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新 《中国地市报人》2013,(10):133-134
作为党和政府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地市党报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地市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反映群众的实践和心声的重要任务,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然而,由于受传统办报模式、报道方式的影响,缺乏亲近感和可读性等问题,一直在很多地市党报或多或少存在。面对各种新兴媒体激烈竞争,尤其是都市化媒体的冲击,进一步增强地市党报的可读性,增强其影响力、竞争力,愈加显得紧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2.
步入市场经济以来,地市党报承受着日趋严重的竞争压力,强化受众意识,适应读者需要,满足读者需求,不断拓宽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成为其新世纪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内容。要提高地市党报的市场竞争力,我认为当务之急必须要正确处理五种关系。 正确处理指导性与可读性的辩证关系,强化可读性地市党报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对实际工作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这种指导性应该通过提高宣传报道艺术,让舆论吸引读者自觉接受来实现。倘若一张报纸缺乏可读性,人们读起来味同嚼蜡,它的宣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指导性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有些地市党报之所以缺乏可读性,不外乎两方面原  相似文献   

3.
范春黎 《新闻窗》2006,(1):52-5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闻媒体的发展,地市党报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办好时事新闻版面,不但可以增强党报的权威性,还可以增强党报的可读性、群众性,提高竞争力。笔者认为,要办好地市党报时事新闻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应对新媒体和报业竞争的过程中,不少地市党报新闻报道均有较大突破,但部分党报评论仍呈现出僵化和死板面目,成为地市党报短板.究其原因,对党报评论缺乏重新定位,进而束手束脚,不敢创新突破是一个重要因素.地市党报评论如何烙上个人风格,实现权威性、指导性与可读性、服务性的统一?要在关注度、关切度和参与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报纸要吸引人,办出可读性,不外乎着眼于内容和形式两大要素。内容犹如产品质量,版面形式则好比商品的包装,二者缺一不可。作为地市党报,要在保证地市党报权威性的同时,遵循市场经  相似文献   

6.
正时政新闻是地市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常用的"武器",重要性和权威性不言而喻,但从实际宣传效果来看,地市党报的时政新闻大都难入读者的眼,难进读者的脑。改进地市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增强时政新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提升地市党报可读性和影响力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媒体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表达,能够很好地贴近读者,服务读者,从而吸引读者,提高新闻传播实效。  相似文献   

7.
一个沉重的话题对许多地市报人来说,如何提高地市党报的可读性一直是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当年只有“晚报”一个主要对手的时候,我们一次次地放谈过提高地市党报的可读性;之后“都市报”所向披靡的时候,我们一次次地疾呼过提高地市党报的可读性;我国加入W TO后,我们更是一次次地惊叫“狼来了!”……为此,我们一次次地召开研讨会;为此,我们一篇篇地写论文;为此,我们一回回地外出考察;为此,在国企改革攻坚阶段,我们召开过一次地市党报发展战略研讨会。有人在会上痛心疾首地呐喊:再不改革,国企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有没有效果?当然有。…  相似文献   

8.
现在地方党报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要闻版时常被一些枯燥冗长的会议报道、材料味十足的工作总结、不痛不痒的应景文章“霸占”,严重削弱了要闻版的可读性。许多读者一提起地市党报的要闻版都直摇头,他们埋怨政务报道多、领导活动多、会议消息多,可读性的文章少。地市党报要闻版既担负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又承载着地方各种新闻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姜鹏飞 《新闻前哨》2008,(12):23-24
各类晚报、都市生活报的崛起,第四媒体的兴盛,更是对地市党报的自身定位、读者定位、报道内容及风格定位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增强报纸可读性,提升报纸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是地市党报改革的必然方向和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地市党报纷纷扩版增刊,以力求牢牢保持地市党报在本地区报业市场的一席之地,这便再一次兴起了报纸在可读性、美观可视性方面的竞争,提高报纸印刷质量成为地市党报办报人面前的当务之急。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是最便捷和多采用的办法,那么如何就目前地市党报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实施对印刷设备的更新、改造的投入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强化地市党报可读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全面进入传媒领域,各类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尤其近年被称为第四、第五媒体的网络新闻和手机新闻等电子媒体的迅猛兴起,使传统报业这一纸质媒体的发展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作为纸质媒体之一的地市党报,生存空间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地市党报究竟如何谋求生存和发展呢?笔者认为强化地市党报的可读性是关键。  相似文献   

