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愉快的角色游戏已近尾声,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自由讲评”。第一个自告奋勇发言的是郭佳伟:“今天我没在‘幼儿园’捣乱,但‘老师’却把我卖给了‘图书馆’。”我听了很奇怪,怎会发生这样的事?经过调查,才知道是在游戏  相似文献   

2.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那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你们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养成习惯了吗?"孩子说:"还养成习惯了呢,又回到原来那个样子了,同学们已经习惯了站着发言,老师也不再对站着的同学喊'请坐下发言'了."  相似文献   

3.
宽容是金     
前不久,在灯下曾读到这么一个故事:一个顽皮的孩子在班主任杨老师上课没收他的玩具火车后,写下了"杨卫英你不的号死"的纸条.杨老师拿到这张纸条时,显得非常平静.她把这个已经被吓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叫到办公室.出乎意料的是,杨老师不但没有瞪眼睛、拍桌子而大发雷霆,而且还手拿纸条为孩子耐心地纠正起了错别字."你看,这句话中有两个别字.‘的'字应用这个‘得',‘号'字也该改成‘好'字."她让学生把写错的字各抄三遍,然后依旧心平气和地对他讲:"其实,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或早或晚;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活着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到死的时候就会后悔无穷.你现在还小,有些话你可能还不懂,以后你会慢慢明白的.你现在可以回教室了,去上课吧!"结果,这个孩子满脸泪水,迟迟不肯离去,双脚跪地:对不起,杨老师,我错了!  相似文献   

4.
"忍"的诠释     
我算是白活到今天,都长这么大了,还不明白什么叫"忍".作为学生的我,只好请教老师. 语文老师说:"对于聪明人来说,‘忍'可能是‘忍辱负重'.而对于一个胆怯的人,则是‘忍气吞声';到了一定限度,他会‘忍无可忍'."  相似文献   

5.
一、当音乐活动中出现幼儿"失控'时,我们要反思什么? 1.教师准确的游戏性指令语言非常重要."失控"常常是幼儿兴奋引发所至.如引导幼儿玩"薄饼"音乐游戏,教师的指导语是:"我们怎样用身体变成一个圆圆的大碗呢?"孩子马上反应: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即变成一个碗).每一个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孩子一旦手拉手扯圆,常常会出现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兴奋不已的"扯圆"现象.有经验的老师,一句"呦,快、快、快,碗破了",就把孩子引回需要的圆上.可如果老师说:"把圆拉大一点.",幼儿"哗"一下无限大;"拉小一点."又"喔"一声挤在了一块儿.为什么?原因是,前一位老师有很强的游戏意识,始终把幼儿引入情境,而后一位老师的潜意识里只想到我要这样教你.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课间活动时,一位班主任老师向我大诉其苦,她说:"我班的赵某某学习成绩简直是无可救药,老师、同学给他无数次辅导,他硬是就考28分,真拿他没办法.不过这孩子不讨人厌,既懂事又爱劳动,就是一学习就成‘傻子'了."我马上问:"哪一个孩子?"这位班主任老师指着队伍里一个皮肤黝黑,身体壮实,虎头虎脑的大个子男孩儿说:"就是他."多么可爱的孩子呀!我的内心升腾起一丝不安,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7.
一个孩子上树偷梨,被管理员发现了,管理员说:"快下来,不下来我告诉你爸爸!"孩子说:"你告诉我爸爸也没用."管理员说:"怎么没用,看你爸爸不打断你的腿."  相似文献   

8.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  相似文献   

9.
李镇西 《班主任》2012,(9):65-66
正在腾讯微博上看到一个老师写道:"我很不喜欢听到评价一个老师的标准是‘爱孩子',我觉得如果一个老师对学生最后只剩下爱时,这个老师是无比可怜的,因为,孩子到学校来,不只是让老师爱的,更是为了变得聪明的。对弱小生命的呵护是任何一个善良的人应该有的最基本的东西,更何况老师。不要把爱孩子当成一块遮羞布。"当时我正忙着出去,但这个话题引起了我的兴  相似文献   

10.
老师,我不玩     
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经常会利用一些小游戏来吸引幼儿,既愉悦了幼儿的心灵,又使他们从快乐中学到知识.但总有个别孩子,不怎么"配合"老师,无论多有趣的游戏,他都没兴趣.倘若要他参加,你得到的答案永远只有一个:"老师,我不玩." 我班的文玥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记得有一次,我教孩子们玩"萝卜蹲"的游戏,我先把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教给大家,然后找来几个幼儿做示范,等到大家熟悉了游戏过程后,我问谁愿意参加,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把手举得老高,生怕老师看不见他.  相似文献   

