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现代传媒利用传播霸权启动了人们欲望逻辑程序,从而形成了传媒无意识.这种由传播和欲望共同塑造起来的传媒无意识,正是现代社会最为成功的一种压抑机制,它在欢声笑语中让人们主动放弃了对"异化"的反抗.警惕"传媒无意识"对欲望逻辑的遵从,呼唤现代思想启蒙的价值,对恢复人的感性生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清 《今传媒》2007,(4):48-48
日前,针对有人提出新闻媒体对各类案件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国华回应说,案件上升,跟记者没有关系.他们每天都会接到各个地方各个部门打来的电话,要求这个不报那个不报.这个不报那个不报并不是好的管理办法.张德江书记曾说过,要学会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全球范围爆发了一场传媒革命.大众传播手段迈向"多媒体"和"流媒体",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广泛和立体.如何积极应对这场传媒革命?只有转变观念,转变机制,才能使大众传媒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4.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及新闻学教授戴维森发表了<传播的第三人效果>一文,提出了著名的"第三人效果假说".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假说:①知觉假说:人们感到传媒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②行为假说:作为第三人认知的后果,人们可能采取某些相应的行动,以免他人受传媒内容影响后的行为影响到本人的权益和福利;人们可能支持对传媒内容有所限制,以防止传媒对他人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近年来传媒乱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愚"乐受众、品格低下、失实与失度、有偿新闻与有偿不闻;并对传媒乱象的原因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社会转型导致竞争环境与人们观念发生变化、传媒自身对低成本与高利润的追求、迎合受众需求、传媒失守;最后提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与建立长效机制来确保"把关"落到实处,杜绝传媒乱象.  相似文献   

6.
传媒建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建构着传媒自身形象.本文即希望通过考察<东方早报>、<兰州晨报>、<南方都市报>、<燕赵都市报>四家都市报关于"三鹿奶粉事件"近三个月的报道,对都市报在"三鹿奶粉事件"报道中所建构的媒体形象作一个整体呈现.  相似文献   

7.
新闻传媒与领导形象郝振省有人总抱怨,在我们的新闻传媒中,领导同志出现的频率太高,并希望领导同志不做“电视明星”,不唱“报刊主角”云云。一般而言,这种抱怨是有道理的,是从爱护领导、尊重群众的角度出发的。然而,在我看来,问题不在于报不报领导,而在于怎样去...  相似文献   

