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高校家校合作由于受家长社会阶层不同、交互平台功能差异、合作过程不持续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家校合作不能顺利有效的进行,延误解决学生问题的时机.因而迫切需要新模式的构建,在移动互联环境下,移动互联技术为家校合作新模式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持,包容理论与系统理论为家校合作为新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家校合作"沟通-合作-共同成长"的新模式可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家长、学校与学生三者间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校与家长通过有效合作,形成共同的教育合力,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而随着移动终端、互联网及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移动云计算为家校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移动云计算下的家校合作模式,以移动通信无线数据传输及云技术为支撑,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客户端软件为媒介,实现家校合作的无线移动、资源共享和永久在线,将成为家校合作的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2019年第22期《叩开家校协同育人"三扇门"》一文,引发了我对家校协同育人的思考。我以为,家校共育需要开启"四扇门"。学校要"开大门"。学校应适应形势开门办学,积极真诚地邀请家长进门入校,让家长近距离、零距离深入学校,了解、熟悉学校的管理理念、办学情况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生活,主动征询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要"进家门"。教师应主动经常地走进学生的家门,开展家访活动,与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听取家长在孩子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为其提供指导帮助。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家校互动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式,基于手机短信和传统Web技术的家校互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广泛被使用的交流媒介,为家校互动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手段。高校的家校互动有着与中小学的不同内容和特点,在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上构建基于免费APP的教学互动教育系统,能够使学校和家庭进行有效沟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合作的工程,家校协同教育对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业水平提高的作用日益呈现,家长参与教育是家校协同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家校协同教育的模式之一。本研究从心理学科的角度,探究家长参与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迅速融合的今天,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但移动学习在提供开放式学习环境的同时,也存在着学习状态易受干扰、缺乏连续性、学习者注意力分散等问题。R FID是伴随"物联网"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接触识别模式,是解决特定区域内物体辨识与定位的最佳方案之一。文章在阐述移动学习和资源推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RFID的技术优势及其识别物体位置的特性,结合具体案例设计出相应的移动学习资源推送系统,经过定制、感应、检测、推送、回传五个阶段,实现了区域服务器主动推送学习资源的目标。所构建的系统改善了目前移动学习过程稳定度差的状况,满足了学习者及时获取资源服务的需求,对完善与拓展移动学习模式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鹏 《上海教育》2016,(Z1):108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相结合。"这句话强调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之一,班主任要善于与家长沟通,进行有效的家校联系,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随着电脑和宽带的普及,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兴起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像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已全面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家校互动方式,如家访、家长会和电话短信等,已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编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家校协同预防调查问卷》,对江苏省、河南省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1所中小学的3839名学生家长和1144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家校协同预防责任的看法不够全面;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家校协同预防方式比较单一;家长和教师参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家校协同预防程度不够;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家校协同预防成效不够满意;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家校协同预防成效的家长和教师因素是多方面的,能力有限是首选因素。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家校协同预防成效,应形成家校协同预防共识,提升家校协同预防能力,强化家校协同预防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多源信息聚合分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的家校信息互联系统普遍存在技术门槛高、信息源单一、信息发送零散和通信费用高等困境,严重制约着家校协同教育的发展。基于此,笔者通过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和通讯技术构建家校通讯系统,对信息自动聚合,并免费、定时发送到家长手机里,激励全体教师积极提供与自己领域相关的学生个人信息,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前家校沟通实效性,提高协同教育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家校社网协同育人可以有效改变父母对孩子问题行为的认识,改善孩子拖延厌学的情况。从家、校、社、网四个角度出发,探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式。利用学校教育寻找孩子拖拉厌学原因及强化因素;通过家长心理沙龙活动展开家庭指导教育,共同改善孩子厌学情况;借助公益讲座,教授父母正确应对孩子拖延厌学;在公众号、家长群网络平台定期推送家庭教育、心理育人的推文,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家庭环境影响小学生学习表现的基本机制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770名参与新教育实验“家校合作共育”行动和726名未参与这一行动的小学生进行配对抽样并分析,结果发现:家庭环境通过学生学习投入、学校环境等中介变量对小学生学习表现产生显著作用,学校环境能够直接对小学生的学习投入和学习表现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家校合作共育能够显著改善小学生学习表现。