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上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可以分为髓外固定和髓内固定,前者有动力髋螺钉(DHS)、锁定钢板等,后者包括PFN、PFNA等。动力髋螺钉(DHS)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固定稳定,至今仍然是基层医院的广为采用的一种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物力学的研究,踝关节骨折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关节内骨折良好功能的获得有赖于解剖复位,这对于踝关节移位骨折特别是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者常非保守治疗所能达到。我们自1988年7月~1994年10月共手术治疗踝关节移位骨折54例,经平均19个月随访,优良率达85.7%,显示手术确能最大程度恢复踝关节功能。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64例疲劳骨折患者影像诊断及治疗,结果显示,疲劳骨折主要X线征象为骨膜增生、骨痂形成、骨折线等,其发病部位以胫骨上段及跖骨常见。疲劳骨折经保守治疗后均完全治愈。说明疲劳骨折好发于青少年,X线表现与,临床结合可做出正确的诊断,经保守治疗大部分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4.
四肢骨折在创伤救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1997.7~1999.4,我院骨科手术病人中骨折患者达60%-70%,由于外固定架治疗既能使骨折部位保持良好的体位,又不增加机体的创伤,同时患者可早期开始关节活动。我院骨科  相似文献   

5.
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折不愈合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了负担,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增加,骨折不愈合病例的数量有成倍增加的趋势,所以对骨折不愈合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骨科医师的重视,并且试图寻找更多的方法来治疗骨折不愈合。以下将治疗方法做一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种治疗异位妊娠方法的优缺点.方法:根据71例的异位妊娠病人的病情选择,分成药物保守治疗组、腹腔镜治疗组、剖腹手术治疗组进行分析.结果:药物保守治疗组住院时间长、疗效不确切,但成功者可避免手术.两组手术病人比较,将手术损伤、术后恢复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是异位妊娠治疗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骨的强度降低,遇到轻微外伤如:跌倒、汽车颠簸等即可引起骨折.因其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固定困难,病人不接受手术治疗者居多,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死亡率高.针对以上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是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提高存活率、提高生命质量的有力保证.方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给予精心的生活照顾和恰当的专科护理,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早日康复和降低病死率.结论: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均达到临床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果: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一个致命性的损伤,常常因股骨颈骨折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造成死亡,因此,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要针对患者身体状况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存多种内科疾病的情况下,如何避免手术刨伤给患者带来的内科疾病的加重,导致老年患者骨科手术的失败,甚至导致死亡。探索一种既安全又提高治愈率的手术方法.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回顾38例60岁以上的患者.接受此种方法的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5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痊愈:3例轻症患者产褥期1例保守治疗;孕35~36周2例保守治疗病情加重,及时手术治疗,新生儿存活;2例重症患者孕33 1周1例保守治疗病情加重,行手术治疗,新生儿死亡;1例孕足月行急诊手术治疗,新生儿存活。结论:及时迅速诊断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并合理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救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颅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已脑疝形成15例,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死亡5例,其余患颅脑损伤者治愈。颅面部骨折中上颌骨和下颌骨骨折共27例,20例行小型或微型接骨板内固定,2例行牙弓夹板颌间牵引,5例行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固定,效果良好,其他骨折自行愈合。结论:颅面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需多学科综合治疗,早期全面系统的检查,减少漏诊率,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综述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指出该类骨折的手术治疗目前仍处在临床病例报道阶段,后内侧和(或)外侧入路在治疗该类骨折中表现出其优越性,内固定植入物的研制及复位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仍是目前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使用骨肽注射液辅助治疗四肢骨折,评价其在促进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四肢新鲜闭合性骨折病人,根据入院先后,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组38例,给予肌注或静点骨肽注射液;对照组38例,服用骨折挫伤散或麝香接骨胶囊。结果:治疗组中33例病人骨折愈合时间比同类骨折临床愈合标准时间提前1/4以上,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11例病人骨折愈合时间比同类骨折临床愈合标准时间提前1/4以上,总有效率50%。结论:骨肽注射液在促进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适应征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率,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的足踝评分系统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8~15周.按AOFAS足踝评分系统评分,平均为95分(78~100分),优良率为95.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14.
疏松性下肢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及老年人活动增多,骨折疏松性下肢骨折的临床发生率逐步增高。治疗不能单纯满足于骨折的解剖复位,应力求恢复其原有功能,由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所具有的骨折粉碎程度高、手术复位困难、术后内固定易松动等特点,骨质疏松性下肢脆性骨折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内固定物在疏松骨质中把持力降低及老年和骨质疏松患者骨愈合能力相对较差是制约肢体功能恢复的主要瓶颈。应把增强骨折端内固定术后的稳定性及进行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作为治疗的关键。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对下肢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内固定材料、内固定的理念及改良与临床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多数的股骨干骨折经牵引、整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可获满意疗效。但对于股骨干粉碎性骨折保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尚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中上段以上粉碎骨折,致畸及愈合不良者时有发生。近年来我科治疗6例股骨干粉碎骨折患者、兹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6例均为男,最六62岁,最小30岁。其中上段闭合性骨折3例,中下段1例,中上段4例;  相似文献   

16.
肱骨髁间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的关节内骨折,约占肘部骨折的10%~15%。主要由高能量损伤引起,成年人多表现为粉碎性骨折,过去由于缺乏良好的暴露及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常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畸形愈合,故早期治疗趋于保守。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改进,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多趋向于对其及早行切开复位,牢固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积极的关节功能锻炼。2001年7月~2006年6月,我们采用双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2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踝部骨折是极为常见的损伤类型,主要由间接外力引起,以青壮年多见。由于踝关节结构及运动的特点,其损伤时表现的损伤类型也极为不同,即不同的受伤机理可引起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损伤。在临床工作中,常会因对踝部损伤认识和重视程度的不足,影响了踝部骨折的治疗效果。50年代初Lange-Hansen[1]根据受伤时足所处的位置和应力作用方向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对踝部损伤进行分类受到临床的广泛认同。我院创伤骨科自2004·12~2007·3月,对72例踝部骨折的病例,按Lange-Hansen分型并行手术治疗,经随访观察,疗效明显,现统计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  相似文献   

18.
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若合并有颈椎骨折,其骨折常累及前中后三柱,且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容易造成颈椎脊髓伤害,对这类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由于在AS后期阶段,伴随不同程度的脊柱强直畸形,加上患者存在的病理性慢性疼痛,使得AS合并颈椎骨折在临床上的诊断存在困难性,一旦治疗延误,很容易造成二次脊髓损伤。因此,对AS合并颈椎骨折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对于AS合并颈椎骨折的治疗过程中的特点及疾病演变过程有了深入的探索及进一步的理解,此类疾病主要的手段以手术治疗为主,因而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等相关重要环节及特殊的准备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文章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AS合并颈椎骨折的临床治疗现状,以期给予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观察3D打印技术在本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运用3D打印技术,根据影像学资料,数字化的真实再现患者骨盆骨折情况,为本科临床实习教学提供直观的骨科教学模型。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三维立体模型有助于本科生短时间内理解骨折的分型并对骨折治疗方案有基本理解。3D打印技术在本科生骨科临床教学中方便快捷,教学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本科生骨科实习教学是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值得骨科教师使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视为一种综合性疾病,对比研究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的临床疗效与保守治疗差异.方法:应用随机临床设计(RCT)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TVT-O手术治疗组(A组)与保守治疗组(B组),结果:通过一年到二年不等的治疗和随访其疗效结果分别为,A组共有51人,总有效率为98.31%,B组共有35人,总有效率为70.30%,两者比较临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VT-O手术治疗比保守治疗更为有效,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