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书·艺文志》是《汉书》“十志”之一.“十志”中,除《天文志》为班昭续作以外,全是班固毕生精力荟萃之处.因而后世享有“作者之渊海”(见刘知几《史通·书志》)的评价.《艺文志》则是班固根据刘歆《七略》编定的一部专门著录西汉封建王朝国家藏书的总目录.共著录先秦、战国至西汉时期各种书籍六略(类)三十八种;作者五百九十六家;总计图书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其中包括:六艺一百三家,三千一百二十三篇;诸子一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诗赋百六家,一千三百十八篇;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数术一百九十家,二千五百二十八卷;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  相似文献   

2.
汉唐以来,各家受《汉书.食货志》的影响,从先秦文献中推演出井田制度下农夫的居住形式,即自春至秋居于田间庐舍,入冬回到聚居的廛里。宋代《陈农书》的"居处之宜"将这种先秦农人的生活方式做了进一步的系统发挥。通过对这种说解形成过程的梳理,及对秦简文字的分析,发现,先秦农人是住在里之中的,他们并没有两处住宅。田间即使会有一些简易的茅舍,通常也是不居人的,偶有住人的时候也都属非正常状况,并有诸多的限制,这样的茅舍就是《汉书.食货志》所谓先秦田庐的蓝本。  相似文献   

3.
一、单项选择 1.《汉书·食货志》载:“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西汉编户农民负担重,生产积极性下降 B.春秋后期诸侯们争霸,上地疆界遭破坏 C.封建土地私有制盛行,西周井田制瓦解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产生力发展 (D)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 8月教育部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以下简称“新大纲”)使用了“先秦”这个历史概念。关于“先秦”一词 ,始见于《汉书·河间王献传》 :“献所得书 ,皆古文先秦旧书。”注 :“先秦犹言秦先 ,谓未焚书之前。”现今史学界使用“先秦”这个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先秦”概念 ,仅指春秋战国时期 ,如杜国庠的《先秦诸子思想概要》。因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 ,都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从我国学术发展的角度讲 ,春秋战国无疑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时代。广义的“先秦”概念 ,是指上古至…  相似文献   

5.
《史记·平准书》《汉书·食货志》比较三题游翔关键词史记;平准书;汉书;食货志;比较《史记·平准书》是中国古代史著中第一篇经济史篇,《汉书·食货志》承袭《史记·平准书》而来。本文拟就两者的范畴界定、撰述旨趣以及各自所蕴含的经济史识作一比较,故名曰:《〈...  相似文献   

6.
1914年,云南省图书馆刊印的《云南丛书》中收有《烟坪诗钞》二卷(按:“坪”误,应为“萍”,今据刘家逵选本订正),上卷为《樵隐集》,下卷为《百噫草》。据宁州(华宁)林槐注云,上卷的写作时间是“明永历庚寅至乙未作,即前清顺治七年(1650)至十二年(1655)”,下卷的写作时间是“前清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至康熙九年庚戌(1670)作”,其间,从顺治十三年(1656)至十六年(1659)未见著述,  相似文献   

7.
严君平哲学思想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严遵,字君平,西汉末年蜀郡成都人。“雅性澹泊”(《华阳国志·蜀郡士女》),“湛深玄默无欲”(《汉书》颜注引孟康语),隐居不仕。常卜筮于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著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利导之以善。”(《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对当时成都的社会风气、风俗有着  相似文献   

8.
“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对男子的美称。“诸子”包括先秦各家学派。西汉司马谈《论六家指要》中说“诸子”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隋书·经籍志》中说“诸子”有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十四家。先秦诸子的著作,西汉末刘向、刘歆曾作过一次整理,并著有《别录》《七略》介绍其内容,可惜二书早已亡失。现在可考的只有《汉书·艺文志》,其中《诸子略》列有一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多篇。这些著作有的是门人弟子记述的,有的是时人假托的,有的是后人伪造或篡改的,有的失…  相似文献   

9.
战国时代有没有土地买卖?持战国土地买卖说的同志,依据有二:(1)《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的话说:商鞅变法“除井田、民得卖买”。(2)《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括“曰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其实,这两条史料都不足为据。《汉书·食货志》虽然引用了董仲舒说商鞅“除井田,民得卖买”的话,但《战国策》、《史记》却只说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各以差次名田宅”,根本没有土地买卖之词。就连班固  相似文献   

10.
《汉书·食货志上》补校郗志群中华书局本《汉书》是以王先谦《汉书补注》为底本点校而成的,同时还参校了北宋景本(商务印书馆影印的百衲本)、明末毛氏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及金陵书局本四种本子,采取“不主一本,择善而成”的原则,成为目前最便于读者利用的一种比较...  相似文献   

