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用热力学理论,研究了线性唯象传热律下半导体热泵的性能特性,分析了电流、面积分配及传热率等参数对最优性能的影响,得到一般半导体热泵的优化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超临界航空煤油在换热过程中会出现传热恶化的现象。本文旨在研究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质量流量、壁面热流、入口温度和压力对此现象的影响。创新点:1.分析超临界航空煤油的传热恶化现象;2.揭示超临界航空煤油传热过程中传热恶化现象与质量流量、壁面热流、入口温度及压力的关系。方法: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超临界航空煤油在管内的流动换热情况,分析其换热特性,并探讨传热恶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结论:1.传热恶化是在壁面温度达到拟临界温度或流体平均温度达到临界温度时产生的;2.换热系数随质量流量的增加或壁面热流的降低而增大;3.通过提高煤油的压力可以显著降低恶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根据顺磁质的热力学性质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 ,导得一般传热规律下磁埃里克森制冷机的基本优化关系 ,探讨热阻和非理想回热对一类磁埃里克森制冷机的影响 ,由此讨论制冷机的各种优化性能 ,所得结论可为磁埃里克森制冷机的研制和优化设计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系统及各个组件在不同工况下的损失和效率进行计算,分析负荷对损失和效率的影响规律,找出系统的节能潜力所在;发现锅炉燃烧过程、传热过程以及排烟损失是锅炉主要损失,也是机组主要的节能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针对两种不同双级二氧化碳制冷系统进行[火用]分析。低温系统下二氧化碳双级压缩循环的[火用]分析表明节流阀的[火用]损失所占比例最大,而蒸发器[火用]损失所占比例最小。同时模拟计算结果表示低温系统下二氧化碳双级压缩循环存在一个最优的蒸发温度使其循环的[火用]效率最大。  相似文献   

6.
用一套实际案例来介绍如何采用热力学计算方式校核化工应用中有热交换的气体介质的实际流量,主要包括案例介绍、热力学分析及计算结果及解释。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一种新型强化传热管的传热效果,对光管、普通翅片管和螺旋槽式翅片管在不同流量条件下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中管程工质为水蒸气,壳程通入饱和液态水作为冷源.结果表明,螺旋槽式翅片管的换热量明显高于光管和普通翅片管,并且随着流体流量的增加,传热效率的提高也更加明显.当蒸汽温度140℃时,螺旋槽式翅片管沸腾传热系数...  相似文献   

8.
在输送压力可达4.0MPa,固气比高达450kg/m3的高压气力输送试验台上,用氮气进行粉煤高压浓相气力输送试验研究.分别在不同的输送差压、煤粉湿度、浓度和速度等条件下进行了输送试验,考察操作参数对煤粉固气比等气力输送特征参数的影响,用信息熵分析试验过程中采集到的压力波动时间序列,探讨流动稳定性和流型变迁过程中信息化趋势,建立信息熵和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输送差压增大的过程中,固气比和Shannon信息熵均增大;气体流量与Shannon信息熵和固气比之间呈现较好的规律性;不同流动形态的Shannon熵差异较大,不同流型之间的Shannon熵区分度较好.随着煤粉湿度的增大,煤粉质量流量和Shannon熵均降低.Shannon信息熵分析为研究高压浓相气力输送流型、流动稳定性及其转变特性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结构火灾损伤的检测与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结构在高温影响下材料性质的变化和国内外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火损鉴定的一些方法和成果,以及用非破损检测技术,在火灾损伤检测应用中的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甲醇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的密度泛函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研究了二氧化碳和甲醇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机理,全参数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用内禀反应坐标(IRC)和频率分析方法,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采用经Wigner校正的Eyring过渡态理论和热力学方法,研究了该反应通道的热力学及动力学性质,计算了该反应压力在101.325kPa,温度从298.15K到423.15K下的速率常数.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综合分析,该反应在不加催化剂的条件下难以发生,而反应的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利用Aspen Plus软件,在NRTL-HOC热力学条件下,以对二甲苯(PX,下同)为夹带剂,进行稀醋酸提浓的共沸精馏模拟。经过全流程优化计算,获得了共沸精馏模拟分离的最佳操作参数:塔底物质的量馏出比(塔底出料物质的量流量与原料液与夹带剂进料物质的量流量总和比,下同)为0.251,全塔40块理论板,稀醋酸从第23板进料,夹带剂从第2块板进料,较佳的物质的量回流比为4.4,较佳的进料比(夹带剂与稀醋酸进料质量流量比,下同)为0.8。在最佳操作参数下,共沸精馏分离出醋酸的质量浓度高达99.99%,水的质量浓度高达99.72%,该工艺中醋酸质量回收率高达99.82%,水的质量回收率高达99.98%,塔釜的热负荷为1852.86 kW,满足分离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一种太阳能驱动、采用喷雾吸收器并以板式换热器作为主要换热部件的LiNO3-NH3-He三工质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根据试验测得的运行参数,以溶液的p-t-x西方程及物性方程、传热基础理论等为依据,提出了计算溶液换热器中溶液流量的方法,并利用综合传热系数k、传热单元数N_TU与换热器效率s研究了板式换热器作为LiN03-NH3-He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发生器、冷凝器、溶液热交换器、溶液冷却器时的换热性能.试验与分析表明,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及其内部流道中的流量(流速)对其综合传热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在介质流量一定时,板式换热器不宜考虑过大的面积预留量;板式溶液换热器内部流道宜采用多流程布置形式以强化传热、提高换热效率.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内能火用和焓火用的讲授方法探讨李格升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火用分析法是建立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及不可逆熵产原理的基础上,并在能量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分析中具有许多优越性。因此,80年代以来,该方法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因而,向大学生介绍有关...  相似文献   

