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挑战“死亡之地”的生命现在的罗布泊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一隅,年降水量不足10mm,这里不仅没有淡水,而且土壤含盐分很高,生物几乎无法存活,所以罗布泊被称为“死亡之海”、“生命禁区”。在这种极端干旱和高度盐渍化的环境中,动物和植物是怎样顽强地维持生命呢?在罗布泊盐土上生长的植物,都具有极强的耐盐能力,能从矿化度较高的水中汲取生命的动力,如盐穗木、罗布麻、盐地凤毛菊、叉枝鸦葱、沙拐枣、黑果枸等,构成了罗布泊地区种数不多、特色显著的植物世界。红柳是一种落枝叶灌木,它的叶子为了适应干旱环境,已变态缩小成鳞片…  相似文献   

2.
历年来,内蒙古地区考古工作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及东南部,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这两个地区的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已基本完善,但是在墓葬制度的系统研究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试图对内蒙古东南部及中南部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形制作一综合研究,在墓葬分类基础上,对其特征、年代、文化性质、分布区域及其起源进行探讨,认为内蒙古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形制,内蒙古东南部与中南部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两个区域不同考古学文化流行的墓葬形制组合的差异,与不同的来源有着密切地关系。  相似文献   

3.
敦煌佛爷庙湾墓群发掘的6座唐代模印塑像砖墓中,其中弧方形的墓葬形制参照长安地区唐墓可知属高等级墓葬。文章分析了墓葬年代、墓葬等级及P.2523《敦煌名族志》的编撰年代,认为两者均为开元年间,因而认为M123、124、125等墓为外任归葬的敦煌望族——阴氏家族墓葬,其中阴稠或阴仁协以及阴仁希可能与M123具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罗布泊警钟为谁而鸣?昔日美丽的仙湖——罗布泊,如今已成荒漠,这是生态环境受到人为破坏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罗布泊地区的歌谣向来受世界研究者的关注,因为罗布泊维吾尔人富于歌谣和民间口头文学。本文从罗布泊地区的民间口头文学中选取实例,提出这一民间口头文学作为当年丝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相当完美,直至今日依然保持着它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纪年墓是出土带有明确纪年文字载体的墓葬.它们能够作为一种准确的时间标尺,来探讨不同时期墓葬在各方面的变化,并直接反映各时期社会发展状态.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晋南地区宋金两代纪年墓的墓葬形制、墓葬装饰、随葬品等方面的承袭与变化,分析了晋南地区在宋金两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科苑集粹     
《科学课》1998,(4)
新疆地质矿产局高级工程师孙晓明近日向记者透露说,素有“干极”之称,被认为是“生命禁区”的罗布泊地区,将在本世纪最后几年内出现一个淡水供应基地。 自去年开始,孙晓明就带领一支地质队在罗布泊地区寻找低矿化度的地下水。从目前情况看,位于罗布泊  相似文献   

8.
罗布泊又名“罗布淖尔”,蒙古语意为“多水汇入之湖”,位居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东南角。而罗布泊地区则是指罗布泊湖区及其周围的沙漠、戈壁、风化土堆群(即雅丹),总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浙江省。该地区西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界,东达玉门关和阳关之间,南依阿尔金山,北抵库鲁塔格及北山。罗布泊地区的生态现状时时在向人们昭示: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吧,不要再制造这样的“生命禁区”了。罗布泊地区的生态变迁与罗布泊的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湖,200万年以前,罗布泊水域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2000年前…  相似文献   

9.
地处豫北腹地的鹤壁地区汉画像石墓葬发现比较少,相关研究也相对薄弱.建国以来,鹤壁地区发现的画像石墓葬共有四处,其中1999年发掘的浚县贾胡庄汉画像墓发掘资料最完整.本文从墓葬形制、出土遗物、画像石内容、制作工艺等方面入手,对该墓葬的年代、风格进行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0.
墓葬中设置腰坑、殉狗、殉人等习俗是商文化的特征之一。东周时期秦贵族墓中也流行这些习俗。本文考察泾河流域西周时期腰坑墓的分布、年代、墓主族属、身份等特征,确认其墓主属于殷遗民,首次辨认出其中两座属于西周早期秦族先祖的墓葬,证实了秦族来自东方。本文还提出一条区别关中西部及其以西地区商代和西周考古学遗存的断代标准。认为高领袋足鬲及相关遗存的年代下限已经进入西周早期。  相似文献   

