一个亟需研究和探索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对台广播的本质特性出发,在指出树立共同体理念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试探对台广播中共同体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林兴华 《东南传播》2014,(2):I0001-I0001
<正>万马奔腾,两岸呈祥。东南广播牵手两岸电台共同制作的《第八届海峡两岸广播春节联播》,从除夕至正月十五在台湾26家电台、大陆12家电台和"海峡号"客滚轮播出,为两岸听众送上浓浓的新春祝福,拉开了马年两岸广播谋体交流合作的欢乐大幕。  相似文献   

7.
刘立忠 《中国广播》2009,(9):I0003-I0003
登临鹭岛情无限,遥写清潭画有声。曾经战火对峙。而今一派宁静详和。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用乡音乡情,以其特有的魅力和热情,赢得岛内听众的喜爱,搭建起沟通亲情、友情、乡情的“两岸心桥”。2009年7月20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庆祝对台湾广播开播55周年举办了“两岸书画家笔会”。  相似文献   

8.
<正>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祖国大陆在与台湾的交流过程中,文化方面的因素至关重要。而对台广播承担着沟通两岸亲情、促进两地交流的重要使命。文化交流不但可以拉近两岸民众的距离,更能够让台湾的民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加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因此,对台广播中应  相似文献   

9.
亢霖 《中国广播》2010,(2):38-40
在新的两岸关系局面下,对台湾广播的新闻类节目在选题把握方面应充分重视真相传播与资讯服务,发挥让台湾听众真实深入地了解大陆、积极看待两岸关系的沟通纽带作用。应及时详尽报道、解读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两岸关系有关活动、重要讲话,两岸协商交流的重大活动;应注重财经报道,充实文化类报道,增强文化气息;应及时、准确披露重大新闻事件的真相,有选择地加强各层次两岸交流活动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子牛 《中国广播》2010,(12):14-16
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心在上海世博会报道中,从对台湾广播的节目定位出发,注重发挥广播的特色与优势,以别样的形式报道世博会,采取多种形式请台湾民众参与世博会,对增进两岸交流、融洽民众感情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浅析传统文化元素在对台广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在节目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促进两岸交流沟通成为业界关注的主要话题。本文结合实例分析,就传统文化在对台湾广播中的重要性、对台湾广播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涵盖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在节目中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等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台湾历史上经历了荷兰和日本人统治以及两岸政治体制的差异和接受西方政治生态的影响,台湾民众在政治意识上出现混乱和多元化;大陆文化在迁徙台湾过程中有过多次的嬗变,加上两岸文化曾经的隔阂,还造成两岸文化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对台广播应正视这种现状和客观存在,寻找出对台传播的侧重点和传播策略;通过淡化两岸政治体制差异,宣传大陆的善意和诚意,突出两岸经济文化融合对两岸带来的双赢效果;通过两岸普通民众生产、生活交流的细节,用台湾民众习惯的收听方式来达到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磊 《中国广播》2014,(7):65-70
对台湾广播传播效果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对台湾受众社会心理和收听需求的了解程度。本文通过实地走访、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在两岸大交流的背景下台湾受众的社会心理和收听现状,为对台广播在新时期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深入台湾基层进行受众调研,制定整体的战略规划;以血缘、文化、宗教为着力.董,形成以“内容为王”的核心竞争力;加大与台湾媒体的合作,抢占岛内新媒体传播阵地,努力转型为多元互动的全媒体。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在福建对台广播开播65周年之际,东南广播牵手两岸38家电台组建"两岸广播联盟",签署两岸广播媒体合作《五点共同倡议》,推动两岸广播在节目采编、广告经营和新媒体融合等方面实现全局性、全方位和全时空的大合作,为维护并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汇聚正能量。栉风沐雨六十五载。时光倒流到1950年8月,东南广播的前身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正式成立,电波穿越了台湾海峡,架起了两岸同胞沟通交流的空中桥粱。这是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15.
一对台广播在对台宣传中的作用不容取代1980年全国对台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沿海省市有条件的都要举办对台广播。十几年来对台广播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全国已经建立起七家对台宣传为主要任务的广播电台。除了对台广播,其他形式的对台宣传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日益增多,电影电视作品、各种报纸、刊物、录音录像制品以及画册等宣传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台湾。  相似文献   

16.
张彬 《中国广播》2010,(2):36-37
评论类节目在大陆对台湾广播中具有独特和重要的作用,广播评论这种节目形式,也是对台宣传中不可取代的手段。目前台湾岛内的各类广播电视评论节目五花八门,形式光怪陆离,影响了相当一批台湾民众。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对台湾广播的评论节目要在岛内获得影响,取得效果,一方面要充分研究岛内的媒体环境、台湾听众的接受特点,借鉴岛内媒体在传播手段方面的长处和牦点:一方面更要强调自身的独特性,坚持正确的观点立场,创造出既能准确传达党和国家对台工作方针政策,又为台湾听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归纳起来,对台湾广播评论类节目,要符合精确、深入、活泼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时代在变,对台广播的语言风格也在相应调整。如今,两岸迈入和平发展新时期,对台广播节目正转变思路,用更加贴近台湾听众的传播方式持续获得有效传播,其中对台广播的语言风格不妨借用台湾广播的成功经验,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1996年,台湾当局宣布与大陆影视相关的开放政策,包含大陆影视节目在台湾电视台播出、发布两岸合拍剧的限制名额等规定.大陆电视剧公开在台湾电视频道播映至今,已经迈入第20年.回顾两岸传播交流史,不难发现政治意识的对峙是阻碍两岸影视交流的主要因素.而今在两岸和平发展的前提下,影视产业逐渐转向两岸互利的商业导向,影视产业所产制的文化商品,成了促进两岸人民相互理解的媒介载体.  相似文献   

19.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因此对台宣传就成为《闽南日报》的一大特色。闽南日报充分发挥优势,悉心研究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态势,报道见证了两岸亲人渴望团聚和台商寻找投资最佳地点及两岸人民同心同德反“台独”、促三通、盼统一的事实,《闽南日报》增进了漳台文化、经济交往,为促进祖  相似文献   

20.
在两岸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台湾,形成自己的特色,加强评论员队伍的建设,并积极做好对内广播的涉台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