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纸要不要坚持理论宣传,回答是肯定的。但在企业报中对这个问题一度存在着不同认识,尤其是在近几年新闻改革、报纸改版扩版中,一些企业报的理论版不见了,或者很少登载理论文章,出现了忽视或取消理论宣传的倾向。 企业报要坚持理论宣传,这是由企业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企业不但要组织职工完成国家交给的各项生产任务,同时也担负着用马列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职工、领导本企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作为企业党委和领导下的企业报,它的性质、任务是由企业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宣传、报道本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就成  相似文献   

2.
雷利 《新闻采编》2009,(3):42-43
权威立言,观点立报。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对于企业报来说同样如此。企业报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沟通上下信息,鼓舞职工干劲,分析难点问题,转变思想观念等重要职能。尤其在当前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新阶段,对企业报如何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发挥影响力,把握好导向性和前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报如何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更好地服务企业和职工以及广大读者呢?可  相似文献   

3.
企业报发挥着联系职工、教育职工、动员职工、组织职工的重要作用,对保证企业干部、职工队伍的稳定,促进企业生产建设的快速发展,确保企业经济建设的稳步提高有着直接意义。以笔者所在的广旺集团公司《广旺能源报》为例,作为四川煤炭系统创办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也是川北第一家企业报,创办40年来,在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报纸紧紧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党建等中心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守主阵地,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新闻队伍,正确及时宣传了集团公司各项重要工作、活动、重要成果,反映了职工的建议和愿…  相似文献   

4.
企业报的“轻内重外”现象,说具体点就是,企业报人员对企业内职工写的稿件不用或极少用,认为这些稿子水平低,改起来费劲,而热衷于约一些所谓名家和“大手笔”的稿子,一篇几乎将近一版。企业报理应贴近职工,贴近生产经营,服务于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但尽刊登些不着边际的东西,有违办报初衷。这种“轻内重外”的做法,是企业报的误区。 笔者认为,企业报还肩负着发现和培养本企业人才的重任。对于有些初学写稿的职工来讲,企业报就是他们成长的摇篮。企业报必须牢记为企业、为职工服务的宗旨,切勿“轻内重外”,越办越空。否则,就会失去本企业职工,报纸的生命力也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5.
企业报对企业外的社会新闻能不能报道,至今尚有争论。近几年,一些企业报的实践经验证朋:企业报适当地、有选择地刊登企业外的社会新闻是可行的、有益的,也是广大职工所欢迎的。企业报的主要任务就是报道企业内部的新闻,反映企业的政治和经济工作,为企业职工服务。但是,就当前企业报的状况看,普遍存在着报道面窄,不能为职工所喜闻乐见的问题。企业报要真正面向职工,就不仅要关心企业的经济和政治情况,也要关心职工的生活、家庭、婚恋、文化娱乐等。特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界,有一条公认的“真理”,即: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或灵魂)。由此可见,言论在报纸宣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条“真理”不仅适用公开发行的报纸适用,同时也适用企业报。由于企业报是企业内部报纸(只有极少数企业报公开发行),它的性质就决定了其言论既有与大报一样的共性,也有其自己鲜明的个性,即特色。十余年从事企业报编采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企业报的言论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贴近性。即贴近企业,贴近职工。企业报的宣传都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职工生活、思想动态等进行的。企业报的言论首要的是密切联系工厂实际和职工思想动态,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前两年,我厂部分职工眼热社会上的“暴发户”,不安心于工作和生产,上班“磨洋工”,发牢骚,认为在工厂干活没出息,等等。针对这些,我  相似文献   

7.
加强企业报的理论宣传,这是由企业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企业不但要组织职工完成国家交给的各项生产任务,同时也担负着用马列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职工、领导本企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企业报的性质、任务是由企业的性质、任务决定的,宣传、  相似文献   

8.
《汉中铁合金报》(以下简称《汉铁报》),创刊于1985年5月,当时是一张油印小报,自1991年3月改版胶印。 企业报是企业的舆论前哨,是企业党委和行政的重要喉舌与耳目,读者对象和服务对象是企业全体职工,有无生命的关键在于能否受到职工的欢迎。因此,必须树立群众观点,使报纸贴近职工。企业报也只有增强贴近性才能办出自己的个性,受到职工的喜爱,真正扎根于职工之中。近年来,我们对报纸版面作了一些改革,在宣传  相似文献   