11.
西北地区的环境变化□王恩涌(北京大学从以上的情况来看,东敦煌的党河下游的玉门关的变迁、河仓城的兴衰、丝绸之路的转移,都说明这些人文景观在变化。其实,这些变化也并不仅限于敦煌地区。在敦煌以西的罗布泊与楼兰发生的变化更为明显。古楼兰位于罗布泊的西北岸不远...  相似文献   

12.
罗布泊之谜     
<正>1980年,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带领一支考察队准备横穿罗布泊地区,对其进行详细的考察。因为考察队所储备的汽油和水全部耗尽,所以彭加木独自前往沙漠中寻找水源。不幸就在此时发生了,彭加木在茫茫大漠中失踪了。人们在救援过程中动用了飞机、军队、警犬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罗布泊从此成了人们心中一处抹不掉的伤心地。罗布泊,位于新疆若羌(qiānɡ)县境内,曾是我国第  相似文献   

13.
2000年前,我国西部有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楼兰,那里美女如云、商贾成群、鱼跃鸟飞……这个美丽富饶的世界就是罗布泊。罗布泊曾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1931年为1900平方公里;1962年,其面积为660平方公里;1972年干涸。罗布泊的消失,使罗布泊地区形成了死亡之海———戈壁沙漠。罗布泊是怎么消失的?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地理学家都在寻找着答案。两千多年来,不少中外探险家来罗布泊考察,写下了许多专著和名篇,发表了不少有关罗布泊的报道,为罗布泊抹上了神秘的色彩。有人认为是罗布泊人砍伐树木造成的;有…  相似文献   

14.
位于大凌河畔的古营州(朝阳),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与东北,东北亚与中亚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尤其在隋唐时期,营州由于地理优势的明显与多民族的开发,使其一度成为辽西地区乃至中国东北最重要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的核心。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今天的朝阳地区就陆续发现了大量隋唐时期的墓葬,截止到2010年为止这一地区隋唐墓葬发现的数量多达205座之多。我们从这些墓葬中出土的琳琅满目数以千计的各类随葬品中,透视出曾经辉煌和灿烂的文明印记。梳理和综述这些研究成果,便于我们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隋唐时期营州究竟处在怎样的历史地位,以及其对周边地区影响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墓葬"源于古人"入土为安"的观念,主要是出于对逝者与灵魂的敬畏。冀中地区在唐代属于河北道,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且人口较为稠密,发掘的墓葬十分丰富。墓葬形制是一个古墓最直观的反映,且具有等级之分,不同身份的人去世后,会选择不同等级的墓葬形制,因而墓葬形制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迁,从初唐到晚唐,墓葬形制多样化,呈现出的时代特征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对研究冀中地区的墓葬文化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2007年、2009年、2010年、2016年、2017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地区进行的田野调查中收集的语料为依据,重点概括罗布泊方言固有的语言学特征、方言接触背景下所发生的语言变化和罗布泊方言的濒危现状,提出对濒危维吾尔语方言土语进行档案化研究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2013年10月,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市东郊待王村发现的一座唐代墓葬(编号2013JD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唐代中期随葬器物。其中出土的一件白釉盘口瓷瓶造型优美、釉色温润、胎质细腻,为焦作地区唐代墓葬中首次发现,对研究焦作古瓷窑址的发展历史和河南白瓷的烧造年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冯刚 《生物学教学》2006,31(10):41-41,F0004
野骆驼是世界上有蹄类动物中数量最少、最难接近拍摄的动物,为此冯刚6次进入罗布泊地区,忍饥受冻,在掩体里埋伏守候长达76天之久,自费耗资达8万元之多。(封面及封底图2)  相似文献   

19.
李蓓蓓 《学语文》2004,(3):13-13
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 ,并归纳变化的原因。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 ,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哪些教训。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语同学们 ,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你认为中国什么地方最美?老师觉得西湖很美 ,她像一位仙女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美 ,苏轼曾经用“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诗句来赞美西湖。在中国的大西北 ,…  相似文献   

20.
以制度创新推动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部大开发对我国21世纪的发展意义重大,西部大开发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我国的相关体制与制度尚不适应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当务之急是推进制度创新,构建和完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