14.
根据当前三次泵的运行特点,分析了潜在的三次泵变流量运行方案;并以某建筑为例,比较了供冷季节三次泵系统与传统二次泵系统的水泵总能耗,得出三次泵变流量可节能30.61%;最后对三次泵变流量的控制运行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次泵变流量系统的运行策略比常规一次或二次泵变流量系统复杂,负荷的变化方向将影响水泵运行调节次序。当末端负荷增加时,应先增加一次泵或二次泵流量,最后增加三次泵流量;而末端负荷减少时,应先降低三次泵流量,然后减少二次泵和一次泵流量。  相似文献   

15.
在开系中研究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中玻尔兹曼熵和克劳修斯熵之间的关系.在热力学平衡态条件下,对于玻尔兹曼系统、玻色系统和费米系统,玻尔兹曼熵和克劳修斯熵是等价的.这一结论比其他学者用其他方法[1]所得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6.
鳍片管传热性能分析对各种换热元件的设计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工业应用中大多基于设计经验。本文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的APDL语言编写仿真程序,对雷诺数在6400左右的电站锅炉环形鳍片管单管换热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得到平均换热系数。并详细分析了不同的鳍片管结构尺寸和不同工况对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为电站锅炉环形鳍片管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复合管中附着的铝层以及铝层和碳钢层之间的间隙增加了整个传热过程中的热阻,使得复合管的传热效果有所下降,从而降低了表面蒸发器的使用效率。研究了铝-碳钢复合管中附着的铝层对换热管传热效果的影响程度,在并联的2个套管式换热器上分别对铝-碳钢复合管和普通碳钢管的传热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铝-碳钢复合管的总传热系数比普通碳钢管平均低7.8%,该误差符合工业应用条件,可为在表面蒸发器中使用铝-碳钢复合管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有限热源条件下工质与热源间传热规律服从Q∝(△T)^m时广义卡诺热机的有限时间热力学性能,导出了循环的最优构形及最优功率与效率间的基本优化关系,给出了某些特例分析,所得结果对实际热机的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建立一类较普遍的不可逆斯特林热机模型,研究存在热阻、热漏、回热损失斯特林热机的优化性能,导出了热漏损失服从一般传热规律时热机的功率与效率间的优化关系,讨论了不同情况下热漏和回热损失对热机性能的影响,从而可为二热源热机的研制和优化设计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含内热源的液池内自然对流与冷却盘管内强制对流耦合传热的三维物理、数学模型,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计算。分别对不同内热源强度,不同冷却流体流量下液池内流体温度场以及液池与盘管内溶液换热系数进行了分析,得出换热系数随内热源强度和冷却流体流量的变化曲线,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盘管冷却传热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液池内的换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