新教育实验学校学生的家庭藏书量显著高于非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学生,新教育实验学校学生在阅读表现和数学表现上存在显著优势。学校参与新教育实验“家校合作共育”行动的时间越长,其学生的阅读表现和数学表现明显更好。为强化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学习表现的积极影响,在兼顾学生性别、年龄以及学校所在地区等因素的同时,可通过打造家庭书屋、创建书香校园、推进每月一事、优化家校合作等方式强化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学习表现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成渝地区特殊儿童家校合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家校合作在特殊儿童教育和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作用。国外对特殊儿童家校合作的研究比较广泛深入,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薄弱。本研究重点调查了重庆市和成都市5所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现状,结果表明:教师和家长都肯定家校合作的意义,有积极的合作意愿,但在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和合作的实际行动上有差异。通过电话、家长会和接送学生时间进行交流是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特殊儿童的学习、健康和品德是交流的主要内容。同时针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家校共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需的合力,然而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困境。家长作为家校共育中的核心人物,对学校开展的家校共育工作有重要话语权。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北京市某区的120名小学家长为访谈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家长对家校共育现状基本满意。他们认为学校对孩子的培养起了关键作用,但是孩子在学习行为与习惯、合作与交往等方面发展不尽人意。为了更好地促进家校共育,应提高家长参与家校共育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增强家长的自我反思意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阅读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移动信息环境一方面使阅读活动更加便利,另一方面也对图书馆的传统阅读方式提出了挑战。面对这种移动阅读趋势,高校图书馆应该做出理性的思考,调整服务策略以迎合大学生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各种云技术、云应用离我们生活也变得更近.如今学生们对互联网、移动终端越发依赖,通过各类移动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学习信息.在教育行业中引入基于云技术的微课平台,是一种为广大学子们提供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新方法.本文基于移动云平台设计一种适合中小学教育的微课平台系统,用户涵盖学生、教师和家长,使对中小...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Ethnic minority parents often appear to be less involved in school functions and activities than their culturally dominant counterparts. Their invisibility is usually assumed due to a lack of either interest or parental capacity to oversee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However, the simplistic equation between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their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is largely informed by middle-class cultural norms that ignore diversity. Data drawn from home visits and in-dept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mongst Pakistani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Hong Kong reveals that the involvement of these parents only seems less visible because it is largely based at home rather than in schools. The parental involvement of this ethnic minority is influenced by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factors that separate school from home, divide parental responsibilities by gender, and set expectations for children with primary reference to the parents’ own experiences. These research findings on how such characteristics shape the outcome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can inform school practices to build more effective home-school collaboration and enhance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  相似文献   

17.
移动学习与在线电子学习系统的运行平台、展示环境以及传输能的区别,把电子学习资源移植到移动学习终端设备时,存在学习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传输、展示自动匹配方面的问题。为了让移动学习平台能处理移动数据传输不稳定和多媒体学习资源以及原有学习平台数据格式异构情况。作者提出学习服务器和移动终端设备之间设置移动协作服务的先进软件解决方案。移动协作服务是为满足移动电子学习情景需求引入了一个新的中间层技术,它提供了各类移动客户端的兼容性学习对象,并允许分布式平台用户访问。  相似文献   

18.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社交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量,具有操作简单、人际交流高时效、内容推送丰富、消息推送精确的特点。本文根据该软件的功能和优势,将微信与移动学习相结合,并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搭建一个学习平台。首先介绍微信公众账号功能;然后从语音交互、文本交互、自动回复响应、推送内容、分享等角度讨论微信对移动学习的意义;最后分析了微信在移动学习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曾晓兰 《天津教育》2021,(7):103-104
“家长微课程”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既是学校对家长实施的家庭教育课程及家长对学生开发、实施的各领域教育专题或单元的统称,也是家校合作新模式下家校共育的一项大胆尝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家校合作模式已无法满足家校共育的需求,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施“家长微课程”也就成了大势所趋。本文立足家校共育的实践,旨在探索“家长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