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玻尔理论的发展过程和基本内容.分析了教材中对"能级"一节各知识点的处理.对本节知识的教学方法,教材的分析、利用,难点的突破,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等进行了探讨.并对本节知识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如何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1基本情况1.1教材分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苏教版必修4中1.2.1节的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线是本小节的难点,掌握有向线段及其数量的概念,是克服这一难点的关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是教学的关键.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函数  相似文献   

3.
元朝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是发展了,还是倒退了?本节教材以具体的史实,实事求是地、辩证地作了结论:有发展,亦有倒退,而发展是其主流.本节的重点就是讲授元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元朝社会矛盾是本节的难点.一元朝的社会经济关于元朝的社会经济问题,教材讲述了背景、措施和发展概况三个方面的内容.教材一开头就指出:蒙古贵族最初南下时,"不重视农业".他们企图以自己落后的生产方式来取代黄河流域原有的生产方式.王公大人"或占民田近千顷,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放孽畜".耕地荒芜的结果,使农业生产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4.
1基本情况1.1授课对象四星级重点高中普通班学生,基础较好,有较好的学习能力.1.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继上一节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的后续内容.本节课为"线性规划"第1课时,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规划的意义、线性约束  相似文献   

5.
1 教材分析 1.1 教材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人教版化学选修④<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既是前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的延续,也为下一节"化学平衡"内容作铺垫,在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说教材 1.教材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是初三教材第一课第一节的第四框题,是第一节的结论,也是第二节第一框题的理论基础.本框题有三个知识层次:原始社会不是理想的"黄金时代";私有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氏族制度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层次论证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低阶段,第二层次论证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层次论证氏族制度的瓦解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们共同论证本框题所表明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7.
本节教材叙述了东汉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新发展.重点是讲东汉与西域的关系和羌汉人民的联合反抗斗争.难点是讲东汉同匈奴的关系.教材用两个子目和一幅《东汉时期的边地各族》地图反映了这一时期东汉与边地各族关系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教材中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介绍其在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其中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1教材分析 完整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液、血管和心脏共同构成的.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血液组成、血细胞的分类和功能的基础上,以"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为载体,重点探究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本节内容与前面所学的血液知识有一定联系,与下一节心脏结构及血液循环的联系更紧密,在本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在用"受伤后出血情况不同"引入人体有不同种类的血管后,便开始实验,要求观察血流情况,并尝试分辨不同的血管.之后再从血流方向、管壁厚薄、弹性大小、流速等方面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10.
一改只备"本案"为备"透"教材 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融入在教材体系当中.就某一单元或章节而言,前面的内容是迁移和导入本节新知的背景和铺垫,后面的内容则是对本节内容的拓展和加深;就某册教材而言,本册内容既是前册相关内容的延伸,又是后册相关知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苏日娜 《地理教育》2015,(Z1):66-67
一、教材地位作用分析本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第3版,2012年6月第6次印刷)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内容。本节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从内容的选择情况看,本节课是前两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和工业地域的形成的深化,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科内容内在逻辑顺序。本节课内容对于前面所学知识的整合具有重要作用,又对下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起  相似文献   

12.
一、本节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是继"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之后安排学习的第二组省级行政区域内容。首先,作为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曾长期遭受英国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一国两制"的典范,其繁荣发展离不开祖国大陆的大力支持,因此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其次,香  相似文献   

13.
<正>什么是有效教学?广义上讲,凡是能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为有效教学~([1])。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处理,就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下面仅以"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节为例,探讨达成有效教学的一些途径。1定位知识点,建立大模型,理顺本节前后逻辑联系本节隶属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章,包含了"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两部分内容。教材编写意图是通过本节内容引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与众数后,教材安排的一节以"了解同学"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要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全过程,综合运用统计的有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   

15.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生物"细胞的类型和结构"一节的第二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从分子水平认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从微观上理解细胞是活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同时为下面学习细胞的其他结构和功能及物质跨膜运输打下知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高中生命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 <借贷记账法>是高教版中等职教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会计>第三章第二节中的内容,是财会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并应熟练运用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因此,<借贷记账法>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而且是全书的重点和关键.为了上好本节课,在大纲的指导下,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并结合教参,我对本节内容作了适当的处理和调整,使本节课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要求更具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第5章第1节.) [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的第三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图形与坐标"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作为第一二学段"图形与位置"的发展,本节课是"图形与坐标"的主体内容,它不仅呈现了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而且也为学生今后从坐标的角度进一步体会图形的平移,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同时也为后续的一次函数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8.
1基本情况2019年10月在江苏省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中,笔者执教了"弧度制"一课,得到了评委的认可与好评,荣获一等奖.现将本课整理如下,与大家分享.1.1学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为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高一(6)班,该班学生基础较好,理解力强,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已经学过角度制以及圆的有关知识,掌握了任意角的概念及扇形的弧长和面积公式.1.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必修4教材第1章第2课时.  相似文献   

19.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金的建立和东京保卫战.金灭北宋的过程比较复杂,是本节的难点.另外,关于辽金战争、宋金战争的性质,也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一女真的兴起关于女真的兴起,教材里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女真族的由来及其早期的社会生活状况;一是完颜部的发展及其统一女真的过程.教材首先叙述了女真族的由来及其早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女真族是居住在我国东北的一支少数民族,其祖先是黑水靺鞨.教材在《唐朝时期少族民族地区的发展》一节中曾提到七世纪时,黑水靺鞨分布在黑龙江下游两岸.631年,他们开始向唐朝纳贡.722年,唐政府任  相似文献   

20.
1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1.1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一节是"植物种子的萌发".该节要求描述种子的结构,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学习本节需要前四章中的知识、技能、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法等作为基础.本节以及本章的学习也为后两章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食物的来源等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