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波 《中国科技信息》2013,(6):141-143,162
本文利用专利信息分析系统,对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相关专利数据进行检索、分析、归纳,从专利申请类型、年度申请趋势、法律状态、主要国家/地区申请人份额、申请人类型、技术分布、重要申请人等方面分析钕铁硼永磁行业在华专利申请总体概况,总结近年来钕铁硼永磁行业在我国专利申请方面的特点及技术申请热点,为国内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稀土抛光材料技术发展现状的专利文献进行检索收集、数据提取,通过对整体概览、技术分析、专利地图、专利关键词、专利价值等维度进行全面统筹概括,得到我国稀土抛光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度,并对技术发展进行趋势预测。通过分析为我国未来几年稀土抛光材料应用领域技术创新提供一些参考,对中国稀土抛光材料技术专利策略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并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材料对传统工业等行业有显著的改造和创新。为深层次探析稀土产业中游核心技术的发展情况,本文基于1967—2016年德温特数据库收录的稀土产业中游有关的专利数据,还应用到的方法有统计分析方法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国际稀土产业中游专利技术研发进行分析:对时间趋势分析发现整体趋势呈周期性指数增长,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区域分布分析发现中、日、美三国是推动稀土产业中游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专利申请人分析发现专利在核心申请人中比较集中,而在边缘申请人中比较分散,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绘制专利申请人合作网络分析后发现,合作团体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并且发现国外的公司与机构之间有密切的合作,〖JP2〗中国对稀土应用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稀疏,且多为大学和研究所;对热点技术领域分析发现,在图谱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有B01J-023/63、B01D-053/94、B01J-023/10、B01J-037/02等技术领域,且密度较大;分析演进路径出现的专利的强度发现并非全部为核心专利。稀土产业中游应加大核心产业的升级,紧随国际前沿发展趋势,保持技术研发优势,强化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从而促进稀土产业中游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稀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并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材料对传统工业等行业有显著的改造和创新。为深层次探析稀土产业中游核心技术的发展情况,本文基于1967-2016年德温特数据库收录的稀土产业中游有关的专利数据,还应用到的方法有统计分析方法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国际稀土产业中游专利技术研发进行分析:对时间趋势分析发现整体趋势呈周期性指数增长,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区域分布分析发现中、日、美三国是推动稀土产业中游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专利申请人分析发现专利在核心申请人中比较集中,而在边缘申请人中比较分散,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绘制专利申请人合作网络分析后发现,合作团体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并且发现国外的公司与机构之间有密切的合作,〖JP2〗中国对稀土应用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各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稀疏,且多为大学和研究所;对热点技术领域分析发现,在图谱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有B01J-023/63、B01D-053/94、B01J-023/10、B01J-037/02等技术领域,且密度较大;分析演进路径出现的专利的强度发现并非全部为核心专利。稀土产业中游应加大核心产业的升级,紧随国际前沿发展趋势,保持技术研发优势,强化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从而促进稀土产业中游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在现代新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较系统的探索与研究,并对江苏省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发展的机遇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稀土永磁材料在风电产业等新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前景,提出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钕铁硼永磁材料是1983年由日本住友公司研制成的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它具有很高的磁能积和高的矫顽力.由于这种材料的出现,使电工、电机行业出现了很多新的产品。使用钕铁硼永磁材料制作永磁电机就是其中之一。我国是富稀土国家,稀土蕴藏量约占全世界80%,同时,我国又是缺少钴资源的国家,所以使用稀土元素代替钴作成高性能的永磁材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应用前景。沈阳工业大学唐任远教授等所开展的稀土永磁电机设计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壹专利数据库,检索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蒙药领域的专利,从专利类型、专利申请量年度趋势、专利技术领域构成、专利申请人、专利发明人、专利代理、专利法律状态等多个角度对检索到的专利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内蒙古蒙医蒙药发展的现状并探讨了当下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未来蒙医蒙药领域的科研决策、专利保护、专利布局等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稀土永磁材料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它是支撑整个绿色能源产业的核心功能材料。文章论述了钕铁硼永磁材料在现代新经济中的作用及我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分布特点,进而分析了宁波地区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现状,并提出了宁波地区发展钕铁硼永磁材料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基金》1992,6(4):50-50
稀土永磁是60年代末期出现的磁性能优异的一类材料,用这种材料制造电机可缩小体积,减轻重量,降低损耗,简化结构,提高可靠性。我国稀土资源丰富,蕴藏量占全世界80%以上,因此推广应用稀土永磁电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沈阳工业大学唐任远教授及其研究组对稀土永磁电机的设计及其原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于1987年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03,(21):30-30
稀土永磁材料将成为我国市场前景广阔,应用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这是在日前召开的2003年国际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发展论坛上发布的信息。来自海内外磁材领域的知名专家、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磁材科研机构和磁材用户聚集到深  相似文献   

11.
综合分析稀土永磁材料的政策环境、技术进展、产业发展、新的可能应用领域等,并结合国内外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永磁材料的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战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姬钟景 《科技广场》2012,(11):53-55
稀土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既有精确的控制特性,又能消除电刷和换向器的机械接触带来的负面因素,而且应用具有较高磁性的稀土永磁材料可减轻重量和简化电磁计算.  相似文献   

13.
三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新型电机控制理论和稀土永磁材料的快速发展,永磁同步电动机得以迅速的推广应用。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体积小、损耗低、效率高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日益受到重视的令天,对其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核工程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程度决定着核工业尤其是核电行业的发展水平.通过专利情报分析方法检索核工程材料专利文献,建立了世界核工程材料专利数据库,利用Innography专利分析软件对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分布、申请人、技术领域等进行定量分析并给出定性结论,为掌握主要核大国的核工程材料态势与技术研发动向提供信息支撑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尹桦  李琅 《科技广场》2011,(12):47-52
本文阐述了稀土永磁产业的概念、市场细分和特征,分析了国内外稀土永磁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我省稀土永磁产业的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量子点是发光材料的最佳解决方案,将是新一代显示技术最有利的替代者,是先进电子材料未来发展方向之一.以ORBIT平台为数据源,从专利角度对全球量子点发光材料专利进行产业技术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发展趋势、全球市场布局、热点技术、前沿技术、合作团队、发明人、重要专利等.全球量子点发光材料产业技术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是最大...  相似文献   

17.
谭思明  赵霞  何欢  张卓群 《情报探索》2013,(7):51-56,59
利用七国两组织专利数据库,检索了4743件甲壳素相关国际专利,从专利数量、国别分布、专利申请人、技术领域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结论:甲壳素技术正处于技术迅速发展时期,日本、中国、美国、韩国、德国为世界甲壳素技术的研发大国,未来甲壳素技术密集研发的领域为生物农药及生长促进剂、医用材料、纤维制品。  相似文献   

18.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是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对国内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专利技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指出我国在该材料上的专利覆盖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LiMn2O4、LiCoO2和LiFePO4三种主要正极材料的技术研发现状和专利概况,对比国外领先企业的专利技术发展方向,为我国企业选择合理的研发领域、制定研发策略以及相应的专利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压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定子采用改进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转子采用内嵌稀土永磁材料的实心结构,与异步电机相比具有效率高、功率因数高、损耗小、节电等特点,它的应用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专利信息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东蕾 《现代情报》2012,32(10):32-38
专利信息学是在全球经济化浪潮之下的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专利信息学的物质基础是专利信息源,包括专利文件、专利数据库及专利相关网站,由专利用户的多样性而形成的各种专利信息需求是专利信息学研究的对象,专利信息学的研究工具是专利软件系统,专利信息学的未来是专利信息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