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陈丽 《小学教学研究》2009,(7):32-32,34
对"生成"而言,"预设"是演绎"生成"的基本前提.否则,"生成"容易随心所欲,难避放任自流.对"预设"而言,"生成"是检验"预设"的重要指标.否则,"预设"容易一厢情愿,难避削足适履.下面就"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介词由于抽象的意义和灵活的用法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其中,"对、对于、关于"这几个词在意义和用法上既有区别,又有交叉.本文从语法意义和语法作用等方面谈谈这些词的基本用法. 一、对 (一)"对"字的语法意义 "对"用于提示对象.细分起来有两种:一种是提示直接对象;一种是指明关联对象. 先看第一种.例如:作家对人民应该歌颂. 句中的"人民"是"歌颂"的直接对象."对"字就有提示这个"直接对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穷"与"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司马迁的"发愤著述"、韩愈的"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欧阳修的"穷而后工",都从不同方面对这个诗学命题进行了建构和阐释.苏轼对"穷"与"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考察.同时他从一己的遭遇出发,对"非诗能穷人"提出了怀疑,并进一步上升到对诗人悲剧命运的思考.此外苏轼还分析了如何使诗歌"工巧".这三方面开启了后人对"穷而后工"这个诗学命题阐释的三个角度.  相似文献   

4.
荀子坚持"性恶"的观点,并对孟子的"性善"说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对于这一点,从古到今,无数学者都有过探讨.从荀子"约定俗成"的"语用学原则"这一独特的语言学视角来揭示荀子对"人性"的定义.鉴于这种语言观,荀子才激烈批判孟子对"人性"概念的革新.通过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孟荀"人性"概念分歧的一个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5.
在对"红色娘子军"创作论争涉及的相关作品、人员、文章、媒体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文章认为"红色娘子军"创作论争涉及到的核心问题包括:1.特定时代"红色娘子军"创作资源的无偿使用问题.2.不同作品的对"红色娘子军"的艺术构建问题.3.政治因素对"红色娘子军"影响力的放大问题; "红色娘子军"创作论争值得反思的问题还包括:1.大众传媒的煽动与新闻标题的误导问题.2.大众传媒的煽动与新闻标题的误导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瞻远瞩"是一个常用成语.但在多部成语词典中,对"高瞻"、"远瞩"的释义存在差异,从而对整个成语的释义产生了影响.根据意义的差异,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站得高,看得远.第二类:站在高处望,向远方注视.第三类:看得高远.究竟应该怎样释义,本文拟从成语的来源、成语的语法结构及语义发展等方面探讨"高瞻"、"远瞩"和"高瞻远瞩"应有的释义.  相似文献   

7.
陈野  陆建隆 《物理教师》2013,34(1):18-20,22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权利.本文为了解高中物理教师对教材"二次开发"的具体情况、进行教材"二次开发"的原因和依据,进行了问卷调研.分析表明:当前教师对教材"二次开发"的认识有待具体化和清晰化,需要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高校"两课"教学情况调研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师生对"两课"教学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直接影响着"两课"教与学的积极性和效果.调研分析显示,重庆市高校多数师生对"两课"有较为正确的认识,但对教学质量均不满意.本文对进一步改善"两课"教育质量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儒家的"诚"范畴自其产生后,在宋明时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宋明理学对"诚"如何贯穿"天道"、"人性"作了具体的阐释;另一方面,宋明理学对"诚"的道德内涵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这种发展使"诚"的内涵更为丰富,更为完整.  相似文献   

10.
"搞定"是近年流行起来的新潮词语,它的使用频率已经很高. "搞定"的语义十分丰富,如果对其没有一定的了解必然会影响交际.本文分析了"搞定"的语义并对其作出了评价,希望对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有一定的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