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歆 《文教资料》2010,(36):38-39
索绪尔基于符号和系统两方面建立他的语言观,但国内对索绪尔语言学中的两个问题,即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系统性尚有争议。本文认为,符号的任意性是索绪尔语言学的根本观点。"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的论点也是成立的,符号的系统性则根源于它的任意性。  相似文献   

2.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 ,国内一些语言学者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从象似性的角度对任意性原则提出了质疑 ,甚至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本文肯定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指出任意性普遍存在于语言符号内部的能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上 ,而象似性普遍存在于符号组合 (语言结构 )中。  相似文献   

3.
"语言符号"和其"所指意义"之间是否具有理据性,语言学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论。当前象似性和任意性的分歧就是这一争论的延续,两派分歧的实质是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是否具有非任意性以及非任意性是否应该处于支配性地位的问题。索绪尔在强调任意性为语言符号的"第一原则"的同时,不否定非任意性的存在。象似派认为能指和所指的关系主要是象似性。由于任意性和象似性两种理论所强调的层面不同,以及它们所具有的动态性特征,我们应该以辩证的态度去回答"哪一方该处于支配性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Saussure(1916)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以来,国内外一些语言学家先后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从象似性的角度对任意性提出了质疑,甚至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本文简要评介了Saussure的观点以及外界的批评,指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一种客观实在,我们不能用语言符号的其他特征去否定任意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对于Saussure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国内外一些语言学家先后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从象似性的角度对任意性原则提出了质疑,认为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是不正确的。通过探讨Saussure的观点即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认为:就单个符号而言,任意性依然是不可动摇的原则。象似性原则应该被看作是对Saussure理论的补充,而不是任意性原则的替代物,否则就不利于全面揭示语言符号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李红 《文教资料》2007,(35):57-58
自从1916年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国内外一些语言学家先后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象似性的角度对任意性原则提出了质疑,甚至以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来否认其任意性。本文通过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基本概念的阐述来看王寅教授等人的象似性原则,认为任意性和象似性都是语言符号的特征,两者不但不矛盾,而且呈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7.
自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是语言系统头等重要的原则之后,学术界对此看法不尽相同,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寻找语言符号的“理据性”来反对任意性概念。从语言起源、拟声词、感叹词和象形词、语词的形态、语词的词源特征等方面探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出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并揭示语言符号任意性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自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属性,并将其确立为第一原则以来,语言学界从未停止过对该原则的思考、批判甚至否定。本文通过探讨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本质属性,指出任意性原则的理解必须弄清索绪尔界定的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以及语言符号本身和符号与符号之间所处的不同层次的关系,从而说明索绪尔对任意性原则的强调,并不等于对符号可论证性的忽略,非任意性的存在并不能构成对任意性的否定。  相似文献   

9.
卜昆鹏 《考试周刊》2015,(12):18-19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提出质疑,并以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或象似性特征为依据,对任意性特征进行否定。本文认为,任意性是语言符号不可动摇的原则,力图准确、全面地介绍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语言学界对任意性原则提出了各种挑战,但通过对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全面阐释可以发现:语言符号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论证性,但不可论证是普遍存在的,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根本属性。  相似文献   

11.
自从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Saussure)提出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根本属性以来,围绕此观点的争论在语言学界就不曾消停过。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一些语言学家从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和认知的理据性等角度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提出挑战与质疑。我们认为语言符号在不同层面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象似性性是语言符号任意观的补充和发展,象似性以任意性为基础,任意性要受到象似性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徐波 《考试周刊》2007,(26):114-115
语言符号任意性是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所指和能指共同构成一套完整的有声语言符号系统,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本文阐述了语言符号在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上任意性,同时也论述了任意性和约定性的关系。语言符号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上的任意性程度是逐渐下降的。了解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内涵,对外语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刘晓文 《海外英语》2013,(1):232-233
该文首先从原则上对索绪尔关于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进行了阐述,并创造性地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提出了新的定义。然后,该文还就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之间进行了辩证研究,并最终得出了语言符号既具有任意性又具有理据性的结论。可以说,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是对立统一的整体,既不能单纯地将它们相互孤立,也不能将它们作为否定对方的论据。换而言之,恰恰因为这种矛盾的关系,才使得语言符号既得到了相对更为广泛而丰富地发展,也使其发展限制在了一定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的讨论,语言学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的研究涉及到语言符号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近年来国内语言学界对任意性问题的讨论也很热烈,但我们都不能完全否定或肯定这些观点。本文试图对此问题提出自己对任意性问题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赵彤 《文教资料》2012,(8):45-46
任意性是语言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在语言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语言符号所指与能指含义的解析,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的解析,以及对语言符号的相对任意性的阐述,从而加深读者对语言符号所指与能指关系的任意性原则的理解,说明只有正确认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才能理解语言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周道凤 《文教资料》2007,(26):28-30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目前仍然是语言学界争议的话题。随着对象似性研究的日益关注,一些学者以象似性的普遍存在对任意性原则提出质疑甚至否认语言符号的这一特性。笔者认为,这样不利于全面揭示语言符号特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通过对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内涵和理论发展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任意性依然是语言符号不可动摇的本质特性,象似性是对任意性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语言系统的不同层面上。任意性是对符号内部二因素能指和所指关系的描述,主要体现在单个符号中,象似性是对符号之间关系或符号与外部世界的描述,主要体现在符号组合之间。  相似文献   

17.
王志华 《文教资料》2006,(28):149-150
本文回顾了现代语言学鼻祖——Saussure提出的语言的任意性,总结了现代语言学家们对语言符号理据性的探索,认为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两者对立同一,并存互动,推动语言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问题的哲学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功能主义语言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的社会背景以及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任意性与象似性是语言符号同等重要的,在语言符号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哲学辨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功能主义语言学家所提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的社会背景以及特征进行分析 ,提出任意性与象似性同等重要 ,在语言符号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哲学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分析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非任意性,结论是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非任意性,二者并不矛盾,分属两个层级。任意性反映了基本语汇符号内部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拟声词和感叹词除外),而非任意性则体现了不同层级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