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新闻主播不同于新闻播音员。广播电视连线报道催生了新闻主播的产生,并对新闻主播的职业角色、岗位意识、培养机制和管理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新闻主播在广播连线报道中的多重角色要求,以期能为新闻主播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台湾电视新闻节目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岑 《现代传播》2003,(1):133-135
台湾只有 3 5万平方公里 ,人口也仅 2 30 0万 ,但却拥有上百家有线和无线电视公司。台湾电视新闻节目在激烈竞争中显示出自己的特色 ,值得我们尤其是地方电视台同仁学习、借鉴。一、主播记者化在台湾的各个电视公司 ,我们所看到的新闻主播都是清一色的记者出身。在这些栏目中 ,主播除了播报新闻外还要参与新闻的编排 ,有的干脆就是新闻部门的主管 (如台视的新闻主播戴宗仁就是新闻部经理 )。在做了多年的记者后 ,主播对新闻的把握自如 ,评论可信度高 ,也只有这样 ,主播和新闻之间才会浑然一体。特别是在某些直播新闻中 ,主播临场的反应和多…  相似文献   

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在2019年7月29日推出了《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以其独特的竖屏模式,以及生动活泼的“说新闻”方式,在抖音中赢得了很多忠实受众。《主播说联播》将以往严肃认真的新闻,用新闻主播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说”出来,无疑是增加了可看性和趣味性,也提高了新闻主播的知名度。笔者浏览、分析了抖音中《主播说联播》的大量视频,将新闻主播的形象作为切入点,分析其建构策略,为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新闻主播形象建构方面的创新,提供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闻主播,目前在我国主要指电视新闻消息类节目主持人。区别于普通的新闻播音员和新闻访谈类及评论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有其特殊的身份定位和工作任务,对主播角色的定位,我们遵循主播应是“民主制度下的公众人物、现代传播中的媒介人物、和谐社会里的文化人物”的总体标准,并认为主播角色的定位也应是依据个人特质的、多层次的综合性定位。  相似文献   

5.
马小林 《记者摇篮》2009,(11):91-91
新闻主播,是一个新兴的名词,它区别于传统的新闻播报员,也有别于现在的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通常指在电视台、电台或互联网等电子媒体上报道新闻的人。不同国家对主播的定义或身份皆有分别。一些地区的主播,只负责照着稿读新闻,他们并不参与采访新闻及搜集资料的工作。另一种主播则会参与采访工作,但仍主要以较客观的角度讲述新闻。他们通常出身自记者,这样的主播在一些媒体被称为“播报员”在日本尤其较多。  相似文献   

6.
马万祺 《新闻传播》2023,(16):131-133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已趋于成熟,AI新闻写作、AI主持人等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和新闻从业者的职能提出挑战。本文结合电视新闻主播经验,分析了AI技术在当前新闻播报中的主要应用方式,同时探讨了播报AI新闻的传播限制与弊端,并提出传统新闻主播为AI新闻补充的话语功能。力求在人工智能时代重塑广电媒体新闻业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传统新闻主播挑战AI技术的软实力,增强传统新闻主播讲好中国故事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主播话语权的阙失是当前媒体亟需改进的问题。媒体要提升新闻主播的快速反应能力、表达能力、掌控话语能力,应建立新闻主播突发事件应急思维训练机制。  相似文献   

8.
新闻主播.一个非常惹眼职业:纵观华语电视界,近十多年,从被朱镕基总理点名的吴小莉起.港台新闻主播异军突起.风头几乎赶上甚至超过了央视主播。环视华语当红的新闻主播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所有的主播们都不是播音主持科班出身。  相似文献   