12.
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的激烈竞争,地市党报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无论是报纸发行还是经营收入,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十分严峻的形势下,地市党报依靠什么在激烈竞争的报业市场中站稳脚跟,占据一席之地,这是各地市党报必须认真考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地市党报在与晚报、都市报生活类报纸的比较中,总以为自己的报道“规定动作”多,可读性不  相似文献   

13.
作为地市党报,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要做到指导性和可读性相结合,权威性和群众性相结合,思想性和服务性相结合。必须坚持“三贴近”,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增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使党报不仅人们要看,而且人们爱看,这样才能彰显地市党报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完善,我国新闻传媒开始了走向市场的改革。在这场报业竞争中,地市党报面临中央、省级党报及省城都市类报纸市场挤占的双重压力,在夹缝中求发展。时下,许多地市党报都把提高报纸质量,增强可读性作为吸引读者、扩大经营创收的核心竞争力。这仅仅是地市党报应对报业竞争的一个方面,在报纸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地市党报还需要更多元化的竞争策略。必须重视自我宣传、自我塑造,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地市党报自我宣传是应对报业市场竞争的客观必然选择。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市…  相似文献   

15.
要闻版是报纸的脸面,也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所在。要闻版办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报纸的评价。因此,要办好地市党报,首先就必须办好要闻版。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少地市党报的要闻版办得不活。“正统有余,可读性不强”,几乎成了地市党报要闻版的通病。这一现象已严重制约了地市党报的健康发展。因此,地市党报要发展要创新,要闻版必须首当其冲。近年来,怀化日报为促进报业的健康发展,对要闻版进行了大胆创新。笔者结合多年来担任怀化日报要闻部记者、编辑的工作实践,对创新地市党报要闻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提倡可读性的同时,增强报纸的必读性,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报发挥教化作用的需要,也是党报有效切入市场的需要。地市党报要充分体现好地方党委政府的意图,履行好党报的职责,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强化报纸的必读性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根据常德日报的实践,地市党报增强报纸的必读性,当前必须强化读者本位观念,努力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坚持正确办报方向的前提下,要使地市党报新闻报道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要增加内容的权威性、指导性、贴近性、服务性,并恰当运用多种多样的新闻报道形式,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增强吸引力,让读者感到可读、可亲、可信。作为地市党报来说,要在报道内容上体现可读性,就应报道读者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满足读者求知天下大事的欲望,从需求心理上贴近读者。要在报道内容上体现可读性,还要报道读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华通讯社是我国最大的国家级新闻单位。它发往世界各地和全国各地的电讯稿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极强的可读性。极快的时效性,是各级党报和各种新闻媒介必不可少的重要新闻源。那么。作为地市一级党报,应该怎样选编新华社电讯稿呢? 一是重要性。新华社传给地市党报的电讯稿,比传给中央和省级报纸的电讯稿数量较少,内容较短。但遇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  相似文献   

19.
几十年来,我们的党报一直重视和倡导报纸的可读性。今天看来,仅提倡可读性,已不合时代的要求,应当增强必读性。这是新的条件下党报发挥教化作用的需要,也是党报有效切入市场的需要。地市党报要充分体现好地方党委政府的意图,履行好党报的职能职责,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提倡报纸的必读性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地市党报增强报纸的必读性,就必须强化读者本位观念,嫁接各类报纸的优势,将市场规律与新闻规律相结合,努力实现两个转变,推出两个品种,编发三类新闻。一、努力实现两个转变。第一,要由简单图解党委政府意图…  相似文献   

20.
在地市党报一版上数量较大的会议报道(包括领导人活动报道和工作报道)是让办报人最费心思,又是读者议论最多的问题。有人认为地市党报要增强可读性,就要大量刊登社会新闻,减少会议报道。显然,这种是不全面的。会议报道是党报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报一版的“重头戏”。搞好会议报道根本的出路在于真正全面理解和遵循会议报道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找准权威性、指导性与可读性、群众性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