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镇西标举“语文民主教育”旗帜,赋予语文教育以先进的时代精神和本质的人文关怀。邵怀领针对风行当今教坛的多元化取向,强调了坚持一元化导向的重要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的十几年间,我国语文界以饱满的改革热情,在教材建设、课堂教学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创造性的开拓,涌现了一批新生代名师,且有"南李北魏"之说。(南有李镇西,北有魏书生)李镇西,中国教育战线上的领导人物,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被誉为"当代陶行知"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他的民主教育思想及举重若轻、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教学境界,散发着独树一帜的教育芳香,影响着一代教育新人的成长。本期专题,旨在让大家进一步共享李镇西老师的教学思想与风格。  相似文献   

3.
民主政治包含的内容很广,但政治民主最根本的精神实质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权利(各方面参与的社会权利)和精神世界(思想、感情、个性等等)的尊重.正是在这一点上,民主政治与民主教育具有了相通之处.   ……  相似文献   

4.
熟悉李镇西这个名字,源于1998年读他的《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时隔6年的今天,我又读到了他的另一本著作《民主与教育——一个中学教师对民主教育的思考》。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教育这块园地里不懈思考与继续探索的足迹。这些年来,李镇西先生没有停留在“爱心教育”的成功之中,而是一刻也不歇息地继续探索。但是真正让他下决心为民主教育鼓与呼的,还是源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一篇报道:“9名年仅十一二岁的学生被班主任强迫用小刀、剪刀当众刮脸,直到流血为止。”这一事件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把谴责的矛头…  相似文献   

5.
反思教育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教育民主首先应对民主作全面的认识.民主强调平等但并不主张平均,强调个人自主但并不允许自我中心,民主是一种公共生活的程序,而不是最终目标.教育民主的依据是人的自由特性和社会观念的多元化;自由的实现离不开教育.教育民主的根本属性是教育性,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师生平等是知识、真理面前的平等,学生的自主应是培养中和指导下的自主,课堂参与也必须考虑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理解和实践教育民主不能简单移植政治民主的概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当民主变味时,我们要专制>一文在<河南教育>第2期发表后,我接到了李镇西老师的手机短信,他说我对"民主"的概念理解是模糊的,并相约第二天晚上通过QQ群聊天探讨.  相似文献   

7.
唐云增 《班主任》2008,(3):15-16
一、我是怎样走进李镇西教育思想中去的 学习李镇西,就要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学习李镇西教育思想,就要理解他的教育思想;要理解他的教育思想,就要走进他的教育思想中去。  相似文献   

8.
我推荐李镇西《民主与教育》,是因为李镇西其人,也因为其书。我曾经以几种“家”来戏称语文教学界的几个中青年实力派,韩军是语文教学界的诗人,李海林是语文教学界的哲学家,而李镇西则是语文教学界的散文家。李镇西的散文的确写得漂亮,尤其是那些写人记事的散文,很有魅力,一是挺动情,读他的《爱心与教育》很揪心,很抓人,很有几分感动;二是挺传神,他善于观察人,特别能发现被一般人忽略的特征,然后通过他的笔略带几分夸张但又非常真实地表现出来,他有点漫画的技法,但又绝不是漫画。  相似文献   

9.
《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本书讲述了作者对语文教育的理解,包括民主、民主教育、语文民主教育,思想创新与语文民主教育,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对话平等中的引导,阅读教学的解释学思考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对网络、高考、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0.
《教师》2011,(28):2
《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本书讲述了作者对语文教育的理解,包括民主、民主教育、语文民主教育,思想创新与语文民主教育,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对话平等中的引导,阅读教学的解释学思考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对网络、高考、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1.
积极推进创新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创新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在认识了创新教育的意义和根本目的的基础上,实施创新教育就不能停留在表面性的“少搞考试,多搞活动”上,而应抓住核心解决根本问题,那就是确立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确立教育的一切工作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为此,必须首先革新传统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无疑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的人际氛围,尽管这一问题已被不少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意识到,但传统的师道尊严式的师生关系依然普遍地存在于教育活动中,这种关系中的教师并没有真正关注到学生本身的发展,以致严重阻碍了创新教育理想的顺利实现。因此,创设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已成为创新教育的强烈要求。  相似文献   

12.
熊振鸿 《师道》2012,(11):60-61
李镇西先生教育思想的一个关键词是:人文情怀。从去年开始,我一直关注李老师的博客,关注《中国教师报》上的"镇西随笔",我感觉到李镇西老师是深具"人文情怀"的一个人。无论是对朋友,对同事,还是对学生,他总是以一颗真诚的心、尊重的心、赞赏的心去对待。我想,凡与李老师交往过的人,一定会有这方面的同感(只可惜我还没有与李老师见过面)。有这样一份"人文情怀",人心所向,就在情理之中。"遇到"李镇西先生,是一名教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议论文评改课堂中,我们积极实践李镇西民主教育思想,由教师主讲转变为学生评改,提高了议论文课堂评改的民主程度,突出了学生的发展主体,突出了评改课的人性化,激发了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了议论文评改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你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卡娅对李镇西先生的评价。我认为,镇西先生受之无愧。二十多年来,他一直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以心灵赢得心灵,是一个潇洒的语文教育"诗人",一位杰出的班主任,一位具有人文关怀和民主情怀的校长。  相似文献   

15.
, 《班主任》2012,(11):63-63
正近日,最新一套李镇西文集(共8本)由漓江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目前国内最系统、最全面的李镇西教育系列文集。李镇西是一位深受孩子喜爱也深深爱着孩子的老师。从教30年来,李镇西老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首届十大教坛明星""成都市劳动模范"等称号,被苏霍姆  相似文献   

16.
<正>再次捧起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震撼——来概括。在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对优生的慈爱,对后进生的仁爱,体现出他对民主、平等、博爱教育思想的向往和不懈追求。民主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丰富、富有感染力;教师批评学生的语言要恰当,切忌简单、粗暴。我曾经听到有教师这样批评学生,"你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侮辱人格)""你简直是稀泥糊不上墙(彻底否定)""我要是你,就一头撞死算了(不留情面)"。有的教师不注重课堂生成,不关注学生回答的亮点和疑点,不作分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2013,(2):7-7
近日,最新一套李镇西文集(共8本)由漓江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目前国内最系统、最全面的李镇西教育系列文集。李镇西是一位深受孩子喜爱也深深爱着孩子的老师。从教30年来,李镇西老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首届十大教坛明星”“成都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相似文献   

18.
幸福是在自由而互不妨害的条件下,人们所追求的满意的生活。平等、宽容、自主、自由是民主守护的核心价值,民主为幸福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有助于幸福生活获得的民主社会和民主的生活方式,最终只有通过民主教育才能形成。以培养民主精神为主要目的的民主教育有助于幸福的获得,在教育过程中采取对话、协商等民主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幸福教育生活的获得。  相似文献   

19.
民主政治包含的内容很广,但政治民主最根本的精神实质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权利(各方面参与的社会权利)和精神世界(思想、感情、个性等等)的尊重.正是在这一点上,民主政治与民主教育具有了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2013,(1):63-63
近日,最新一套李镇西文集(共8本)由漓江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目前国内最系统、最全面的李镇西教育系列文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