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案例:“可能性”教学片断(国标本苏教版《数学》第三册第92—93页内容) 一、导入新课 猜硬币: (师出示一枚硬币) 师:这是什么?(硬币)你知道哪面是正面,哪面是反面吗?(有字的一面是正面,有国徽的一面是反面。)  相似文献   

2.
[片断回放] (师出示一只金元宝储蓄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3.
片断一:“拍照”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照相”。你们都带照相机了吗?生:(露出疑惑的表情)没带!师:别“骗”我!我都看见了,人人都带来了。(生更加迷惑了)师:(在黑板上迅速勾画出一双眼睛)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唐爱华 《河北教育》2005,(21):17-18
片断实录:师:这是什么?(出示中国地图)生:中国地图。师:对.这是我们祖国的地图,它就像个美丽的大公鸡。中间这条线(闪动)是秦岭淮河一线.这条线以北就是我国的北方.以南就是我国的南方。我们秦皇岛在这里,它属于南方还是北方?  相似文献   

5.
【特级教师靳家彦《陶罐和铁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片断】生:老师,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讨论,行吗?师:什么问题呀?说出来我们听听。生: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  相似文献   

6.
吴晓兰 《四川教育》2008,(12):44-44
下面是两位教师执教的北师大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我的影子》的片断。 【案例一】《我的影子》师:请孩子们看大屏幕(大屏幕上出现了课文中“我”和爸爸在灯下的图片),这是什么?(影子)谁的影子?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位教师执教《草原》(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个片断: 师:这一课已经上完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这一课第二段的第三句说:“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既然分两次写“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为什么不一次写“三百里之内全是草原”?这样,文章会精练得多,在作文中您不是要我们不要写哆嗦话吗?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第三册(人教版)典型课例片断与评点(二)江西省电化教育馆教材制作部评点:崔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主任、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主编)《看企鹅》教学片断执教:上饶一小丛利华一、揭示课题,明确要求。师:你看过企鹅吗?你是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9.
一、巧妙导入,初读感知 (板书课题,生高声读)师:看到《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个题目,你希望知道些什么?生:这种“课本”指的是什么?生:为什么“课本”前要加上“绿色的”三个字?生:怎样才能“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呢?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断] 师:《装满昆虫的衣袋》第7自然段写了谁的语言? 生:法布尔父亲的语言。 师:从父亲的语言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父亲非常生气。  相似文献   

11.
[教学片断] 师:《装满昆虫的衣袋》第7自然段写了谁的语言? 生:法布尔父亲的语言。 师:从父亲的语言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父亲非常生气。  相似文献   

12.
片断一: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秋天的田野可美了,你们想不想去秋游?(想)让我们一起去秋游吧。  相似文献   

13.
【片断一】 1.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你认识了哪三种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你能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和钝角吗?(学生画,上投影展示) 2.师:在认识这三种角时,我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研究的?(观察、比较、小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4.
【问题思索】曾看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教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读的:师":竟然"是什么意思?生1:想不到。师:想不到什么?生2:想不到母亲这么轻。师:怎么轻?生3: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师":我"为什么会想不到?(生读这段中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5.
第一课时:想象画意促表达一师生交流师:请问你们老师姓什么?生:我们老师姓"杨"。师:我在来的路上琢磨,五(4)班的语文老师是什么模样呢?我写了一个片段,大家看像不像你们的老师。出示:__老师有一头漂亮的头发,乌黑油亮,又浓又密。她站在阳光下,轻轻地一摇头,头发就会闪出五颜六色的光环。生:(高兴地)很像我们的杨老师。师:是对杨老师哪方面的描写呢?生:头发。师:把"杨"字带进去自由读。(生读)师:一段文字中往往有一个关键的"句子",一个句子中往往有关键的"词语"。这段文字中关键的句子是哪  相似文献   

16.
[案例] 师:(出示一组图片和文字)从这些图中,我们读到什么相同的数学名词?(板书:公顷)这里公顷表示什么?(板书:面积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公顷.  相似文献   

17.
一、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谁知道我们居住在哪个星球上? 生:我们居住在地球上。 师:在地球上我们能看到哪些星体? 师;说得很好,我们看到的太阳、月亮和我们居住的地球这三个星球在宇宙中不断地运动着,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相。(电脑播放三球体在宇宙中运动的情景) 师:录相中这三个球体分别是太阳、地球、月亮。(教师边指边问,学生边看边答)地球绕着什么转? 师:告诉你们,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 经过的时间是一年。(板书:年明亮绕地 球旋转一周所经过的时间大约是一个 月。(…  相似文献   

18.
(新大纲要求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本教学片断的设计就是从此出发的。) 师:你家住房是多大的? 生:86平方米、102平方米、58平方米…… 师:这些数据是指什么说的? 生:指住房的面积。 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新的知识──“面积”。 (板书课题:面积) 师:(指黑板和投影屏幕)黑板和投影屏幕比,谁大谁小? 生:黑板大,投影屏幕小。 师:黑板大投影屏幕小是指黑板和投影屏幕什么说的? 生…  相似文献   

19.
[“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教学片断] 师:你到哪些地方旅游过?生:青岛、北京、泰山、蒙山……师:去过甘肃敦煌的月牙泉吗?生:没有。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月牙泉的风采。(播放配乐视频《月牙泉》)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 有美丽的月牙泉 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  相似文献   

20.
片断一: (屏幕出示: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在测量篮球场的长时,我们常说80米,却很少说8000厘米,这是因为什么呢? 生1:方便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