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世凯在清末任直隶总督、军机大臣,民国建立后任大总统。在今天看来,袁世凯可谓是相当了得的成功人士。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位成功人士,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竟然选择了皇帝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这是他一生当中少有的、也是最大的败笔。那么,像袁世凯这样谋略绝非寻常可比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历史之潮流,企图复辟帝制,穿龙袍,当皇帝呢?  相似文献   

2.
袁世凯在清末任直隶总督、军机大臣,民国建立后任大总统.在今天看来,袁世凯可谓是相当了得的成功人士.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位成功人士,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竟然选择了皇帝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这是他一生当中少有的、也是最大的败笔.那么,像袁世凯这样谋略绝非寻常可比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历史之潮流,企图复辟帝制,穿龙袍,当皇帝呢?  相似文献   

3.
袁世凯复辟帝制,后世唾骂。《百年袁家袁世凯及杨氏夫人后裔百年家族史》(王碧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则重点讲述了"家庭中的袁世凯"和"袁世凯的家庭"。该书全面展示了袁世凯及其杨氏夫人后裔的百年家族史,1 79幅珍贵的影像图片,构筑了一道百年袁家人物群像的专题长廊。复辟帝制失败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怀仁堂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众人按文东武西的排列,向他行三鞠躬礼。袁世凯用河南口音发表如下演说:"大位在身,永无息肩之日。故皇帝实为忧勤惕厉之地位,决不可以安富尊荣视之。且历代皇帝子孙  相似文献   

4.
张敏  高群 《兰台世界》2012,(28):93-94
袁世凯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每一部中国近代史都不可能不提到他.他是北洋军阀的首脑,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退位,并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1915年12月悍然称帝,建立中华帝国,在护国运动的压力下取消皇帝尊号,不久后去世.他的名字成了反动政治的代名词.虽然他的皇帝梦只作了83天,从现存的档案中可以窥视袁世凯从准备称帝到死后葬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窃据总统职位的大野心家人阴谋家袁世凯,在导演了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之后,终于在1916年元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正当他踌躇满志接受群臣朝贺之际,蔡锷率领南方各省的讨袁护国军,已经攻入四川.一天,"洪宪皇帝"袁世凯正在居仁殿看报,他的大臣赵尔巽前来谒见.还没有谈几句话,袁世凯便有急事暂时离开一下.赵尔巽感到无聊,拿起桌上的《时报》随手翻阅.不看犹可,一看顿觉诧异万分.当他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袁却突然走了进来.善于察颜观色的袁世凯,马上看出赵神色惊讶,立即追问缘故,赵尔巽尽管老于世故,一时也不知所措起来,急急巴巴地回答:"上……上海《时报》,只有一家吧!怎么,这报纸与我家里的不一样呢?"袁世凯也觉得奇怪,当即命令侍卫人员去赵家拿来《时报》.两张  相似文献   

6.
1912年1月26日,中国历史上不能被忽略的重要一天. 兵不血刃,国体巨变.袁世凯的政治智慧,一时无二. 革命党一诺千金,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也许就是那个时候,袁世凯忽然发现,皇帝的龙椅,竟然离他如此之近.  相似文献   

7.
百年前,袁世凯复辟帝制,建立中华帝国,自名洪宪皇帝,遭到全国各种政治势力的一致反对,仅当了83天皇帝,不久就一命呜呼了.在反专制、反复辟的历史潮流中,张謇扮演了什么样的政治角色?曾有人认为他是袁世凯的帮凶,笔者觉得这种认识太偏颇了,仅表面看到张謇一度支持袁世凯,并在民国北京政府中担任农商总长兼水利局总裁.如果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张謇加以历史的具体分析,就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张謇对袁世凯有一个由支持到反对的再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8.
10年代—— 人物:袁世凯,1916年,选龙年登基,过了83天的皇帝瘾。李鸿章称他为“人才”,康有为等骂他为“叛徒”,孙中山叫他“国贼”,老百姓叫他“袁大头”。 莫索里尼,1919年在一次集会上发起了法西斯运动。  相似文献   

9.
1982年《近代史研究》第1期发表《袁世凯做皇帝天数的订正》,翌年该刊第1期又发表了《袁世凯做皇帝还是八十三天》,这两篇文章就袁世凯做皇帝的天数问题作了探讨。前文认为“102天说”和“82天说”“皆可成立”但“以第一说为宜”;后文认为“82天说”“不能成立”,“83天说”“并无错误”,并赞赏一些史家“称袁做了多少天‘皇帝梦’的说法”。此后,这类问题似乎无人再提,好象“袁世凯做了83天皇帝”(或称“袁世凯做了83天的皇帝梦”)已成定论,然而不竟如此,特陈拙见以求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10.
如此人才     
听说袁世凯做皇帝遭到各方反对的时候,他的儿子袁克令专门办了一份给袁世凯看的报纸,把反对他的说成是拥护。把一张报办给一个人看,这个报业丑闻,听来荒唐可笑。想不到过了几十年,这类事最近又在北京出现。据《中国报刊报》报道,国家科委检查《中国人才报》的报告中说:“《中国人才报》确在6月11日出了两张同一报头、同一期数的报  相似文献   

