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同课异构”就是“一文多教”,就是指面对同一篇课文,有不同的教学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式。其实,“同课异构”并不像一般所说的“一文多教”那样简单。“同课异构”的“异”不只是教学方式和策略的“异”,更是指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换句话说,教学方式和策略的“异”是外在的“异”,而教学内容的“异”是内在的“异”。因为教学方式的“异”终究取决于不同教学内容的甄选和不同教学价值取向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冯齐林 《教学月刊》2010,(10):31-33
“同课异构”就是“一文多教”,就是指面对同一篇课文,有不同的教学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式。其实,“同课异构”并不像一般所说的“一文多教”那样简单。“同课异构”的“异”不只是教学方式和策略的“异”,更是指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换句话说,教学方式和策略的“异”是外在的“异”,而教学内容的“异”是内在的“异”。因为教学方式的“异”终究取决于不同教学内容的甄选和不同教学价值取向的判断,也即“教什么”先于“怎么教”。  相似文献   

3.
“同课异构”实施中的五种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同课异构”,指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学目标,由一位或多位教师,面向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构思、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它是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逐步被广大教师所接纳和采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讨方式。“同”是基础,有“同”才有可比性和可辨性;“异”是发展,通过“异构”才能在比较中扬弃,才能形成异彩纷呈的不同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4.
周晓燕 《广西教育》2012,(26):17-18
“同课异构”是目前全国各地普遍采用的校本教研新方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所谓“同课异构”,可以是多人同课异构或者一人同课异构(以前者居多),可以是学校内部的教学业务大比武,也可以是校际问更为丰富的教学研讨。它一般指定同一学科和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执教,  相似文献   

5.
正时下,许多学校都会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所谓"同课异构",是指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分别执教,或由一位教师先后两次以上执教(本文探讨的多为前者)。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给执教教师提供了展示和成长的舞台,给观课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那么,如何认识并处理同课异构中的"同"与"异"呢?笔者谈几点思考。一、"同解"教学文本说起同课异构,不少教师认为,就是要对同一教学内容解读出不一样的"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6.
课例研讨是指以发生在课堂中的典型的教育、教学实例为载体而展开的教学研究和讨论。根据执教者、授课内容和教学设计的不同,课例引领呈现出多种丰富的形态,有一人同课异构、一人异课同构、多人同课异构、多人异课同构、多人异课异构。这样,不仅拓宽了教师的课例研讨、专业引领的资源,  相似文献   

7.
2011年10月12日,我校高一语文科老师就一篇回忆性散文《拣麦穗》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这是一种“课例式同课异构”教学方式,它是按正常教学进度,以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主题,要求把整个教学过程当作研究对象,以通过各个教师的教学,来研讨如何改进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课文中同一课时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授课。观课教师通过对这些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领略"异构"带给人们的视觉、听觉盛宴。同课异构给教者提供了展示和成长的舞台,给观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那么如何认识并处理同课异构中的"同"与"异"呢?一、"同解"教学教材不少老师认为,同课异构就是要对同一教学内容解读出  相似文献   

9.
陈恩华 《学语文》2013,(5):68-68
一、“同课异构”:对问题本身的追问“同课异构”,顾名思义,同一课程,用不同的方法、形式完成教学内容,换句话说就是“同”的是内容。“异”的是方法、是形式。但是,笔者认为,对该问题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同课”之“同”不仅包括课程内容栩同,且应包括相同学生群体在教学理论中,教师备课包括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一个教师在面对不同群体的学生时,  相似文献   

10.
同课异构是基于问题的研究,基于教师合作的研究。所谓“同课”是指相同的教学内容,“异构”,则指不同的教学设计。作为一种当前流行的校本研究方式,它在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建生 《教书育人》2008,(12):41-42
“同课异构”是对同一教学内容,在独立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法,在“异构——交流——实践——研讨——反思——创新”的螺旋式进程中互相比较、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同课异构”以打造个性化教学、彰显教学本色、张扬教师风采、体现学生个性为特色,具有独特的教育教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现下,教学观摩活动极为推崇同课异构。三五千人的大型活动同课异构,三五百人的中型活动也同课异构,三五十人的小型活动依然同课异构,同课异构这~形式风生水起、喧嚣目甚。但这些同课异构的课听下来,不少人摇头幽它一默:所谓同课异构,不过是俄罗斯套娃,一样的图案与空心,一个套一个,屡见“同”,而鲜见“异”。  相似文献   

13.
一、概念辨析"同课异构"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教研方式,"同"是指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异"是指为达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不同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采用的不同教学资源等,即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的个性化解析。由于理念的差异、经验的深浅、个性的迥异等种种因素,导致不同教师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会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异课同构"是由此衍生出的另一种教研方式,这里  相似文献   

14.
在六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中,尽管教学内容相同,但由于备教师教学理念和对教材理解等多种因素的差异,教学效果迥然有异。下面摘录教学过程中的部分片断,试析“同谱异曲”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教学理念的落差、教学经验的深浅、教学个性的差异、教学对象的不同等因素,必然会导致教学的“异构”。太多的“同”意味着简单的重复,意味着机械的操练,这与教学的本质相去甚远。如果有太多的“异”,也可能意味着不成熟,也标志着危险。说到本质,无论怎样的“异构”,最后还是“殊途同归”,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同”的。我校在如何完成同课异构下同一教案不同班级的备课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相似文献   

16.
于永正(以下简称“于”):接到和刘老师同教一篇课文的邀请,我很感兴趣。同课异构是教研的一种方式.我觉得这种形式是一种非常好的研究课的形式,一定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刘老师对教材的解读、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练习的处理等。实际上对同一篇课文每位老师都有不同的上法。这个“异构”的“异”,字面的意思就是不同。先各自进行备课,上课后研讨,吸收别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7.
课例研讨是指以发生在课堂中的典型的教育、教学实例为载体而展开的教学研究和讨论。根据执教者、授课内容和教学设计的不同,课例引领呈现出多种丰富的形态,有一人同课异构、一人异课同构、多人同课异构、多人异课同构、多人异课异构。这样,不仅拓宽了教师的课例研  相似文献   

18.
“同课异构”,也Ⅱ旷同题异构”“同课异教”,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是对同一内容,采用不同构思、不同教法,它和有责任心的课堂教学如影相随。基于师本教研的考虑,“同课异构”也是一种以教学理论为支撑点,以教师发展为着眼点,以教学研究为着力点,以教学案例为着手点,以教学评论为着意点的教研方式,一般采取多人异构的形式。从笔者参加...  相似文献   

19.
“同课异构”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研模式——不同的教师针对同一教材内容,运用多元化文本解读思想和差异性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借以收到互相启发与借鉴、共同提高与发展的效果。“同课异构”注重教师个人思想和文本理解的多元化,在教材把握和教学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对于教师把握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在“思想交换”中打开...  相似文献   

20.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是指对同一篇课文构思不同的教法。通常,我们所进行的同课异构是选用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来构思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由于教师不同,所上课的结构、风格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策略也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前不久,在山东潍坊举行的“首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