9.
雷利 《新闻采编》2004,(6):47-48
在经济建设成为党的中心工作的今天,随着我国加入WID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各级新闻媒体来说,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企业报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沟通上下信息、引导职工奋发向上,培育职工良好道德情操,团结带领职工为企业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0.
王省吉 《新闻三昧》2005,(10):44-44
作为企业报,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宣传企业的改革措施、改革方案,作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为企业改革服好务。而企业党政召开的各种会议则是贯彻企业各项改革措施、改革方案及精神明建设、政治明建设的主要途径。企业报通过报道各种会议,将企业党政的这些精神贯彻到职工中,为职工解疑释惑,使职工理解企业的改革,并自觉的参与企业的改革,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吴立 《传媒》2003,(8):51-51
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百舸争流的态势,企业报该如何坚守阵地,有所作为? 盘点和梳理新疆铁道报这些年的工作,有许多教训、坎坷,也不乏收获和感悟。其中最重要的、感受最深的,就是企业报必须紧贴企业的生产实际,紧贴群众。唯有此,方能在企业中立足,在职工中立足,在报林中立足。让职工在版面上唱主角 12年前,“让职工在版面上唱主角”的通栏大标题第一次在新疆铁道报出现。报社的举措得到了乌鲁木齐铁路局领导的认同。从那时起,“职工是报纸主角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报开展舆论监督工作,难!为什么?我以为这和企业报目前的一些特点有关。企业报属内部报刊,发行范围仅限于本企业或本行业系统,接近性很强的;企业报的编制及隶属关系尚未定型:有的党政合办、有的隶属党委、有的划归  相似文献   

13.
雷利 《新闻三昧》2008,(11):17-18
企业报具有与社会报纸不同的特点,它的读者面主要是企业职工及家属,企业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少。如何反映职工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正确引导他们关心企业,进而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为企业和谐发展共同奋斗,是行业报、企业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报有没有可读性?如何提高可读性?历来是人们的热门话题,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新的课题。企业报的报道范围窄,这是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综合性报纸虽然报道面很宽,可是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报道各大企业的状况,这个空档只能由企业报来弥补。企业报由于能充分地报道企业发展的状况,直接传达企业领导的工作意图和反映职工的呼声,因此在企业系统的读者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企业这种优势,并不能说明企业报的可读性已经解决了。如何解决企业报的可读性? 首先,办报人员要珍视企业领导人积极参与办报的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企业领导越来越感到综合性报纸在信息交流和教育职工方面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越来越想办一张围绕自己企业特点,较集中地反映企业情况的报纸,在企业内交流信息和教育职工,在企业外向社会显示企业的存在和发展,谋求社会的支持和合作。企业领导基于这种办报的目的,往往把企业报看成是企业的机关报,看作是企业党政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报作为企业的舆论工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结合部”,在企业中负有联系职工、宣传职工、教育职工、动员职工、组织职工的重要任务。它从产生、成长到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可循。与党报、都市报等社会性报纸相比,尽管它在稿件质量、编排质量以及新闻性、趣味性等方面都有某些差距,但它在效力企业的实践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它贴近企业。企业报由企业主办,依托企业,植根于企业的沃土,这就决定了企业报有得天独厚的贴近企业的条件。企业报最熟悉企业的情况,最了解企业上下所需要报道的内容,最能结合企业的实际,把报道开展的生…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报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企业党政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喉舌,也是企业党领导联系群众的桥梁。归根到底是通过提供信息、舆论宣传来满足职工群众精神上的需求,全心全意为企业职工服务。只有反映职工的呼声,表达职工的意原,赢得职工的信赖和喜欢,企业报才能实现自己的办报宗旨,也才有存在的意义。 近几年来,某些企业报虽然也在赢得职工的信赖和喜欢方面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努力,但实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报一般以企业的名称或以企业的特色为报纸取名。因而,人们往往把企业报看作“生产报”,忽视了企业报与社会的联系,忽视了它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效果。企业报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企业的职工和家属,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作为企  相似文献   

18.
《北内工人报》是北京内燃机总厂的企业报。如何办好这张报,一直是我报努力探索的课题。根据本企业的具体需要,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对宣传工作的要求,我们体会到,要使《北内工人报》为改革服务,使本企业职工爱看,就应力求使《北内工人报》增强三性。一、注意本企业特色,增强接近性。我们理解的接近性不光是指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在职工的心理上。因为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性是企业报本身所固有的,而心理上的接近性则需要根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报作为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块阵地,在企业深化改革、参与市场竞争、实施开放性经营的过程中,在企业内部起着承上启下的宣传教育作用,在对外宣传上也起了展示企业形象、弘扬企业化的作用。因此,笔以为:在新形势下必须牢牢守住这块阵地,办好企业报,使其在服务企业、服务职工、企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就新时期如何办好企业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作为企业报,其读群的主体是企业的广大职工,其办报原则是坚持“职工办报”和“为职工服务”,这决定了企业报在新闻宣传中更易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那么,企业报如何发挥好自身优势,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报道工作,使新闻报道更好地为职工服务,为企业工作的大局服务?笔从多年积累的一些粗浅经验来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