11.
想当年窃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的野心家袁世凯,在导演了一场复辟帝制的闹剧之后,终于在1916年元旦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可是正当他踌躇满志接受群臣朝贺之际,蔡锷率领南方各省的讨袁护国军,已经攻入四川。  相似文献   

12.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篡夺革命胜利果实后,为笼络前清遗老遗少,登上皇帝宝座,采取了一系列的倒行逆施行为.设立清史馆编修清史便是一例.在清史馆首次聘员时,金梁并未在列.他在史稿刊刻阶段由袁金铠介绍而来.  相似文献   

13.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他死后葬在哪里也有争议,留给后人的争议真是太多了,曾引起不少的怀疑。袁世凯死后,按常理应当尸骨运回项城老家安葬,符合汉族人落叶归根的习惯,可项城老家没有他的坟墓,让人们百思不解了。而地处河南之北,与河北交界的安阳,却有袁世凯的坟墓,真让人们奇怪了:项城与安阳相隔一千多里,安阳是埋袁世凯的真坟吗?应当说,人们怀疑是有一定道理。何况,古代名人假坟之多,不得不引起人们怀疑。袁世凯当过清朝政府的总理大臣,又任过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还当过83天的短命皇帝,这些是人们推测坟墓该隐秘,或者应埋在项城的依据。持袁世凯的真坟不在安阳  相似文献   

14.
黄远生本质是好的,内怀有向上自爱之心,底子是很好的人,但行动有些矛盾。他交游甚广,同袁世凯的亲信左右也有交往。因此别人不知道的政情他能知道,在给上海报纸所写的通讯里,巧妙的透露出来,因文章有内容,结果大家都喜欢看,他就成了大有名的新闻记者。到袁世凯想当皇帝时,需要有名的人替他说话。既有外国顾问,如古德诺,又有贺长雄等人写文  相似文献   

15.
李友唐 《北京档案》2011,(10):50-51
辛亥革命发生后,废除清朝、建立共和政体、清帝退位、由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为袁世凯的心愿。由南方革命临时政府和北方的袁世凯代表团达成共识。南京临时政府参议员制定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  相似文献   

16.
1916年6月6日,"皇帝梦"彻底破灭的大总统袁世凯一命归西.7日,副总统黎元洪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6月29日,他宣布"国会"在北京重新召开,日期定为8月1日.  相似文献   

17.
自由与自爱     
前一段时间,看到有的文章和电视里的讲话中说:慈禧太后是“优秀的政治家”“出色的政治家”了,袁世凯也是好人了;溥仪在当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时,背地里对日本人发过牢骚,说过不满的话,因而当时也是爱国的了;周作人在日本人占领下任伪华北政委会常委兼教育总署督办等敌伪要职也不是当汉奸了,如此等等。慈禧太后“出色”了,“优秀”了,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不优秀了,他领导的伟大的民主革命就搞错了。表面上支持维新,背后出卖戊戌变法的袁世凯是好人了,那戊戌变法就错了,谭嗣同等六君子的头就该在北京菜市口砍下来了。袁世凯…  相似文献   

18.
华子 《档案时空》2003,(3):28-29
袁世凯:小丫环的一个谎言让他兴奋了一辈子袁世凯从25岁起就有一个怪毛病,每天都要吃一些人参鹿茸等补品。做了大总统后,这个毛病就更大了。每天午睡后,都要进补一杯参汤。这盛参汤的是一只玉杯,是西太后赏给他的。袁世凯十分喜爱。这天,袁世凯正在午睡,丫环端了参汤进来,谁知一不小心,玉杯滑落在地,“啪”地一声打得粉碎。响声惊动了袁世凯,他阴森森地问丫环是怎么回事?丫环当时吓坏了。摔坏了他的心爱宝物,弄不好自己的小命都没了。这个丫环很聪明,她灵机一动,扑通一下就跪了下来,口称总统爷,说:“我端参汤来,一进门…  相似文献   

19.
葛美荣 《档案天地》2011,(10):17-18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占领了武昌。清廷极度恐慌,忙派冯国璋率军前去镇压。但冯国璋接到袁世凯的密令:按兵不动,坐等事态的发展。此时,袁世凯已被清廷罢官,在原籍河南彰德养病。由于形势危急,清廷不得不起用袁世凯,任命他为湖广总督,督办镇压起义军事宜。袁世凯以"足疾"为名,还是不愿立即出山,因为他嫌清廷给他的权...  相似文献   

20.
袁世凯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他在许多人眼里是个离生活遥远的脸谱式人物。他担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在中南海官邸深居简出,其生活细节鲜为人知。 刻板的饮食习惯 袁世凯有着刻板而保守的起居饮食习惯,一年四季都是一套固定规矩。据他的三女儿回忆,在担任总统期间,袁世凯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洗漱,6点半吃早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