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无悔     
年轻的摄影记者有时感到很辛苦,问我:“你干了一辈子摄影记者后悔不?”我说:“那是组织分配。”我始终记着参加革命时组织科长问我:“你为什么要参加革命?”我说:“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伴我到离休。所以在报社,让我跑农村采访,  相似文献   

2.
我不后悔     
1991年1月21日,上午。一个很平常的日子里的一个很平常的电话,却使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是因为我获得了“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这件事本身已经前前后后弄了两年有余,我也早已将它视为身外之物,外出采访,没有参加发奖仪式。通联部主任彭刚同志在电话中告诉我,“是宋任穷同志为你发的奖”;而本报副总编汪大绶接过话筒后的第一句话竟是:“春阳,我事后真有些后悔,无论如何应该让你赶来就好了。”我当时心灵一颤,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送人现成的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给现成的“鱼”只能满足人一阵子,捕鱼的方法却能使人受惠一辈子。中国还有很多类似这句话的意思的寓言。如给金子与给淘金子的方法、给鱼和给鱼竿的启示等等。这些故事都给我们启示:做任何事重要的是要掌握方法。  相似文献   

4.
刚看了一部日本电视剧。主人公向女友求婚,说出了这句台词:“以后你要和我一起辛苦啦!”看得出来,男主人公对未婚妻说这句话时,内心是饱含歉意的:结婚,不会给你带来幸福,只会让你跟我一起吃苦。  相似文献   

5.
新闻文摘     
让名记者“后悔一辈子”的场面尤金·莱昂斯这位美联社经验丰富的记者曾谈起过令他“后悔一辈子”的场面。他曾有机会对斯大林进行过一次采访。事先约定只能对斯大林采访2分钟。而2分钟以后,斯大林的兴趣很浓,并没有结束谈话的意思。而莱昂斯当场却提不出更多的有准备的问题。莱昂斯事后后悔地说:“我在斯大林的办公室尽管呆了近两个小时,但我一辈子后悔的是,当时没有趁机提出些富有意义的问题。”由此可见,哪怕几分钟的采访,事先倘若不准备好供一、两个小时谈话的问题,就不要来到伟人面前。(繁华摘于《中外新闻采写借鉴集成》)“…  相似文献   

6.
我觉得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来形容我是怎样“吃”上新闻这碗饭的,最恰当不过了。 1983年,我刚来部队时,整天泡在训练场擒拿格斗,我和“搭档”小王练的是“空手夺棍”。一次,在为上级领导表演时,由于精神高度紧张,我一棍下去,小王躲闪不及,击中头部。被抢救后的小王没有留下后遗症,可中队指导员在众人面前总说:“你要把小王一棍子打死,非判刑不可。”我本来就为打伤小王感到不安,指导员的话使我更加恐惧。跟我一起入伍的老乡见我整天心情忧郁就出主意说:“你给报社写封信问问,训练中出现  相似文献   

7.
黄晖 《军事记者》2009,(2):68-68
新闻,这个字眼,我对它倾入了太多的感情。 1999年底,踏着初冬的白雪,我入伍来到东北。新兵连的时候,指导员找到我们几个高中毕业的新战士,要求我们给旅里写广播稿。晚上正逢全连组织看电影,那几个战友都去了,就我留在连队写稿。指导员找到我说:“小黄,你怎么不去看电影啊?”我说:“我想到了一个好稿子,还没有写完呢!”指导员说:“你到连部来当文书吧。”  相似文献   

8.
决不放弃     
《兰台世界》2006,(8X):59-59
有一次,英国首相丘吉尔参加一个题为“成功的秘诀”的讲座,只讲了这么两句话:“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  相似文献   

9.
有些事情不用你去刻意记忆,却会铭刻在你的脑海中,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新闻与成才》就是这样一个让我此生钟情的好“伴侣”。7年前的夏天。1990年7月,我从武警云南边防教导大队毕业,分到一个边远的边防派出所。包括我在内,派出所共有5人:指导员、所长、副所长和一名与我同姓的干事。其时,所长已宣布转业,实际只有4人。那是一个佤族、拉祜族聚居的边境山寨,偏僻闭塞,交通不便,文化落后,有很多居民还在采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劳作。报刊、信件每周来一次,有时两周或更长时间。我们同驻地居民一样:工作、生活都是点煤油灯…  相似文献   

10.
露怯了吧     
网上偶遇大学室友小乙,寒暄一番后,小乙说:告诉你,我报名参加《非诚勿扰》了!我只听得自己心里咯瞪一声:Oh,my Lady Gaga!  相似文献   

