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杰克·伦敦与图书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优秀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出生在一个破产的美国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一直处于贫困之中,没有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连中学都未读完,世人惜叹成就事功的客观条件,可以说他一概没有。他功成名就的秘决就是凭借图书馆提供...  相似文献   

2.
一天早上,杰克在他们家那个废的车库里发现了一头恐龙。他马上去告诉他的爸爸。“爸爸,车库里有一头恐龙!”杰克兴奋地说。“真的吗,杰克?太有趣了!到外面去玩吧,我正尽快着呢。”说完,爸爸继续看他的报纸。  相似文献   

3.
杰克·伦敦和他的《马丁·伊登》魏清刘咏梅成功,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地吸引着世人,令人神往,令人心醉神迷,甚至令人不择手段,因为它象征着人生的得意与辉煌。然而,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却在他的代表作《马丁·伊登》中描写了一位功成名就的奋斗者自取灭亡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总体阅读思考] 一、本文是一篇读后感,谈的是读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回忆录还是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后的感想?阅读材料中的怎样的内容引起了作者注意,激起了兴趣,从而使他产生了怎样的感想? 二、本文为什么要提到使列宁听了摇头的杰克·伦敦的另一篇小说?为什么要说到杰克·伦敦的作品瑕瑜并见?为什么要详写《热爱生命》的内容?为什么要列举抓住狼耳朵的母亲,带着伤痕的  相似文献   

5.
1.大作家的计算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作家,在他的小说《大房子里的小主妇》里有这样一段叙述: 拖拉机向前驶去,以钢杆为中心在它四周画了一个圆圈……  相似文献   

6.
杰克·伦敦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传奇人物,虽然死时年仅40岁,但死后留给我们大量的作品和丰富复杂的思想.本文试图从杰克·伦敦的生平分析几种哲学思想对他创作的影响,分别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并就他的代表作品《马丁·伊登》和《野性的呼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杰克·伦敦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丁·伊登》是他的代表作,揭示了美国20世纪人们狂热追求"美国梦"的失败.小说的主人公马丁·伊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于上流社会,但进入上流社会后,他反而更加痛苦、精神更空虚,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最后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悲惨的一生.这是杰克·伦敦思想的真实写照,他以同样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见,马丁的人生悲剧也是杰克·伦敦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文学家杰克·伦敦一生短暂,但作品颇丰,而评论界却说法不一,通常视其为既信奉达尔文理论的自然主义作家,又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作家,同时他又推崇尼采的超人哲学,其中的矛盾极为明显,甚至根本对立.文章从自然人和社会人的两个立场出发,在哲学层面上以事实来论证和阐释杰克·伦敦的自然观与人生观,消除外在的对立,达到有机统一,给予杰克·伦敦一个恰当而又合理的界定.  相似文献   

9.
一天早上,杰克在他们家那个废弃的车库里发现了一头恐龙。他马上去告诉他的爸爸。"爸爸,车库里有一头恐龙!"杰克兴奋地说道。"真的吗,杰克?太有趣了!到外面去玩吧,我正忙着呢。"说完,爸爸继续  相似文献   

10.
放晴心灵     
有创意的是,文章开头和结尾用"杰克·伦敦"作照应,在对比中悟到"放晴心灵的重要"。但是,母亲出现使心灵放晴,那是大路文章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从《荒野的呼唤》看不同哲学思想对杰克·伦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受当时几大哲学思想的影响 ,政治观点比较激烈 ,从而导致其创作思想上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本文试图管中窥豹 ,通过对《荒野的呼唤》的反思来看不同哲学思想对杰克·伦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理解     
蒋光宇 《成才之路》2010,(28):M0003-M0003
杰克和约翰是多年的好朋友。一次他们一同去曼哈顿出差。早上,当他们在旅店点完菜之后,约翰说:“我出去买一份报纸,一会儿就回来。”  相似文献   

13.
理解     
杰克和约翰是多年的好朋友。一次他们一同去曼哈顿出差。早上,当他们在旅店点完菜之后,约翰说:“我出去买一份报纸,一会儿就回来。”  相似文献   

14.
杰克·伦敦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短篇小说,为现代美国短篇小说开辟了一个新纪元。通过分析若干作品,本文旨在探索杰克·伦敦在短篇小说中所彰显的三大艺术特色:特异险恶的环境描写;洁净凝练的对话描述;生动简洁的动作刻画。  相似文献   

15.
一天早上,几位小姑娘怒形于色地走进马卡连柯的办公室,并争先恐后对他说: “安东·谢米诺维奇,以后我们宁可整天坐在宿舍里,也不愿到院子里去了。”“我们也不去食堂吃饭了。”“你们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呢?”马卡连柯有点诧异而又迷惑地问道。“因为瓦西亚·古德象一个鞋匠一样骂人”。  相似文献   

16.
一天早上,杰克的母亲把杰克叫到身边,给了他几个硬币,说:到村庄里面去买些蜂蜜回来。记住,不要在路上逗留,不要跟任何人讲话。只需重复我的话:‘我去买蜂蜜,快点回家’。  相似文献   

17.
从《马丁·伊登》看杰克·伦敦的不同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杰克·伦敦的信仰多种多样并相互矛盾冲突。本文着重分析了对杰克·伦敦人生观影响最为深远的斯宾塞主义、尼采超人哲学和马克思社会主义在其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人生的枷锁     
1885年冬日的一个午后,天阴沉沉的。坐落在伦敦肯辛顿区的沃特金公馆显得很幽暗。9岁的菲利普·凯里一瘸一拐地在房间里转悠,等待着外出散步的母亲回来。他全然不知,神情恍惚的母亲已随六个月前病逝的父亲而去,把他孤单地留在了这条荆棘丛生的人生道路上……菲利普由威廉伯父领着,来到了距伦敦六十英里的布莱克斯泰勒。威廉·凯里先生是一个教区牧师,他年逾半百,膝下无子,过惯了太平日子,对侄儿的到来不胜厌烦,只有路易莎伯母还对这个孤苦无依的跛足孩子疼爱有加。菲利普过惯了孤独无伴的独子生活,但对伯父家千篇一律的牧师…  相似文献   

19.
古今中外,凡是成功的作家,无一不重视写作材料的积累.十九世纪末,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把平时见到的、听到的有用材料,都用纸片记下来,在他的房间里、窗户上、衣架上、橱柜上、床头上、镜子上,到处都记着美好的词语、生动的比喻、有用的材料;睡觉、穿衣、刮脸、吃饭,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外出时,他的衣袋里也装着小纸片,既可以把有用的内容随手写下来,又可以顺手翻过来看看.  相似文献   

20.
开平方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成名后,收到一位贵族小姐的求爱信,信中写道:“你有崇高的荣誉,我有高贵的地位,这两者加起来,再乘上万能的黄金,足以使我们建立起一个天堂般的美满家庭.”杰克·伦敦回信说:“根据你列出的那道爱情公式,我看还要开平方!可惜这个平方根还是个负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