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聋人手语脑功能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本研究采用功能性磁共振脑成像 (fMRI)技术 ,首次以中国手语作为实验材料 ,通过外显手语和内隐手语刺激的比较 ,探查中国手语在聋人左、右半球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情况。研究的结果表明 :( 1 )手语与有声语言的绝大多数功能区是叠合的 ,与正常人和美国手语的研究结果相似 ,聋人的视觉性语言优势半球也是在左半球。语言的半球单侧化现象以及语言大脑功能定位区很少受语言模式特征的影响。 ( 2 )聋人手语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语言加工和视觉空间认知 ,语言加工模块与空间认知加工模块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共享成分 ,这为跨模块可塑性理论提供了实证依据。 ( 3 )研究进一步表明 ,手语是一种有助于促进聋人大脑语言区活动的刺激 ,倡导在聋教中采用“双语教育”和强调中国手语的语言地位  相似文献   

2.
学习英语修辞问句的基本知识、表现形式,尤其是对其修辞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式修辞方式,从而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在阅读英语方面的语言欣赏能力,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用手表达的语言--从语言学角度认识手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多人对于手语还存在着不少偏见和误解,认为它是一种不健全的语言表达形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认为世界上所有聋人使用同一种通用的手势语等等。这些误解是因为我们对聋人群体及其赖以交际的语言形式缺乏认识与了解造成的。本文以美国手语为例,从语言学角度对手语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别从音位、形态、句法层面描述了手语的语言特征;指出并强调手语跟口语一样具有人类语言的所有特征,是聋人群体在长期相互交流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复杂的视觉空间语言;从语言学角度看,它是一种完全、自然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音系学音位理论和特征赋值理论对中国手语的构词要素进行了音系学的分析。文章认为:中国手语的构词要素是由无意义的特征构成的,要素即“音位”。如其它人类语言一样,中国手语的音义关系既有任意性,又有相似性。文章认为,根据特征赋值理论,中国手语中的“书空”缺乏音系理据,因此从音系学讲没有充分的语言学资格。对中国手语的音系学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手语(包括各地方手语)是否具有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即音义之间的双层性和任意性。  相似文献   

5.
国外相关研究指出,从出生就接触自然手语的聋童,可以毫不费力地习得该自然手语。这类聋童从他们的聋父母那里自然而然地获取手语语言输入,在出生后短短三四年内,就能掌握成年聋人的自然手语语法知识。此外,这类以自然手语为第一语言的聋童,他们手语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里程碑与健听儿童发展口语时所经历的里程碑是极其相似的。  相似文献   

