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之明镜     
邵炜刚 《围棋天地》2011,(11):72-79
2011年5月11至12日,日本第66届本因坊战挑战赛第1局拉开战幕。这一历史最为悠久的围棋赛事再次使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日本围棋。  相似文献   

2.
曾经的“围棋王国”日本在90年代中期之后走向了全面的衰落。本文在超越围棋本身的层面进行整体性的分析,重点研究了主导日本青少年成长的整体性社会文化氛围、教育氛围、保守主义精神倾向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最后点明了这一现象作为鉴戒的启示作用。一、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围棋面临的危机围棋发明于中国,但早在唐朝就已传入日本。经过长期发展,围棋逐渐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中期开始,日本围棋逐步走向繁荣。本因坊战等职业棋战的相继创立,标志着日本围棋黄金时代的到来。此时一方面是涌现了大量优秀棋手,…  相似文献   

3.
11月30日,据日本《棋周刊》报道,日本棋院宣布2021年第18回围棋殿堂表彰人物为二十二世本因坊秀格(高川格九段)。日本棋界有名目繁多的奖项,棋迷熟知的有日本棋院的秀哉赏、大仓喜七郎赏和棋道赏三大赏。2004年,在日本棋院创立80周年之际设立了围棋殿堂,以表彰为围棋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人物,入选的对象除了棋手外还包括在历史文化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田力耕 《围棋天地》2014,(15):80-82
坂田荣男九段在围棋的世界里.就是一位高高在上,特立独行,有着绝世棋艺的围棋泰斗。先生生于1920年2月15日,15岁入段。大器晚成.31岁时在第6届本因坊战中获得挑战权。由此逐渐拉开了日本棋坛坂田时代的大幕。六十年代是坂田荣男九段的全盛时代。席卷日本七大头衔,创造出辉煌的战绩。囊括了名人、本因坊、日本棋院选手权、职业十杰战、王座、日本棋院第一位、NHK杯七项头衔。  相似文献   

5.
围棋在西方仅仅经历了一个世纪。最初出现于西方文献,是在四五百年前,但实际上引进到欧洲并对奕则在1881年。当时,一位被聘为日本铁路技术顾问的德国人奥斯卡·科尔施特,因偶然机会接触到围棋,并受教于当时日本第一个围棋团体方圆社社长村赖秀甫。他归国后出版了《围棋的理论与实践》一书。该书内容丰富,至今仍屡版不衰。第一部用英文写的围棋书,是阿瑟·史密斯所著的《围棋技术》,1906年于纽约出版。此书取材于前书。1900年,西方最旱的围棋俱乐部。是由奥地利海军士官在亚得里海滨海城市普拉(当时属于奥地利,现归南斯拉夫)创立的。这俱乐部有会员200人,持续活动达8年之久。后因倡办者阵亡,该俱乐部解散。但在此之前,围棋  相似文献   

6.
本因坊秀策(1829年6月6日-1862年9月3日),日本江户时代的围棋棋士,被许多人认为是围棋黄金时期(19世纪中期)当中最伟大的棋士,以其超强的棋力及高尚的人格被称为“棋圣”。  相似文献   

7.
本因坊秀荣,日本江户以迄明冶时代的大棋士,本因坊家十七、十九世当主,林家十三世当主,日本围棋史上的第九位名人。生于1852年11月1日,卒于1907年2月10日。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成立50周年。五月底,由原卡斯美会长、经济学家神林章夫为团长,日本诗文书会作家协会理事长大井锦亭为顾问的日本文艺界围棋访华团和日本书道界围棋访华团共同访问了北京。当时,因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而知名的洪洲先生高兴地把刚刚出版并带有他亲笔签名的《游戏黑白》送给了每一位团员。这真是一个极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9.
日本篇     
《围棋天地》2010,(20):15-16
亚运围棋新动态 10月4日.全日本围棋联合会宣布.已经正式选定参加广州亚运会的围棋选手的爱称.为“智慧之和日本”。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围棋,在南北朝时开始传入日本。晚唐时,日本的围棋水平已接近于中国,并开始同中国围棋手进行比赛。本世纪初日本建立了棋院,为围棋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普及和推广工作。本世纪60年代初,开始了当代中日围棋的交流。中日邦交的完全正常化,为中日围棋的大规模交流,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相似文献   

