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君 《知识窗》2013,(22):20-20
小学生正处于开始认识和思考生活的阶段,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作为一门内容丰富、应用广泛、贴近生活的学科,语文应该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但受到考试制度、评价体系的影响,有些语文课变成了应试技能的训练课,以致学生学得没兴趣、教师教得没激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因此,为了使学生喜欢语文、热爱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语文课的可爱之处,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一、语文,因美丽而"可爱"语文教师既要关注生活,又要立足课本,努力挖掘其中的美育因素,注重情境教学,  相似文献   

2.
陈凤爱 《知识窗》2013,(3):66-6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即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学生对教师的情是教师与学生心理和谐共振的过程: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就能形成反馈.使爱在师生之间流淌.即“动情效应”.它能使师生的人格得到升华.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和潜能。  相似文献   

3.
张颖 《科教文汇》2010,(22):54-55
以往关于《老人与海》的主题研究都定格于"硬汉精神"这一主题之上,本文试图发掘出它的另一主题,即关于爱的主题。在老人与身边人之间的爱以及老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这三个方面的基础之上,提出爱的主题,并指出这种心灵之爱是"硬汉精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钟智力 《知识窗》2014,(18):63-63
如果不是深情地热爱着这三尺讲台,不是深情地热爱着天真纯朴的学生,不是深爱着自己的这份工作与事业,教师是不可能完成身上所肩负的伟大使命的。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在教育一线工作了十几年,依然激情洋溢,热情高涨。许多人不解地问我:"担任这么多年的教师,你怎么还能够一直保持这份激情呢?"  相似文献   

5.
骆云辉 《科教文汇》2010,(5):78-78,90
生命,因为激情而更美丽;教学,因为激情而更动人。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做任何事情,尤其是教学,都需要激情。因为激情能让我们热爱教育事业。"没有激情与希望,就没有前进的方向,就没有思考的动力,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发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老师要注重激情的投入力度,语文课堂必定充满活力和灵气,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切实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教与学的好坏在大学教育中至关重要。好呢,就是老师和学生都"主动"地教和学;不好呢,就是老师和学生都"被动"地不想教和学,都烦躁不安。分析教与学中出现的这种"被动"与"主动"的因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材料科学引燃了我的梦想。"毕磊微笑着坦言,"材料科学应用广泛,是未来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能够进入这一领域,我感到非常荣幸。这就像20年前搞半导体研究一样。"有梦想的人生投身氧化物薄膜研究,毕磊将全部心血都献给了他最热爱的材料科研事业。三十出头的年纪,他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影响力已令同龄人羡慕: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8.
陈颖 《科教文汇》2010,(23):138-139,142
在我们陈旧的传统教学中,往往是"你不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而在愉快教学中,"你不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在强制教学中,学生以学为苦,随之而来的是厌学和弃学。而在愉快教学中,学生以学为乐,得到的是鼓励、鼓舞和爱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热爱学生、激发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和激励成功,促进乐学着手,谈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愉快,更有效地去学。  相似文献   

9.
徐锦堂  欧海燕 《科教文汇》2010,(19):24-26,33
"三自一导"大学教学模式分为"教师主导"与"学生自学、自教、自评"两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若干具体的操作步骤和环节。"三自一导"教学模式不仅能大大增进课堂活力,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始终确保学生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还极大增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另外,"三自一导"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模仿性,可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丁向华 《知识窗》2013,(3):59-59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听了容易忘记,看了可以记住,只有实践了才能加深理解。"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笔者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力求让学生从"玩中学",从玩中逐渐产生对科学学习的热爱,逐步体验学习科学的重要性,从而感悟科学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1.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要一点就是要"减负增效",这是目前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焦点问题。全社会都在反思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行为,我们教师更要用专业的精神来思考"减负增效"这个问题。因此,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快乐的心情,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教师就要成为一个"减负专家"。"减负增效"要求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段本香 《科教文汇》2010,(35):38-39
随着"一标多本"的出现,对于同一历史事件的表述甚至结论都会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和历史有关的问题,即使和教材不相符,教师都不要轻易地否定或是以一句"课下再讨论"一言以蔽之,而要以真正的"讨论"解决学生的疑惑,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3.
纪德有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 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在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  相似文献   

14.
姜立英 《科教文汇》2009,(11):124-124,130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而建构主义则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的是"学"。尽管高职学生不是社会的精英,但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具备再学习的能力。学校教育只是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一个再提高的平台,而数学的学习过程正是形成这一"再提高平台"的重要构件之一。以"学"为主的数学学习过程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海洋文化是一门文理工交叉的综合学科,与海洋自然科学、技术,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极强的关联性。通过对海洋文化课程的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海洋文化知识、海洋文化历史及其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又能培养学生了解海洋、热爱海洋、开发海洋的兴趣。海洋文化概论的教学内容可包括对海洋文化的概述、中国海洋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中西海洋文化历史发展阶段对比、海洋社会文化的表现、海洋文学与艺术以及实践性教学等。采用多媒体授课,适当安排声像演播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质量考核以学生课间表现、小组讨论情况、教学实践水平和论文写作等为指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海洋"胸怀及人文思想。  相似文献   

16.
苏启悦 《科教文汇》2010,(20):77-78
在"人类利益是终极而唯一的价值"的错误思想指导下,人与自然的冲突变得空前尖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不但直接危及人们的健康生活,而且也制约了社会的良性发展。故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点战略,而保护环境又是这一战略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作为培养未来接班人的教育,应以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想重新定向,向学生传播环境关怀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每一位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一词本就是一"教"一"学"两种行为的统一,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受教的对象,是"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行为只有在二者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任何一方教学过程中的脱节都不能是教学活动圆满的完成,传统的教学理论大多强调两者中的一方的重要性而忽略另一方。叶圣陶的"善教说"启示我们不仅要"教",还有"善教",不仅告诉我们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性,还指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理应得到充分的体现和提高,本文旨在探讨这一点对中小学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谭连秀 《科教文汇》2010,(5):14-14,27
班主任老师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有人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此话不无道理。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每天都要面临班级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导者,又要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是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担任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以下是我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初中阶段的学习效果,不仅影响学生初中物理的成绩,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个阶段尤其重要,特别是对于"学困生",刚一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很新鲜,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也很迫切,但是很快又会受到物理难学的说法的影响,产生一种害怕、畏惧的心理,因此,为了使"学困生"能自然平稳地踏上学习物理的轨道,就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学生生源不多,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成绩优秀的学生都选择了附近的重点中学,选择我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感到困难重重,针对这种状况,我们不能抱着放弃的态度,对学生失去信心,任其自由发展,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兴趣开发这些"学困生"的潜能,为成功学习物理奠定基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  相似文献   

20.
徐改丽 《科教文汇》2012,(13):103-104
凑微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是求解不定积分的两种重要方法,这两种方法都适用于形如乙∫f(x)g(x)dx的积分,都有凑微分的过程,学生容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易于学生掌握的方法——"拆"、"判"、"选"、"凑"四步法,帮助学生快速找到正确的积分方法和要凑的微分因子,从而达到快速、准确解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