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语文综合阅读顺应这一基本理念也应运而生。语文综合阅读是立足于语文学科,整合学生阅读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的综合性学习课程。语文综合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它关照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与经验,强调在生活、活动、实践中学习,它是一个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阅读过程。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阅读教学应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这种背景下.“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研究性阅读体现了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以及自主探究的新理念.但因为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且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假如没有教师的引导。很难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因而。教师在研究性阅读中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培养儿童阅读能力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水平自然也成为学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阅读能力的评价一直是语文评价中的难点。在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考试中,阅读测试内容的确定、测试材料的选择、评分标准的制定等方面都是经验性的,没有建立起清晰的阅读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这就使阅读能力的评价具有比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影响了阅读能力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因而也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如何公平、客观、高效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力”,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单云萍 《学周刊C版》2011,(6):140-141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四项基本能力之一。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他们学好语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对于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八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测试为依据,描述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结构的要素内容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水平特征。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了阅读能力结构由认读感知、推理解释、评价鉴赏、质疑探究和拓展应用这五种能力构成,是一个二阶五因素的模型构成,其拟合度参数值符合标准,测试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学生在五个阅读能力表现中,最好的是“推理解释”,其次为“认读感知”,再次是“质疑探究”能力,又次是“评价鉴赏”能力,最差的是“拓展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致远方的你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一是:“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二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的作文教学及作文评价应遵循这一重要理念和评价建议,采用个性化评价策略,促进学生个体个性及其写作个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高考阅读探究题探究什么 探究题是指开放性试题中带有对材料的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提出质疑、另解、建议或鉴赏评价等的题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可见探究是语文学习所应培养的三大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8.
魏俊 《教育教学论坛》2013,(30):157-158
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如何让学生自觉、自主的获取知识,教学方法的探究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目标之一。如何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提问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的习惯,发展学生个性,开启学生智力,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语文研究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做法进行探究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阅读评价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大面积铺开,传统评价的弊端正在改革中不断显现出来,重“纸上”轻“躬行”、重求同轻创新、重结果轻方法、重实用轻熏陶、重智力轻态度、重教者轻学者,把学生在阅读中的兴趣与态度、思维过程与情感体验、合作交流能力与实践能力等一概排斥在外。用单一的目标衡量具有千差万别的学生,抑制了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理解和表达。致使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流失,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应努力改进阅读评价的内容与方式,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阅读评价体系,与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同步启动,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职语文课外阅读评价制度的作用是促进语文教育的综合实践理论和研究性学习理论在高职语文教育中的实现。通过开放性的广泛阅读、研究性的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以课外阅读评价制度为导向,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中可以实现高职学生读写说能力的并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就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课程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语文课程的总目标。然而,我国传统的“唯书”、“唯分”的封闭式语文教学,已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应注意设计有价值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去评价,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语文作为中学基础学科,应当特别倡导开放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13.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14.
吴小琦 《考试周刊》2016,(13):42-43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评价发现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以评价促进学生的不断提高,促进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本文分析小学语文阅读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实施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只有培养了学生的自生阅读习惯,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先后多次提到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和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从而使语文教学真正回归语文本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重要,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就是阅读,阅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阅读活动已日渐广泛。了解研究性阅读的分类,可以使这种开放性的阅读活动更容易着手,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探究能力等教学目标更容易实现。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才会有所提高,其审美情趣、伦理道德也会有所改善。这样教学,才能切实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真正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作用。本文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介绍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推广,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新标准》在目标中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和途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一旦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了,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就随之形成,因此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要首先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入手。  相似文献   

20.
肖静 《现代语文》2010,(3):45-46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阅读活动已日渐广泛。了解研究性阅读的分类,可以使这种开放性的阅读活动开展更容易着手,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探究能力等教学目标更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