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资源是人类社会一种不可缺少的特殊资源.回顾历史,人类社会发展需要三种资源:物质材料资源;能源;知识资源.这三种资源是缺一不可的.在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人们重视的是物质资源,能源和知识资源没有得到发展.在工业社会里,三种资源都得到了利用和发展.而进入本世纪40年代以后,知识资源得以迅猛发展.社会发展到今天,知识资源更显得特别重要,而且起着决定的作用.有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利用它来开发人类的智力,即使物质材料和能源缺乏也会发展成为发达国家,日本兴起就说明了这点.反过来说,知识资源缺乏,人的智力低下,即使有了丰富的物质材料和能源也不可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消费增长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消费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显得没有必要.消费社会的生产主要是满足人类无限增长的消费需求,这种消费的需求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存需求,而是一种符号需求,即消费的物品或服务代表着幸福、美好、个性、地位,等等.因此,消费社会的生产,除了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使用价值的生产外,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符号价值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保障是机器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其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即人们对生存资料的需要。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一般由社会经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方面组成。它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是维护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发展。尽量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知道,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基础。因而,保障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方式和满足程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是将信息资源集中在一起,然后提供给人们进行阅读的地方.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和信息技术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人类社会逐渐向信息时代过渡,这必将导致我们所面对的信息资源数量的急剧增加.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面临着深刻的管理变革,建设工作中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服务是对其成效进行评估的一个硬性指标,尤其是对于地方高校数字图书馆来说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新编高一思想政治教材“商品的基本属性”这一框题中,有一个公式即1把斧子=15kg大米.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如果不加分辨,很容易把1把斧子=15kg大米公式与15kg大米=1把斧子公式看成一回事.实际上这两个公式是有区别的.商品的价值不是指构成商品材料的自然因素,它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物化在商品中,人们难以以直观方式去感觉它,同时,商品也不能通过自身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因而,1把斧子=15kg大米公式与15kg大米=1把斧子公式具有不同的含义:1把斧子=15kg大米公式表明的是1把  相似文献   

6.
地理条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塑造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形态,影响着社会服务的发展。山区的社会服务发展整体滞后,政策环境欠缺,服务主体偏少,服务水平低,老年社会工作的开展面临服务对象活动受限、形式单一、成本较高、隐藏风险等问题。为突破地理条件的制约,社会工作者需要营造无障碍的社区环境,注重个案管理,同时通过增权的理念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7.
服务导向的广义特殊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西方一些国家流行的以标签为导向的特殊教育模式相对照,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以服务为导向的特殊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着眼点是对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广义的特殊教育以及相关服务,其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培育服务资源,建立健全综合性的服务传递体制.它要求我们把注意力从儿童个人心理特征的测评和传统的学校成绩评价,转向特殊教育的专业服务资源培育和有效服务体系的制度化建设上来.三级预防的理念和策略,应该是我国发展综合服务性的广义特殊教育的一个基本参照.  相似文献   

8.
从知识观的演进看语文教学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知识的内涵及传统的知识观知识观包括知识的本体观和价值观。本体观是对什么是知识以及如何获得和使用知识的认识,这涉及知识的本质、来源、可靠性及获得与存储形式。知识的价值观是对知识是否有意义而作出的判断,这涉及知识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的构成上,很少去探究如此构成的依据和合理性在哪里。根据认识的深刻程度和系统程度,人们一般把知识分为生活常识、经验的科学知识、理论的科学知识等三个层次。人们认为它体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由低到高的知识的可靠性。因此,科学的理论知识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知…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生产力之母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刘伯彬教育是否具有生产力属性,或者说能否把教育从上层建筑领域纳入到生产力系统,这取决于人们对“生产力”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如何理解。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包括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以...  相似文献   

10.
现行中学<思想政治>(1998年版2000年印刷)高一(下册)"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框题的正文第一段内容是: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作为购买一方的消费者占有主导地位.生产经营者应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安排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供应.经营者的商品能否销售得出去,主要看能否得到消费者的承认.因此,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支付货币,购买商品和服务,实际上等于对各种商品服务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投票".消费者通过购买的方式,将自己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传达给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者要尽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愿望,以获得尽可能多的收入和利润.因此,消费者的权利行使得越充分,生产经营者对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供应就越能符合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人力、物力、财力就越能合理地分配到社会最需要的部门和生产单位,达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商品服务市场的运行就越规范,越有秩序.  相似文献   