9.
现代广播电视传媒的发展对新闻主播有了更高的要求:采编播合一。新闻主播通过深入一线采访,亲自对稿件内容经过采编筛选,融入自己对新闻事件的态度,这样会增加新闻主播播报新闻时的准确度,增强受众对新闻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0.
客观、及时、公正是新闻节目的普遍性要求,这使得新闻节目主播的整体形象也呈现出了严谨、庄重的特色和风格。随着以央视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步伐加快,以康辉为代表的央视新闻主播也根据当下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慢慢摸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平民化发展道路。本文将以央视新闻主播康辉为例,从央视新闻平民化发展现状以及主播平民化形象塑造两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新闻主播平民化道路的转型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主播在美国的英文名字是“Anchor”,意即掌握新闻的播报人,新闻传播的最后一棒;主播在英国的名字为“News Presenter”,即新闻的制作人。从主播称谓的英文涵义看,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主播这个职位都不应是单一的播报新闻,而是负有对新闻的掌握和制作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生活中新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在播报节目中新闻主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从改革以来新闻主播已经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地步,但是许多的新闻主播还有许多的欠缺和问题需要改进,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国内卫视台管理层的角度,探讨构建新闻主播的评选模式。模式首先通过相关文献及德尔菲法找出合适的新闻主播评选准则,再以层级分析法(AHP)来决定准则的相对权重、排序替选方案从而选出最佳新闻主播,并以国内某省级卫视台为例,运用此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电视台主管重视的准则依次为专业条件、外在形象、个人特质、主播风格。此模式提供一套客观且有效的方式来选择最佳新闻主播,在学术及实务上有一定程度的价值与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这里所说的新闻主播不是单纯的播音员,而是有能力参与新闻节目策划、采访及播音的新闻人,是新闻栏目的形象代言人。而观众缘的培育,最关键的就是新闻主播心里要装着老百姓,要在政府和百姓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将关注民生民意的新闻用最平实贴切的播报方式传达给观众。也就是说,新闻节目要想获得观众缘,除了新闻节目本身要有可视性外,新闻主播的播音一定要朴实、真诚、亲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新闻主播只有和受众有了贴近性,老百姓才会喜欢看你的节目。新闻主播要做到贴近性,既要用心  相似文献   

15.
蔡跃锐 《现代传播》2004,(2):127-128
和传统新闻相比,由于说新闻表现得更多的是新闻主播的个性色彩,所以一档说新闻节目的成与败与新闻主播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主播的好坏直接决定节目的成败。要做好说新闻节目,不仅要有做好传统播报新闻的因素,更要有一个具备个性化魅力的主播。本文拟对地方台说新闻节目中的主播这一角色作些思考。一综观地方台的说新闻节目,主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类:1 调侃味浓,评点随意。虽然“说新闻”节目中有潜在的娱乐因素,新闻也就从信息播报转向轻松娱乐,从严肃正统转向通俗流行。但是说新闻的“说”不等于爱怎么说就怎…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迅猛发展,新闻主播的职业要求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新闻主播作为电视传媒的最前沿,不仅要在演播室完成新闻事件的播报,也需要在外出采访的过程中完成现场采访与报道,要想出色的做好一次全面的报道,除了对新闻事件本身的了解,与主播自身的采访能力与技巧是分不开的。新闻采访是获取新闻事实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也是最直接接触新闻当事人的方式。这就需要新闻主播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尊重采访对象,讲求采访人性化,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采访技能,从而为新闻素材增色添彩。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主播,具备一定采访功力是十分必要并且对节目的成败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内广播电视媒体过去采用播音员制,播音员只是照稿宣读,不存在即兴发挥的空间,不会也不可能在播音时加入自己的意见。现在,新闻主播越来越流行,许多台的主播和播音员在工作方式和形态上有很大区别,主播有参与节目编辑更改部分文字的权利,还有的主播类似主持人。主播的语言更具有灵活性和即兴性,以更加个性化、口语化、生活化的方式传播新闻。这是快节奏时代对新闻时效性、大众性的要求,但也给新闻节目更多“画蛇添足”的机会。国内新闻主播的非客观性随处可见,比如,在对甘肃某地一“乞丐村”的报道中,主播竟然在播报此新闻后加上一句“在乞…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主播"在当下是个流行词,随着传播多样化的到来,"新闻主播"也从单一的新闻播报员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而每个"新闻主播"因教育程度,工作经验,个性等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个性,而把这种个性贯穿到工作当中就产生了新闻主播的个性化。而这也日益成为新闻媒介传播的一种必然。个性不是哗众取宠,不是标新立异,不是凌驾于受众至上。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同时更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持,给与很大的自由度。提高自身素质,创造更好条件,才能实现新闻主播的个性化。  相似文献   

19.
对每天的新闻信息进行筛选、评价、组档,并用自己富有特色的语言来传递给受众,这就是新闻主播,也就是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这种制播方式在境外由来已久。主播式的新闻节目有如下特点: 1.充分发挥了电视出形、出画、出声这一优势,在  相似文献   

20.
从来都是新闻主播传播新闻,而最近央视的新闻主播却成了新闻的制造者,先是《新闻联播》连续换上几个新面孔,其中郭志坚的微笑成为观众谈论的焦点,后有贺红梅晚间补妆画面被直播,接着又是文静早间播报当着全国观众打哈欠……一时间,央视、主播成为舆论热议的关键词,批评讽刺愤怒者有之、理解调侃打趣者也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