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我国一块富饶辽阔的宝地,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汉武帝时代对西域实行屯垦以来,新疆就开始纳入祖国版图。以后历朝历代,屯垦戍边绵延两千多年。新疆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更加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组织之严密、战斗力之强、创造的社会和物质财富之巨,实为空前。这一奇迹的创造,来自于一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边疆保家乡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颗人造卫星在古尔班通古特灰黄的沙漠中发现了一个绿色的半岛。联合国派出的17人的考察团实地考察后…  相似文献   

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创立到现在,已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百万军垦战士在长期艰苦奋斗中创建了屯垦戍边的伟大业绩。今天的兵团,已经成为发展新疆经济、维护安定团结、增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的重要力量。兵团在艰苦创业与发展的斗爭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兵团精神,这就是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屯垦戍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奋进。这是兵团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兵团的新闻工作者,应当  相似文献   

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8个边境农牧团场,肩负着"屯垦戍边"的艰巨任务。本文立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边境农牧团场的广播电视事业,调查并分析了其广电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状况。  相似文献   

4.
建军  池恩  秋萍 《当代传播》2005,(3):88-89
2004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50周年,是兵团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要事,也是250万兵团职工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新疆的新闻媒体尤其是中央新闻媒体通过真实、准确、客观、全面、公正、适时地宣传报道,展现了兵团的发展历程、建设成就,展望美好未来,让全国人民更多地了解、关注、理解、支持兵团的屯垦戍边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5.
雷从俊 《军事记者》2012,(12):42-43
人物简介王遐,女,汉族,《兵团日报》专刊编辑部主任,高级记者。曾获新疆十佳新闻工作者、兵团三八红旗手、兵团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多项荣誉,2011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奖,2012年获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 素雅、文静、温婉,甚至笑起来还带着几分腼腆的王遐.作为军垦人的后代.作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长起来的新闻工作者.她把一腔柔情化作对祖国大西北持久的热爱。以27年如一日的笔歌墨舞传扬兵团人屯垦戍边的时代风貌。她的名字和她的文字一样。被天山南北许多人熟悉和喜爱。  相似文献   

6.
云铮 《湖北档案》2023,(1):16-19
<正>新中国成立后,王震率领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开展大规模生产运动,以勇敢而勤劳的精神,屯垦戍边,筹集资金,兴办工业,发展生产,天山南北掀起生产热潮,建立起一批工矿企业,到1953年,新疆的工业生产总值约为1949年的36倍,为边疆地区稳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屯垦戍边文献的收藏与开发研究现状的分析,总结屯垦戍边文献研究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今后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50年代初,为了支援新疆的建设,全国各地都积极把自己最优秀的儿女送往新疆,与此同时,戍边新疆的解放军将士也迫切需要解决婚姻难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来自山东和湖南的一个年轻的女性群体走进了荒凉的大西北,走进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女军垦,并把她们的青春和终  相似文献   

9.
文物征集工作是博物馆的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只有搞好文物征集工作,才能为陈列展览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博物馆的各项业务活动提供和创造必要条件。所以,文物征集工作做得好与坏,关系到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开展。石河子军垦博物馆,作为全国第一座也是到目前为止全国唯一的一座以反映中国西部新疆的屯垦戍边事业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其宗旨是大力宣扬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中国西部新疆这片广袤土地上辉煌的屯垦史,弘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军垦精神,因此,文物征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万冰  龙开义 《兰台世界》2014,(11):28-29
屯垦是中国历代政府用以巩固国防、开发边疆的重要国策。西域屯垦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影响久远,可谓是我国古代屯垦的典范。唐朝政府在西域实行了屯田戍边一系列措施,给西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新疆石河子大学兵团屯垦戍边研究中心研究员杜宏春校勘的《伊犁将军马广奏稿校笺》,2016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伊犁将军是清乾隆皇帝平定准噶尔和回部之乱后设立的新疆地区最高军政官员,全称为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至三十一年,马亮任伊犁将军,广福任伊犁副都统。该书是  相似文献   

12.
屯垦是中国历代政府用以巩固国防、开发边疆的重要国策。西域屯垦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影响久远,可谓是我国古代屯垦的典范。唐朝政府在西域实行了屯田戍边一系列措施,给西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1964年秋,我响应党屯垦戍边的号召奔赴祖国的边疆,成了一名“支边青年”:直到1984年按政策全家返沪,在新疆度过了20个春秋。20年来我主要是在新疆兵团库尔勒农二师28团子女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教学生涯,我和学生们结下了深厚的师生之情,离开新疆以后,他们活泼可爱的音容笑貌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特别是一个被同学们昵称为“一百号”的女学生娟娟,更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4.
回首2006年,兵团日报新闻编辑部在兵团日报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治家办报,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全面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兵团党委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政策精神,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好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管理民主、环境良好”为主题的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宣传报道,在全社会营造关心“三农”工作、支持“三农”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于2007年5月经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是出版政治、文化、教育、文艺等出版物的综合性出版社。兵团出版社的宗旨是:维护文化安全、围绕中心任务、繁荣兵团文化、服务屯垦戍边:办社目标:开拓创新、高效优质、和谐发展;办社原则: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服务兵团与服务社会并举,走精而特的道路。兵团出版社竭诚与国内外出版界同仁及各界朋友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我们将以一流的服务,高水平的编校出版质量回报广大作者和读者。  相似文献   

16.
锡伯族是我国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其先祖是古代鲜卑人,与近代的满族也有一定的关系.1764年,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征调一部分锡伯族人西迁伊犁,建立起了军事、生产、行政合一的锡伯营屯垦戍边.①1954年,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成立,这是全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目前该县有各族人口16.25万,其中锡伯族4.2万.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三昧》2006,(11):F0003-F0003
1953年生于山东省金乡县。1971年业余写的一篇很不起眼儿的小稿在《兵团战士报》发表后与新闻岗位结缘,由团报道组举荐当上了报道干事。1979年选调到《屯垦戍边报》社,后更名为《农垦报》  相似文献   

18.
2014年,新疆青年杂志社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新疆青年杂志社的发展正如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在新疆青年杂志社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所言,伴随着新疆共青团事业的发展,始终弘扬社会主旋律,传递青春正能量,创作了一批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影响了一代代各族青年的成长成才,为自治区共青团事业发展和新闻出版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60年来,新疆青年杂志社由最初的一报,发展到如今的7刊3种新媒体,作为拥  相似文献   

19.
质量是物质产品的生命,同样也是精神产品的生命。前几年,新疆军垦报扩版增刊,改日报,上规模,打基础取得很大成绩,现在需要集中力量狠抓质量了。为此,我们把1996年定为本报的质量年。办报质量要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从哪几方面着手呢? 一、坚持正确导向。这也就是政治质量,是第一位的。今年,我们报道的指导思想就是高扬一个主旋律,即牢记兵团历史使命,再创屯垦戍边伟业,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兵团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把兵团经济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兵团的40年,百万军垦人在大漠荒原上用血汗铸起了一座屯垦戍边的历史丰碑,那么镌刻这碑的便是几代笔耕不辍的兵团报人。当我们打开一张张新出版的报纸,当我们翻阅一本本报纸合订本,充满时代气息的新鲜感,回味历史的凝重感,会同时撞击我们的心扉。我们在赞叹兵团人开拓的辉煌时,也体味到了为这支英雄群体讴歌礼赞的兵团报人所付出的艰辛。是他们,为军垦第一犁立下了不朽的丰碑;是他们,用心血记录了开拓者的足迹;是他们,在屯垦戍边这部宏篇巨著中撰写了优美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