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的改制工作日渐深入,企业的性质由原来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等多种形式的经济体系。由于企业性质及管理模式不同,人事档案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强和完善改制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已成为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新任务。一、改制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对改制企业调查的情况来看,企业改制后,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着意识淡薄、管理不严、档案流向归属不明等问题,而造成改制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滞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  相似文献   

2.
陶存英 《档案天地》2010,(10):52-54
企业人事档案是企业职工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文件材料,是全面考察、了解、管理、使用员工的重要依据。近几年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许多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国营、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企业大规模的改制重组,企业档案作为重要资产参与了这一活动,本文试就企业改制中的人事档案的相关问题,并结合企业改制的具体方式来分析企业改制中的人事档案的所有权及具体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有效地配置人才资源,人才交流市场应运而生,随之带来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如何管理的问题。本文试从社会化管理的角度就此问题作些探讨。 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出现的新情况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凡是从业人员的人事档案均由单位管理,无业人员的人事档案则由其户籍所在地的街道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去“从一而终”的择业观念逐步被“双向选择”、“人尽其才”的新择业观所取代,加之企业改制、资产重组、结构调整等种种改革举措的出台,人员流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这样,管理这些人员的人事档案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 一是无处转。由于种种原因,未落实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或者一些人员离开原单位后,一时尚未找到新的单位,他们的人事档案难以跟人及时转递出去。 二是无人管。一些规模较小的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限于条件,对员工的人事档案无专门人员管理,以致有的人事档案被遗失而引起纠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经济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企业性质及管理模式的变化,非公有制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也成为组织(人事)部门所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新任务。  相似文献   

6.
正企业人事档案是企业劳动、组织、人事等部门在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文件材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用工、职工灵活就业,人事档案工作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新形势下,企业人事档案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去开展人事档案工作,如何去收集、管理人事档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档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企改制、机构撤并,人员频繁变动,人事档案的利用率迅速上升。如何抓好人事档案的基础建设,规范人事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是新形势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针对这些情况,我局会同县组织部、人事局、劳动局等部门,加强了我县人事档案的监督、检查工作,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改制企业及改制企业档案 1.改制企业 改制企业是指依法改变企业原有的资本结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模式或体制的企业,包括兼并、破产、关闭、停止、出售、股份制改造、股份合作制和与外商合资、合作经营等发生产权变动的形式.早期只有企业改制之说,只是专门针对国有企业的产权改变时,称企业改制,后经改革开放多年的实践和变化,不分企业原本产权性质,只要企业产权发生变动,就称此企业产权的变动行为改制企业.  相似文献   

9.
在人事档案管理领域引入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于缓解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中出现的矛盾,优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保障人事档案相对人基本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探讨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内涵、新公共服务理念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体现、新公共服务理念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推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叶文玲 《兰台世界》2017,(18):36-38
人事档案作为人们最熟悉、各单位管理必不可少的专门档案,一直是档案学、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研究的重点对象。中国对人事档案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发表了大量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对这些论文的年发文量、研究问题的变化、专门人事档案管理的分析,得出近30年来中国人事档案研究的变化以及推测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