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石磊 《教育教学论坛》2013,(11):121-122
构建现代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正确确立生命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式,建立"我—你"师生关系,实行对话教学,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善于倾听、关爱学生,变二元对立为两级对话,不仅仅只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从而为未来做准备,而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如何从学生利益出发,处处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呢?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些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一些技能,更是教师和学生展示生命价值的场所,能使语文教学体现出生命的活力,令教学展示其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  相似文献   

3.
"快乐课堂"追求的是学生乐学,教师善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在近年来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发现,对话式教学是快乐课堂的源泉.我们强烈地感到教学是一个对话和交往的过程,"对话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借助有意义的交流,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生发的问题,以增进教学主体间的理解,提升师生教学生活质量的过程."对话教学主张教师和学生具有对话心态,坚持对话原则,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在互动交流、沟通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不仅仅学到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命教育的视角,重新思考大学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确立以生命教育为理念建构大学生命课堂.对于大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学的价值性目标直面每个独特而鲜活的生命个体,所以应在课堂中展开对自然生命的呵护、对社会生命的培育和对精神生命的激扬.生命课堂中只有教师从权威走向对话、学生从接受变为探究、知识从应试转向生活才有可能实现生命教育的理念.为了实现生命的发展,生命课堂的实践中应重视教学目标的生成性与统整性、教学过程的生活性与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多维性与发展性.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间不同言语生命交流融合、共生共建的过程。对话作为实现课堂效益的有效策略和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引领成为提高对话有效性的推动力。但我们的课堂上,部分教师放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注重发挥教师指引的功效,导致课堂上的对话流于形式、内容空洞肤浅。下面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两则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6.
一、起因 师生是课堂互动的两个主体,他们的互动能够带来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在课堂中,师生互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师生间的对话.笔者通过对四年级"找规律"其中一个练习教学过程的观察,试图仔细研究一下教师是如何运用对话形式来实现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的?教师是如何在练习中进行有效价值引领,为规律的展开和探究引航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教育质量至关重要.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表现为:体现生命意识,追求效率和效益,展示教师智慧,重视平等对话,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可采取如下策略: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合理整合教材内容,创设设疑激思的问题情境,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运用准确幽默的教学语言,探索多种教与学方式,突出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师执著追求的教育理想.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我校积极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把传统的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把传统的引入新课、讲授新知识、练习巩固等教学环节也变为问题讨论、学生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环节.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自学、学生互教、师生共同探讨.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释疑解惑,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生互教、师生互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以下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学模式,追求课堂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9.
对话是获取真理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创造生命意义的过程,教师、学生、教材的关系是平等、互动、对话的关系。任何教学都离不开对话,但是否构成课堂的有效对话,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对话是获取真理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创造生命意义的过程,教师、学生、教材的关系是平等、互动、对话的关系。任何教学都离不开对话,但是否构成课堂的有效对话,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康承满 《现代教育科学》2007,(6):100-101,16
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现实教育性、实践性,必须抓住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授课有激情、用真情、升华感情等情感深入;通过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使课堂流彩飞扬;要把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作为有效教学的落脚点,检验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韩国强 《青海教育》2015,(Z1):50-51
一堂成功而有效的语文课,除了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外,更注重新课程理念下师生的角色定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释放生命的活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课改期盼的理想的教育状态。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应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研读文本,深挖文本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研读教材,其实就是教  相似文献   

13.
<正>课堂是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教学则是同教育内容对话,同学生多样的认识对话,同自身的对话,因而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无论课前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意外".其实这些"意外"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张扬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相似文献   

14.
课堂对话教学理论是弗莱雷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实践存在是其提出课堂对话教学的深层原因,其直接原因是源于对灌输式教育的批判.弗莱雷的课堂对话教学是师生双方在爱、谦虚、信任、希望和批判性思维等条件下,围绕词而展开的,以创造力为依托、鼓励对现实做出真正的反思和行动的交互过程.弗莱雷课堂对话教学对于我们解放课堂教学、重塑课堂教学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即是教学。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寻求真理的过程。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主场。因此,追求"有效教学",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正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是教学的源泉,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仅指教师的教,还包括学生的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可以说,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核心在课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树立新理念,讲究方法,认真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教学思路清晰明了要实现"有效"教学,就一定要确定正确、明确的教学目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也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由此可见,对话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对话教学,才能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呢?一、师本对话,预设课堂的精彩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打造语文精彩课堂的前提,教师只有在课前与文本进行充分的"零距离"的对话,品味到文本语言的秘  相似文献   

18.
秦曙光 《中国教师》2013,(Z1):74-75
"生命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而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由此可见,"生命课堂"旨在课堂教学中尊重生命,是以关怀人和发展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那么,"生命课堂"下的作业设计应该是"生命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能力拓展,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在"生命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启发学生思  相似文献   

19.
陈强 《文教资料》2013,(23):32-33
教学对话是师生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集中体现,是师生教学相长的主要方式,更是教学内容进行知识迁移与重构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对话式教学被广泛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但当我们理性地审视对话教学不难发现,由于认识的偏差,对话教学常处于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状态。本文探讨了对话教学有效性的教师行为策略及有效性对话教学的几种表现形式: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生活的对话、师生与自我的对话。通过对话促进师生间的和谐交往,构建课堂教学中的民主氛围;将课堂由单一的知识授受过程转变为双向的知识交流过程,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能力,极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生命化外语课堂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本文将讨论教师如何运用教师智慧创造和谐课堂,处理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本文将首先讨论教师智慧的生成路径,"行动研究"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探讨教师如何运用对话实现知识化教育向生命化教育的转化,并在课堂上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在场",讨论课堂中三种生命主体(教师生命、学生生命、知识生命)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