8.
罗晓 《传媒》2010,(10):30-32
当今出版传媒行业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资源整合、强强联合、融资上市,打破了过去传统出版业的沉闷局面,让出版人激动万分、寝食难安.可以说目前我们的文化产业正面临一个全新的时代,也是出版传媒业最好的发展机遇!人们常说:有人欢喜有人忧.面对一个个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的诞生,如:江苏"风凰传媒"、安徽"时代传媒"、四川"新华文轩"等,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地方中小出版社,喜的是有如此好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忧的是如何在未来的市场中寻求自身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有的规律性,因此,人类要做好每一种事情都必须按规律办事,不得违背事物特有的规律。当前,我国传统传媒问题的核心就是违背了这种规律,其表现就是尚未科学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改变传统传媒的现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是关键。在现代社会,人们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时代性"文盲"还严重的存在着。因此,在观念上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和科学的价值观、在实践上成为行业的知识里手已成为人们走上成功的必由之路。科学就是关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学问,它具有三个层次的定义,即科学是关于事物本质的一种看法、科学是一种知识、科学是一种规律理论体系。传媒经济科学学是新传播科学学结构体系中的一门分支科学学,它研究的是传播媒介实体、传播信息价值、传播知识价值的实现以及传媒运营机构的建立和作用力发挥的机制,其核心是探究传媒经济运营的支点理论——传媒二重性理论以及同其相适应的传媒文化产业机构的创建与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三大传播媒介发展规律对于当代传统传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三大传媒发展规律的特性是:1.传媒传播功能力渐进规律;2.传媒本质渐显规律;3.整体传播媒介结构叠加规律。传播媒介发展的这三大规律的特质作用力直接或间接的决定或影响着人们的传媒思维方式,决定或影响着传播媒介的生命和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10.
我们提传媒的转企改制,首先需要明确"传媒"的指涉范围.本文中的"大传媒"、"小传媒"的概念,不是指单个传媒体量的大小或级别的大小,而是指范围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传媒变革时期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林霞 《传媒》2004,(10):16-17
纵观当今的传媒业,从其他产业看传媒,人们看到的是传媒政策逐渐放宽,传媒产业蓬勃兴起.然而从传媒业内部看传媒,人们在看到有机会发展的同时,却更多地感触媒体竞争激烈而残酷,内忧外患,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12.
一 近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中央传媒还是地方传媒,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职业道德失范现象. 媒体公信力的缺失,直接反映出媒体工作者的道德素质,因此,人们又把道德失范现象叫做"道德腐败".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是专业企业运营者,传媒家是专业传媒运营者.今天人们只注意企业家,而不注意传媒家.传媒家是传媒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诞生的经营大师.进入21世纪以来,传媒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国需要大批杰出的传媒家,以推动传媒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我国的传媒企业也迅速地发展起来。但是,时下传媒的"低俗之风"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这些涉及到伦理问题的新闻事件,已触及到了社会道德的底线。对传媒企业来说,俗也可以是一种文化,同样也可以俗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闻,但是,一些媒体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便走向了低俗化的极端。本论文通过对近些年陕西省传媒文化中"低俗之风"的剖析,指导传媒企业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严峻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从何处入手呢?我们党采取了从解决理论问题入手的方针,并根据当时的实际选择了"真理标准"和"按劳分配"两大理论问题,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真理标准"和"按劳分配"理论大讨论。笔者的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开始起步并发展起来的。任何一种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人类对其现象的发现、认知开始的,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也是这样,无一例外。传媒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样也是从对传媒经济现象的发现、认知开始起步的。作为研究起因的现象,可能就是未来新科学终身的研究对象,也可能就是未来新科学研究的"路引子",它的"任务"就是引领研究者进入新科学本质研究的大门。传媒经济研究"动因"的客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传媒形态实体内在动力的客观性;2.传媒经济研究条件的客观性。理论是一门科学。理论是人们对于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科学是人们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所谓理论科学就是关于对事物本质规律认知的学问。传媒经济学是一门新生的理论科学,即对于传媒形态本质规律认知的学问。任何一种新事物、新理论的出现、成长和发展都是在博弈中完成的,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规律现象。传媒经济理论研究的出现和发展也不例外,它的成长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完善和发展同样是在博弈中完成的。在长时间的博弈中形成的具有中国传媒特质的传媒经济理论体系、传媒经济生存和发展的支点理论体系;在长时间的博弈中发现了人类本体传播特质、人类本土传播特质以及人类传媒一体化特质即人类传媒融合特质,并形成了具有"三特质"特点的人类本体传播理论、人类本土传播理论、人类传媒融合理论,为我国传媒经济理论研究打好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传媒经济理论研究借用人体结构描述了传媒经济理论体系、传媒经济元素理论、传媒经济专题理论、传媒经济支点理论——传媒二重性理论以及传媒经济理论体系的三大基础理论——人类本体传播理论、人类本土传播理论、人类传媒融合理论以及它们分别在人体结构体系中的位置。位置决定地位、决定权利、决定功能力。传媒经济理论在人体结构体系中的不同位置决定了不同的传媒经济理论及其基础理论在宏观传媒经济理论群中的地位、权威性和功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又是新年"献词"时. 承载着对新的一年第一个传媒信号的期盼,人们总希望能从"新年献词"中看出些什么揣度出什么以规划自己这一年怎么迈步怎么走.  相似文献   

17.
行业失范时有发生背景下的传媒伦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蓓 《传媒观察》2011,(2):34-35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新闻界的道德规范都早已存在,但其实践总是"知易行难"。尤其在我国,近年来随着新闻传媒事业的飞速发展,传媒行为失范现象时有发生,这使人们愈加意识到传媒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传媒乱象的表现、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当前传媒文化存在的庸俗、低俗和媚俗等问题.即传媒商品化、娱乐化、传媒暴力、传媒虚假化、传媒歧视等,这些传媒乱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笔者针对传媒文化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郭全中 《青年记者》2012,(16):14-15
前段时间,知音传媒上市的消息一出,网上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低俗"等道德审判的大棒四处挥舞,这一切与当年网游类企业上市的情况多么相似!从这些争论和喧嚣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传媒企业上市的关注,对于企业上市标准的认识模糊.那么,传媒企业上市到底要符合什么样的标准呢?对于传媒企业上市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  相似文献   

20.
曹鹏 《新闻记者》2008,(3):38-41
传媒的营销与竞争本质上争夺的是受众的时间.这是我对传媒经济进行长期思考的一点新认识.人人皆知,现代社会尤其是大都市生活节奏快,时间紧张,总体而言,受众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有日益短缺之势--尽管节假日在增加,八小时工作制逐渐普及,但是同时交通越来越拥堵,而住房也越来越远离市区.上班族每天用于工作的时间比以往有增无减.用于采购、看病以及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在增加.更重要的是交际应酬、学习与进修培训的计划、文娱活动的需求以及旅游度假的安排都在瓜分人们有限的时间.传媒的生命力就在于相对固定地占有目标受众的一定长度的时间.而在现实中,任何一家传媒都面临着受众时间流失的威胁,因此,传媒竞争与其说是各家传媒、各种信息产品与服务之间的竞争,不如说是一场生死时长(套用"生死时速"的说法)的比拼,哪家传媒能赢得受众的足够多的时间.哪家传媒就有活力,哪家传媒对受众的吸引力更大.哪家传媒的市场生命力就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