6.
手语和口语分别是聋人和健听人的第一语言,聋人融入社会、与健听人正常沟通交流必然要求二者均能掌握这两种语言。动画的教育应用是开发聋人手语动画的物质基础,特殊教育中新的教学理念是手语动画开发的理论基础。《手语100旬》开发目的是帮助聋人和健听人学习手语,从社会和谐的角度出发服务聋人,为聋人更好融入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7.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体系已经得到社会认可,商务英语谈判口语,区别于日常英语口语,具有明显语言特征。本文从商务英语的专业特殊性和语言语境的应用来研究谈判口语的语言特性,帮助商务英语口语爱好者提高对谈判口语的认知,从而提高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级汉语口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语言学界对此研究也较为薄弱,这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口语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对处于承上启下阶段的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找出症结,不但可以增进我们的教学效益,帮助中级阶段的学习者更好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而且也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对一门外语的理解过程中,把语用学理论中关于言语环境、前提和背景以及用语礼貌标准的知识应用于其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理解掌握该门外语,同时还可以促进我们与该种语言的使用者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聋校语言康复训练的现状 1,师生交流困难 在聋校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对从未接受过学前语言康复训练的聋哑班的聋儿,实行“口语为主”的教学模式,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而“手语为辅”,是指以全国通用的标准手语为辅,这对聋生来说,困难显而易见。他们虽然从小接触直观形象的自然手语,可以很快明白简单的意思并用来交流,对他们识字和学习内容简单的知识有很大帮助,但入学后,随着他们自然手语的纠正、限制使用及所学知识的内容加深、难度加大,聋生只能被动地模仿、记忆,而并不理解词语的含义,更不会把学过的词语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加以灵活运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对于出生在聋人父母家庭里的聋儿来说,跟他们的父母习得手语就如同健听儿跟他们的健听父母习得口语一样自然而轻松。那么作为一种以完全不同的形式——通过视觉手势而非听说形式来表现的语言,自然手语的习得与有声语言的习得又有何异同呢?文章以英语和美国手语为例对有声语言习得和聋人手语习得过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文章还探讨了自然手语习得研究对聋儿早期语言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Adopting a bimodal bilingual language acquisition model, this qualitative case study is the first in Germany to investigate the spoken and sign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hearing children of deaf adults (codas). The spoken language competence of six codas within the age range of 3;10 to 6;4 is assessed by a series of standardised tests (SETK 3-5, TROG-D, PDSS). Additionally, a language assessment tool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hearing bilingual children named HAVAS 5 is employed to measure both the children’s spoken and sign language abilities. A heterogeneous picture emerges: all codas show abilities equal to those of monomodal monolingual children in their age range with regard to German sentence structure and verb inflection and an extensive receptive vocabulary, but deviations from the age norm are observed for the production of verbs and prepositions. Furthermore, three codas show below average T-values in some grammatical subtests. Overall,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at least some codas may acquire both of their languages (i.e. spoken and signed German) simultaneously. However, our study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spoken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some codas as well as the acquisition context of this minority group strongly resembles a form of successive language acquisition that is known from children who acquire German as an early second language in a migration background.  相似文献   

13.
中国手语的概念及内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长期以来 ,口语教学原则的垄断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手语的发展 ,也直接影响了聋教的发展。即使在倡导聋校语言多元化、“双语教育”愈来愈被推崇的今天 ,在中国手语的研究中仍然存在概念模糊和称呼混乱现象。本文试图从语言学角度论述中国手语、汉语手指语的概念和内涵 ,在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中国手语称呼的唯一性 ,以利于基础理论建设和对中国手语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Sign language and the brain: a review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w are signed languages processed by the brain? This review briefly outlines some basic principles of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the 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that have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this question. We then summarize a number of different studies exploring brain activity associated with sign language processing especially as compared to speech processing. We focus on lateralization: is signed language lateralized to the left hemisphere (LH) of native signers, just as spoken language is lateralized to the LH of native speakers, or could sign processing involve the right hemisphere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speech processing? Experiments that have addressed this question are described, and some problems in obtaining a clear answer are outlined.  相似文献   

15.
手语的运用有不同的方式。有的手语运用与有声语言之间存在对应 关系。有的手语运用与有声语言之间没有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差异,我们可 以把手语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这两种类型的手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价值。 明确这两种手语的异同对于手语研究和聋教育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言语工作记忆在双语者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学习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尤其在两种语言的阅读理解、语法理解、口语水平、词汇密度和语言成绩等方面,并推论它在形式不同的语言加工中具有特殊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17.
手语产生:过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语产生是聋人借助于手形的变化并辅以相应的表情、姿势来传达思想的过程。手语产生的核心过程是词汇通达,包含词条选择(语义提取)和音位编码(语音提取)两个阶段。手语的获得年龄、手语的象似性、手语词的语音相似性、手形位置和手语加工的脑偏侧化影响手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词语言语意义也可称为言语词义,它与语言词义相对,是客观事物现象的具体特征及其复杂联系通过语言环境因素的制约反映出来的意义。它是词语活性的表现。语境依附性,个人差异性,具体性和变异性是言语词义的基本属性。由于这些特征,使确定类别作为人们分析它的范式,阐述生成理解规律作为人们把握它的途径成为言语词义研究有别于语言词义研究的基本方式。言语研究就从词语这一级单位及其活的意义开始。  相似文献   

19.
任何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书面语和口头语的差异。在日常口语中,发音还会发生一些变化,了解口语的发音特点对提高听力水平和外语交流能力均有所裨益。本文从6个大的方面分析、总结了日语口语的发音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