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德民的“山庄戏剧”具有鲜明的地城化特征,即山庄(承德)化特征。山庄化是京都化和燕赵化的融合。既有强烈的政治性和丰富的包容性。又有慷慨悲歌的燕赵古风。这种化特征在孙德民剧作中体现为主旋律情节、现实主义精神和崇高品格。  相似文献   

2.
燕赵地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燕赵音乐自远古就有迹可循,其音乐文化历史久远,极具特色。基于民族音乐视野对不同时期燕赵地域的音乐文化进行考略,重在使人们了解燕赵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过程和特征,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3.
燕赵成语是指与燕赵地域或燕赵文化相联系的成语。好气任侠的燕赵文化精神赋予燕赵成语鲜明的文化特征——雄浑刚健的侠义气质。燕赵成语展现的侠义精神与当代社会的正义精神具有内在关联性。侠义精神中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与伸张正义的勇气、意志可以作为合成元素,整合到当代社会正义精神中来。  相似文献   

4.
燕赵风骨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燕赵地理环境是从西北部高原到东南部平原的有序排列,这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古燕赵的社会结构是游牧人和农耕人的对峙与交融,因而历代多征战。燕赵区域文化形成于战国末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燕赵文化潜意识即燕赵风骨,其特征是勇武任侠,慷慨悲歌。战国以降,燕赵风骨发展的因素有二:战争和移民。二者强化着燕赵的胡风,也强化着燕赵的勇武。元明以降,京都文化的强辐射,增强着燕赵文化的庙堂性、包容性和典雅性,燕赵文化得以提高和升华,古老的燕赵风骨却受到蚀损,发生着变异。  相似文献   

5.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总结的以"悲歌慷慨"为质性特征的"燕赵文化精神"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是由该地区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其生成因素主要有三方面:慷慨豪迈的地域民风,英雄豪俊的层出不穷,以及儒学尚质求实传统的发扬.  相似文献   

6.
燕赵文化是燕赵地域文化遗产的全部积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燕赵文化源于黄色农耕文化、绿色游牧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燕赵文化以其富有历史意义的内涵和精神特质,积累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燕赵文化是“河北精神”的文化底色,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对燕赵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能够增强燕赵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河北文化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燕赵文化是河北区域内的主流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勇武任侠、慷慨悲歌、变革进取、开拓创新、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是燕赵文化传承千年的优秀文化精髓。建设河北先进文化,要深刻认识燕赵文化的两重性,在努力克服其文化中所固有的保守意识、京畿意识、崇官思想、内陆文化等特征的同时,积极赋予它们新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引进竞争机制,树立法治观念,建设开放、创新、和谐的河北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8.
李大钊成长于燕赵文化的沃土,地域文化对李大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光辉业绩中蕴藏着燕赵文化的优良传统。燕赵文化的风骨与共产主义者的献身精神,体现于李大钊一身。燕赵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孕育了李大钊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的革命实践和献身精神为燕赵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由燕赵文化区的性格特点决定的。燕赵文化,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燕赵是古燕国和赵国的合称。常说的燕赵之地,主要指河北全部和山西东部地区。从地貌看,地形多样,而以高原、平原为主。因此,燕赵之地便成为古老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叉地带,这两种文化相互撞击、交融为燕赵地区文化性格的形成准备了充足的物质条件。从社会关系看,游牧人和农耕人的对峙和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变迁中。“大洼”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记忆与特点,同时也就孕育了有别于其他地域的富有特色的朴茂粗犷的“大洼文化”。置于燕赵文化圈内的大洼文化深受燕赵之风熏染,形成与燕赵文化内核同质同构的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和人生价值取向,同时也鲜明的体现着燕赵风骨。独特的“大洼文化”是“大洼文学”形成的生活源泉,“大洼文化”滋养了作家们的诗性品格。“大洼文学”以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成为继“荷花淀派”文学和“大运河文学”之后,沦州文学板块乃至整个河北文学板块中的重要一支。随着黄骅经济的发展,作家作品的不断成熟,“大洼文学”在逐步走向繁盛。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从江县有一个神秘的苗族聚落,叫"岜沙"(当地音读"bia sε")。当地人说,"岜沙"是苗语音译,意思是"草木繁多的地方",但是,在黔东南苗语中并没有"bia"这个发音。从意思判断,"岜沙"应该源自苗语"bi sai"。"bi"指"山坡","sai"意"荫茂",按修饰语后置于中心词的苗语语序翻译,就是"草木茂盛的山坡"。至于"bi sai"为什么会变成"bia sai",这主要是因为苗族在传播稻作文化的过程中曾与古越族结成苗越族群的缘故。"bia"是古越语,"sai"是苗语,两者结合起来才形成"bia sai"这个苗越混合语。笔者认为,"bia sai"是苗越两族共同传播稻作文化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2.
燕赵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形成了慷慨悲情、质朴实用的精神特色。但封建社会后期,受京畿文化的影响,丧失了原有文化中的很多精神内容。近现代的中国,命运艰辛,内忧外患,燕赵文化却在这种外力的刺激下得以丰富和充实,重新表现出昂然挺立的生命动力。  相似文献   

13.
青岛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古时有人称崂山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因此崂山的道教文化也一直影响着附近居民民风民俗的方方面面。崂山脚下的一个普通渔村——雕龙嘴村的丧葬礼仪风俗充分展现了崂山地区民俗中的道教文化因素,客观反映了道教思想文化的生死观如何影响普通老百姓生活。  相似文献   

14.
“教育者”的本质诉求及其基本要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者"并非是一个由外在规范所构成的身份性概念,而是一个有其内在本质诉求的文化性概念。对人之成长的真正关怀的教育性意向以及对于文化在启迪人生成长方面所发挥作用的文化自觉使一个人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这构成了教育者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在长篇新作<秦腔>中的清风街为我们提供了西部农村社会现实的一个范本.这里积淀着以"秦腔"为代表的深厚的农耕社会文化,却缺乏现代文化气息,人的素质十分低下,社会体制以人治为主,再加上资源奇缺,使农民陷入了令人堪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古村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根基。古村落中孕育的传统哲学思想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观,在古村落的选址,空间布局,景观甚至是诗篇绘画中我们都可窥见一二。这些对于中国环境教育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资源。通过利用古村落文化的思想资源,开发古村落文化的教材资源并加强古村落内外课程人力资源建设,可以让我们充分挖掘古村落文化中环境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香寨米粉”从其文化内涵上看是一种开放的“稻作文化”;怀化稻作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挖掘开发怀化的稻作文化底蕴对其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文化学意义和经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仲岩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6):69-71
“城中村”居民普遍存在着受教育程度偏低、劳动技能缺乏、文化生活落后等问题,阻碍了“城中村”的城市化进程。发展社区职业教育,不仅能够为“城中村”居民提供劳动技能培训,改变劳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更能够提升其文化素质,促进“城中村”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