11.
病句逆伦     
外国人看汉语,都觉得其妙无穷。比如关于中国女排战胜古巴女排的消息,有的报纸的标题是《中国队大胜古巴队》,有的报则标以《中国队大败古巴队》云云。初学汉语的外国人会奇怪:中国队究竟是胜了还是败了?其实,那前一个标题的意思是“中国队大大地战胜了古巴队”,后一标题意为“中国队大大地打败了古巴队”,都说得通。就语法来讲,前一个为主动句,后一个是使动句,犹如分别说“我胜你”和“我使你败”一样。如此弯弯绕,别说外国人,就是没学过汉语语法的国人,有时也弄不明白,所以文人们给大众写文章,还是老实一点)L为好。类似…  相似文献   

12.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智者:“我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同时也能给别人带去愉快的人呢?” 智者看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有这样的愿望,已经很难得了。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著名园林建筑、古典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在他的寓所“梓屋”里和我聊天,忽然想起了什么似地,说:“我想刻一方闲章,有时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上用,叫‘天涯握手尽文人’。我想,这句话用来送你倒是很合适的。”当时相对一笑,也就算了。事后,我倒有点后悔:其实应该即时请他大笔一挥,让他找张宣纸留下这句话的。我在新闻界工作三十年,绝大多数时间是做文艺记者,编文艺刊物,与文艺界打交道。三十年来,浮沉艺海,阅人可谓多矣。如果排出一张名单来,也可算是洋洋大观。文学家、艺术家、文史专家……其中不乏颇  相似文献   

14.
去年年初,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报名参加了军报的函授。钱汇出后,又有些后悔,我能行吗?别人肯定会说我“逞能”。虽然业余时间我喜欢读书剪报,写写感动自己的心得体会,剪贴也有厚厚的三大本,可心里还是没有底,只是,每每读到与自己有同感的章,心里总有种抑制不住的冲动。熄灯号早已响过,躺在床上久久  相似文献   

15.
徐城北  大荒 《出版参考》2007,(10):39-40
1958年夏的北大荒.到了收割麦豆的季节。一个高而瘦的老头手持镰刀割麦.连队指导员掏出怀表测试其速——老头每分钟只割十刀.而其他右派分子每分钟平均可割八十刀!指导员仔细观察。发现老头每次把握的麦秆甚微.于是手把手教他“握大把”和“砍滚刀”的要领.老共还算机敏.经过数次演习.“握大把”勉强可以对付.遗憾的是镰刀每砍下去.只能断麦二三茎矣!指导员叹息地说:“我找个小娃儿来.一根儿一根儿地拔.也要比你快哟!”老头直起腰来,“嚓”地一声点着蹩脚香烟:“干农活有两怕,一怕劲头小,二怕个子高,都让我占全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太阳很快乐     
上周做家教,辅导孩子看图作文。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就一幅图写五句话,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最后一句,他写道:“太阳很快乐。”那幅图上,鸟儿在鸣唱,猴子在蹦跳,鱼儿在戏水,孩子们在打闹。如果我是太阳公公,我也会因为这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快乐。我当时夸赞他:“好好努力,你会成为一名文学家。我喜欢你的‘太阳很快乐’。”  相似文献   

17.
我刚才在这个留言本上添了一行字:“一个民族,如果连诗也撒谎,这个民族注定要灭亡。”写这一行字,我心里很沉重。我是个诗人,我一辈子写诗。假如我写的诗,回过头来讲我自己写的诗,也还写了很多言不由衷的句子,所以我要求这句话首先是对我个人的一个鞭策!  相似文献   

18.
石方 《军事记者》2001,(4):45-45
尊敬的函授中心的老师:   我是青岛驻地北海舰队防救船大队的一名普通士兵,自幼受鲁迅先生的精神熏陶,梦想自己有一份记者职业,为此,我在读到《解放军报》上的一则启示 (启事 )后,立即报名参加了新闻函授学习。我希望今后各位编辑老师能多多传授给我这方面的知识,我会虚心学习的。 (附文学作品一篇:《涉世情长》,请指正 )   本届函授学员胡远清 胡远清同学:   收到你的来信和来稿,很高兴。你在积极报名参加函授中心之后,这么快就给函授中心写来了信和稿件,说明你对写作这一行还是很热爱的。常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新闻天地》2010,(3):7-8
赶到医院,马娅舒对吴奇隆说的第一句话是:“没事,有我在,出什么事都没关系。”,第二句话是,“瘫痪了,变植物人了,我养你。”  相似文献   

20.
(一)如果说人生总有几次抉择比较艰难的话,我仅有的两次都与西藏有关。第一次是1995年春天,人民日报需要派一名援藏干部到西藏日报任副总编辑,根据条件,许多同志认为我是较佳人选,动员我报名;第二次是1998年春天,我3年援藏任务即将期满。当我拿着3年援藏总结到人民日报汇报时,邵华泽社长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西藏自治区党委给报社发来电报,请求将你留下来再干一期(3年)。我已经作了批示,首先就是要征求你的意见。”其实,这两次抉择的主动权都在我自己手中,我要不报名、不表态,已不会受到任何的责备,但我最终还是选择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