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山水画的意境是中国绘画美学上的一个概念,它抓住了山水画艺术美的本质特征,深入研究它,对山水画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为例,着力分析意境美在该幅山水画中所体现的形式要素,逐层展示意境元素在其中的行踪轨迹,从不同角度对意境美进行观照,抓住山水画艺术创作之魂,直达山水画创作美的至境——意境美。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绘画美学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又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意境说"又是山水画的灵魂所在.本文主要从山水画的诗境、禅境与意境之间的关联来对山水画的"意境说"作以简单的润色.  相似文献   

3.
李菊 《考试周刊》2010,(20):232-232
中国古代山水画在中国美术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意境的表现,以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山水画题材最为充分。对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鉴赏,可从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欣赏入手,着力于作品意境的感悟与分析,进而引导小学生进入山水画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4.
元代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既是宋画的灵活再现,又有其独到之处.在元代,由于政治,民族,社会等原因,山水画成为文人士大夫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为了在画中营造出他们所向往的“世外桃源“般的幽雅意境,在具体的绘画过程中,他们将对物的真实描写转为对物与物组合关系的描写上,同时运笔更注重毛笔的艺术表现性.本文力图从中国山水画重意境的审美追求入手,通过与宋画进行比较来分析元人山水画的造景与用笔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与古典艺术的核心问题,山水画创作当以巧妙构思意境为宗旨.意境的表达离不开笔墨和虚实的运用,画家见景生情,景与情合,凭自己独特的感受创造出艺术形象,求得意境的创造和心灵的净化,使中国山水画在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的意味.  相似文献   

6.
吴止戈 《考试周刊》2012,(37):185-185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意境是对恬美景物的"遐思无限",而作为当代高中学生来说,如何体会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神呢?对于"意境"之理解有如何能够集思广益呢?本文探讨了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中国山水画"意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尤其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特征之一。本课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山水画为媒介,经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索,深刻理解“自然观”这一哲学思想的本质内涵。道学思想所揭示的大自然本原的道德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生生不息和不断融合发展的精神源动力。中国山水画是其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它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因此本文结合初中美术教材《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一课,从其所追求的意境美进而延伸探索其中的“天人合一”自然哲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历史悠久、遗产丰富,山水画在其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意境属中国传统美学的范畴,是关乎一幅画成败的重要因素。山水画极为讲究意境,并将其视为最高审美标准和最高追求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山水画的意境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相似文献   

10.
元人山水画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既是宋画(五代、北宋居多)的松活再现,又有其独到之处。本力图从中国山水画重意境的审美追求入手,通过与宋画进行比较来分析元人山水画的造景与用笔。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说中国山水画在其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于意与境、形与神、感性与理性等关系及其独特的美学理论,尤其是在表现形式上,将绘画、书法、诗歌篆刻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形式美感,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中国画依托于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化的深厚背景,构成了高雅的艺术品位和丰富的艺术品类。“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二、课程内容的精辟分析及重难点的设置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本课的内容和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李娜 《华章》2013,(12)
中国山水画并不是以单纯地描摹自然场景来体现画家的主要意图,而是通过多种自然场景融合画家的思想意识达到表现画家主要意图的目的,由此形成了在有限的内容限制下容纳了无限的艺术意境.这主要是“留白”起着主导左右.文章主要探讨了中国山水画“留白”的主要技巧及意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3.
山水画作为最能代表中国绘画艺术特色,最能够反映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涵审美观点,人生哲学的一种绘画形式.学习欣赏山水画其意义与收获不仅仅限于山水画的本身,它实际已经超越了山水画本身.因此,要想对山水画有一个全面、深刻、广泛地理解与把握,应先学会从中国山水画的气韵、意境两方面来欣赏.  相似文献   

14.
意境作为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的灵魂是大多数画家都加以关注的.意是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随着山水画的发展,意境也成了真假艺术品的分水岭.同时也作为山水画是否有生命力的一种象征.  相似文献   

15.
意境一直以来是中国绘画(不仅仅是山水画)的精髓.几千年来一直是绘画工作者和学习绘画的人不断追求和向往的境界,深入分析和研究意境是新世纪艺术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可堪称为“姊妹艺术“.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来看,唐、宋以来一些擅长山水画的文人画家参与园林的设计,将绘画的创造手法和意境的特色融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从而使中国古典园林有了山水画的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山水画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审美追求和表现手法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山水画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土壤,以中国的诗魂炼就画意,将中国文化人的至高品格铸为画品,形成了融汇着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内涵的完整艺术体系.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国山水画专业课程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境,有助于引导学生详细分解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法,有助于指导学生搞好写生与创作.  相似文献   

18.
意境是中国艺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审美概念。大凡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作家、艺术家,无不在自己的作品中追求意境美。反映在传统山水画创作上,一方面,山水画的创作是“意”对“境”的改造———意中之境(艺术作品),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意中之境)是时代特征与画家个性特征的结晶体。  相似文献   

19.
李可染是20世纪中国山水画艺术革新的成功典范。本文旨在对其山水画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审美立场、表现方法、逆光运用三个方面比较它与传统山水画空间表现的异同,剖析其空间表现的特征,阐释其对深化意境的重要作用,以有益于今天的山水画创作。  相似文献   

20.
胡春涛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5):122-123,126
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是情与景的交融,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