1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支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是() ①价值规律②剩余价值规律③社会基本经济规律 ④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2,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是户①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②商品的社会性质决定的⑧商品的交换价值决定的勺商品的价值决定的3.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 ③在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最大劳动强度制造使用价值所必需的劳动时间 ④在社会…  相似文献   

12.
迈克尔·戈德海伯在<注意力购买者>一文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世界的主宰."那么,在教学中要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样需要教师不断寻求吸引学生"眼球"的方法,把注意力作为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本人在近几年的<商品知识>教学中,对此作了初步探索,认为要持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13.
综合对历史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研究,我们认为人类社会活动由三个基本元所构成,即生产活动、生活活动和教育活动。而从构成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元和当今经济全球化互动这两个战略高度来研究教育服务产业的运行问题,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教育服务产业发展及其运行机制的客观需要,是对我国发展中的教育服务产业提供的一项具有前瞻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社会注意力资源作为一种人类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基础性资源,正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告界的关注。日益激烈的广告竞争实质上是社会注意力资源的竞争。充分掌握社会注意力资源的分布特征,并合理开发和利用其为广告服务,成为广告竞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信息之门,一直承担着保存与传播知识、保障公民知识权利和开发公共公共智力资源等社会功能,并秉持“信息自由传播”、“信息平等服务”、“信息公益服务”等核心价值观念。它通过不断收集、接纳人类社会产生的各类海量文献信息资源,并经专业化的序化加工、集中存储和组织呈现,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产生着较高的社会效益乃至经济效益。当代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及办馆理念在不断更新与升级,其基本业务也由最初的搜集组织保存文献、提供免费平等服务等,发展到现在的服务功能与手段多样、利用自身优势与特色主动服务,更加注重学术研究与社会贡献等,其服务能力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对发达资本主义展开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虽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繁荣,使得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资本主义社会并未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平等和自由.生产力提高的同时,也加深了人类的异化,这种异化充斥着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就连消费领域也无一幸免.人们虽然创造了一切,但并未成为他所创造的世界的主人,人们在强大的物质社会面前迷失了自己,反到成为他所缔造世界的奴隶.人们以对商品的占有来显示自己的财富,不去追求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人不在以自身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存在,而在商品中寻求满足.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盛行,人们的价值尺度出现了极度的扭曲,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利益出发,我们应当进行一场消费观、价值观、伦理观的革命.倡导健康的消费观,还人类一个健全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精神文明却呈现着令人担忧的局面:战争、恐怖、暴力、犯罪、腐败、色情,以及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等等.我们在人文社会领域,很少得到像信息技术、基因工程、空间科学等方面那样令人振奋的成就.相反,克隆技术、网络犯罪、臭氧空洞等等,却面临着科技伦理道德的种种新问题.这必然引发人们的深层次思考:人类社会究竟怎样才能可持续发展,怎样使明天的世界更美好?当人们把解决问题的希望集中到教育这一面向未来的事业时,自然要进一步思考: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怎样的教育才能使未来世界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8.
我们要善于开发各种资源,物质资源、精神资源,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在提倡开发各种资源的论证中,还没有见到把政策作为战略性资源的论点。有些论者虽曾涉及,可还没有明确的以肯定形式对这一命题提出论证。 理论界已经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即把管理机制看成社会资源,发挥着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其主要论据是,离开管理机制的运行,生产活动便不能进行,或不能有效地进行。这一客观事实证明,把科学的管理机制提高到社会资源这一高度来认识的观点,在实践上和理论上是可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1.高校后勤改革的实践与发展 30年来高校后勤改革其关键就是如何提高服务水平.在马克思的服务理论中,就已经把服务工作作为一个经济学的范畴提出,服务也生产产品,也有商品属性,也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服务劳动和生产劳动一样,也能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服务劳动者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为社会提供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信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之一,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决定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生产力,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某些发达国家信息已经取代资本而成为基本资源,在我国信息的应用价值愈来愈大,许多国家都把开发信息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通过对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来增强综合国力。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和知识宝库,在信息社会里的作用与优势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