11.
那天早晨,我刚把活动室的门打开,就听到外面传来了脚步声,我走出去一看,又是小明和他的爸爸.我笑着说:"小明,今天又是你第一个来."他爸爸说:"是啊,我赶着要去上班,迟了就来不及了."我随口说了一句:"那你干嘛不叫她妈妈来送?以前,不经常是她妈妈来送的吗?"谁知他爸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周老师,小明妈妈说,‘最近几天可能小明在幼儿园里不听话,惹老师生气了,我去送孩子时,老师显出不高兴的样子,不像以前那么热情.'所以,她就叫我来送孩子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爸爸又接着说:"周老师,我每天早出晚归,她妈妈又忙着绣花,没有功夫管他.  相似文献   

12.
"老师,朱乾坤他们几个欺负我."白洁同学哭着前来"告状".我停下手中的工作,把她揽在怀里,为她拭去脸上的泪珠,关切地问:"他们怎么欺负我们的‘学习委员'了?别哭,慢慢地告诉老师,我一定会严厉地批评他们."  相似文献   

13.
    
当我把二年级语文<牧童与画家>一课的生字板书出来,让学生识记字形时.台下的机灵鬼小森对我直嚷嚷:"老师.您把‘墨'字写错了."  相似文献   

14.
起床了,平时穿得很快的洋洋小朋友今天却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当我走到他面前时,他赶紧把被子裹了裹,两眼盯着我说:"老师,我出‘汗'了,床上‘汗'潮了."看着他紧张的面庞我明白了一切.我朝他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15.
陶兴国 《班主任》2005,(4):41-41
"爸爸,我们的数学老师真好!"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一边吃饭一边得意地对我说."是吗?"儿子很少评价他们老师,这可是第一次."有什么特别的吗?"我故作吃惊地问."前排有三个同学坐一个位子,老师把讲桌挪了一半对刘文说,‘坐这儿吧'.你看,老师多好!"儿子十分敬佩地说."以往的老师没这么做吗?""当然没."儿子摇摇头.看着儿子兴奋的样子,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我的儿子真有幸,能碰到这样一个好老师.  相似文献   

16.
开会归来,见一家长领着孩子气势汹汹地来到我面前,大声质问:"你们老师是怎么当的,为什么许多孩子都指着我们家孩子说他‘臭'?这不是欺负人吗?"我急忙询问原因,原来离园时间,班中另一位老师正带孩子们玩一种叫"臭豆腐"的民间游戏,违反游戏规则的孩子,将被同伴指着喊"臭、臭、臭",然后大家一起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转一圈蹲下.而家长看到的只是孩子被指的这一瞬间.我解释之后,家长余怒未消地走了.  相似文献   

17.
正在给学生朗读金波爷爷写的《尖尖的草帽》: "我停住脚步.我在草帽下微笑着.我等待着它落在我尖尖的草帽上." "老师,老师,我觉得作者多写了几个‘我’字,可以把后面两个‘我’字删掉."宾相凯打断了我的朗读. 许多同学都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是啊,老师您说过的,一句话里有一个主语在前面就可以了,这里都有三个‘我’了."  相似文献   

18.
正我是一名大学的化学老师,孩子是珠江五校的一名学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二年级上册数学书中有一个"华容道"的小游戏,我的孩子对此非常感兴趣。其实,"华容道"作为一款智力游戏,不仅是几个方块的移动,"华容道"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典故更蕴藏着无穷的魅力。借此机会,我将三国演义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于是孩子迷上了《三国演义》。我和孩子的班主任老师聊起这件事,班主任老师说:"你参加我们的‘家长进课堂’活动吧,把你给孩子讲的故事带到课堂上,我看一定精彩!"  相似文献   

19.
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是一座山,一座矿藏丰富的山--这样一座教学艺术的高峰,我们景仰之,更要学习之.北大附中程翔先生曾说过:"研究任何事物都应该既究其‘表'又究其‘里'.‘表'是‘里'的外化,‘里'是‘表'的源泉."笔者试图换一个角度,从底蕴这样的"里"去学习于老师.  相似文献   

20.
"我儿子是三年级转入钟楼区的,他原本很羞涩、从不主动与人交流,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孩子有了很大的变化,每天回来都迫不及待地与我们分享学校里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师经常把孩子在学校里的点滴进步图文并茂地反馈给我们,学校真正做到了'关注每一个'."一位钟楼区学生家长满怀欣喜地告诉记者. "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长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