11.
谈到日本棋类活动,人们首先会想到围棋,的确,围棋在日本乃至世界上都可以说名声显赫,随着“中日围棋擂台赛”的滚滚烽烟,武宫正树、小林光一赵治勋、山城弘等一流围棋高手,逐渐被我国人民所熟悉,有趣的是,近年来,中国象棋正悄悄走进日本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无愧大前辈     
《围棋天地》2010,(16):16-16
日前.阿含宗桐山靖雄管长因多年来支持围棋发展而获得第39届大仓喜七郎奖。7月76日.在阿含·桐山宗举行关东别院冥德祭之际.日本棋院理事长大竹英雄专程赶往现场.向桐山管长颁奖。大仓奖以日本棋院缔造者大仓喜七郎男爵之名命名.专为表彰在围棋普及中做出突出贡献者而设。  相似文献   

13.
1962年和1963年在韩国现代围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用围棋的热诚和热血武装的韩国潜龙们大规模留学日本。他们吸收先进的日本围棋精髓回国后,一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厚养韩国围棋的土壤,并等到李昌镐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14.
日本篇     
《围棋天地》2010,(7):14-15
日本棋界大整合 日本棋院,关西棋院、日本围棋协会等日本国内围棋组织于3月9日就参加将于今年11月在中国广州举行的第16届亚洲运动会问题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15.
苏甦译 《围棋天地》2010,(5):98-108
2月16日,日本棋院著名棋手中山典之六段因脑梗塞病逝,享年七十八岁。 中山先生作为棋手并非杰出,但是他为围棋所做出的贡献,甚至超过许多杰出的棋手。他的文章,他的珍珑,他的围棋普及中的种种功劳,这些很多人都已经是耳熟能详,不必赘言了。  相似文献   

16.
台湾围棋向来不缺乏优秀的代表性棋手,从林海峰老师、王立诚老师、王铭琬老师直到现在的日本第一人张栩九段,来自台湾的棋手一直是日本围棋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也深为我国广大围棋爱好者所熟悉。  相似文献   

17.
记得2000年底第四届应氏杯决赛第一阶段期间,围棋泰斗吴清源先生向世人阐释了他的21世纪围棋理论,说:“20世纪的围棋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其中主要的便是定式。21世纪的围棋就不要定式。”“日本就是因为定式太多,大斜定式从百变研究到干变。定式越来越复杂,棋却越来越差。”他举例说:他的大弟子林海峰,年纪轻轻到日本便得了名人、本因坊等头衔。但此后30年没有进步,在老的下法中转圈。他认为:“一定要把老的下法忘掉才行。”  相似文献   

18.
黑方:曹薰铉九段 白方:赵治勋九段 曹薰铉与赵治勋可 以说是现代围棋史上的 两颗巨星。前者被韩国 人尊称为“围棋皇帝”, 曾经“统治”了韩国围棋 二十年,并亲手培养出 一个君临世界棋坛的得 意门生──李昌镐;而 后者则是日本围棋的王 者,不但曾连续三年包揽“大三冠”(棋圣、名人、本因坊),而且在本因坊战中更创下十连霸的惊人纪录。尽管近年来两人状态都有所下滑,但曹薰铉与赵治勋的碰撞,仍不愧是韩日两国最高水准的较量。 这样的对抗,两人此前已经进行过两次。一次是在二十年前,当时赵治勋刚刚在日本的“名人战”中夺冠,…  相似文献   

19.
星恒视窗     
希加的棋与本因坊十连霸 在此介绍两本日本出版的书籍,也好让我们了解一下日本的棋文化。 《希加的棋》是一本漫画书,讲述的是主人公希加(中学生)成为围棋会员后发生的故事。这本书非常畅销,日本棋院及各地分部都在向儿童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可以使儿童对围棋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本书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图画精美、故事性强,而这本书的技术顾问也是在日本极受欢迎的女棋手梅泽由 香里。用漫画推广围棋的成功值 得我们效仿。 另一本书是《荒野上的独行 者——赵治勋的故事》。该书的作 者是本因坊战观战记者小崛启 尔。小崛启…  相似文献   

20.
日本棋院历来有着“围棋世界的罗马”的称誉。近百年来日本棋院即是日本围棋的中心,也是全亚洲乃至全世界围棋的中心。直到近代中韩两国的崛起才使日本棋院在人们心日中的地位有些下降,但实际上,学武要上少林寺,武有所成后更要上少林寺切磋几招,日本棋院在棋手们心目中的地位比起武林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