11.
西汉五铢钱铸造量问题之考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西汉五铢钱的铸造量问题,学术界答案不一,关键是因为对《汉书·食货志》中"亿万"的理解存在分歧。实际上,在汉代,"亿"指实数时,是表示"万万"之意,而非"十万"。"亿万"中的"万"是亿后之余数。西汉五铢钱铸造量当为280亿多,而不是2800亿。  相似文献   

12.
《补农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明末湖州府涟川沈氏所作,又称《沈氏农书》,成书于崇祯末。下卷为嘉兴府桐乡县人张履祥所作。张氏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卒于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11—1674年)。《补农书》下卷成书于“戊戌年”,即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所以,《补农书》反映的是明末清初浙江嘉、湖地区农业生产的状况。 《补农书》与以前的农书相较,其显著特点是反映了地主雇工进行农业生产的经济关  相似文献   

13.
《诗经》作为中国诗歌文学的滥觞,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学和思想内涵。班固所撰《汉书》,不仅有其重要的史学价值,其中引用了丰富的《诗经》资料,也是我们研究先秦与西汉《诗经》学的重要文献。本文试从引用次数统计,引用的方式、特点及引用的意图、形成原因等不同角度浅析《汉书》引《诗》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一)“食货志”名称的由来及其编撰体裁“食贷志”之名,始自《汉书》。但“食货”这一名词,却是从《书经·周书·洪范》篇中而来。《汉书·食货志》云:“《洪范》八政:一日食,二日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简言之,“食”指的是生产范围内的事情,“货”则属于流通范围里的事情。在二十五史中,关于中国古代“食”与“货”的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但在二十  相似文献   

15.
班氏一家父子兄妹历时三、四十载撰成的《汉书》,对我国传统史学的巨大贡献,古今皆有肯定。现代史家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汉书》,成就远远超过前人。略嫌不足的是对它的十《志》部分,除《食货志》外,甚少专文探究。特别是其中的《五行志》,评论《汉书》者大多以之作为作者“五德相生”、“天人感应”唯心史观的集中表现,而予以否定。这是值得研究的。确实,《汉书》作者把儒家经典与谶纬神学紧密结合,制造了一种准宗教式的油彩,这层油彩特别使《五行志》神秘化了。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面。在这神秘化的外壳之内,它还包藏着许多对我们今天颇有价值的多方面的古代信息,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方面。  相似文献   

16.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它著录了当时国家所收藏的西汉以前的各类书籍,而且分类明确,评述简要,为后来人们了解从上古到西汉末年图书情况,以及学术文化的发展变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汉书·艺文志》是一部综合性的文史书目,我们如果研究中国目录学须从这里开始,研究目录学史,也须从这里开始。《艺文志》是《汉书》的十志之一,那么为什命名为《艺文志》呢?古时以《诗》、《书》。《礼》、《易》、《乐》、《春秋》为“六艺”,文学百家之语为“文”。顾名思义,所谓“艺文志”就是著录“六艺”和“百家”…  相似文献   

17.
“积贮”析     
高中语文第三册所选的贾谊《论积贮疏》一文,编者在题注中点明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劝文帝重视农业,提倡积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及其他一些选本、注家也多持此说。更有甚者是把“积贮”译为“贮备粮食”。我认为这些都失之偏颇。《论积贮疏》选自《汉书·食货志》,《食货志》有这样一段说明:“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最早记载“倭”的古籍,《山海经》《论衡》《汉书》的相关记载蕴含着中国古代先民对“倭”的原始理解与认识过程,是考察“倭”起源的基本文献.考察其中“倭”的记载能够得出东汉以前我国先民对“倭”认识上的变迁轨迹,即从刘向父子编校的《山海经》中考证“倭”是成熟于西汉中晚期的抽象地理概念,从王充的《论衡》中考证“倭”是指代“东夷”的抽象族别概念,从班固班昭的《汉书》中考证“倭”是在历史基础上略有文学形象的“九夷”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一 牛耕和代田 西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改进的重要时期。据《汉书》卷24上《食货志上》的记载,汉武帝时: 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畮三甽,岁代之,故曰“代田”(颜师古注云:甽,垄也;代,易也)。……播种于三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垄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比盛暑,垄尽而根深,能(耐)风与旱。……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  相似文献   

20.
西汉的南北军,是研究西汉历史和军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在前人论述和研究的基础上,网罗有关史书记载,对此作一些探索. 《汉书·刑法志》说:“汉兴,……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国,京师有南北军之屯.至武帝平百粤,内增七校,外有楼船,皆岁时讲肄修武备云”。《汉书》无兵志,有关西汉一代军事制度,仅此寥寥数语.大抵西汉承秦遗制,实行征兵制度,分期分批在京师和地方(郡国)训练服役,在地方的称“材官”,在京师的称“南北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