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家园共育环境下培养小班幼儿家务劳动习惯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小班幼儿家务劳动习惯培养原则加以阐述,进一步探究目前小班幼儿劳动教育现存问题,提出改变原有家庭教育观念,培养幼儿家务劳动意识、注重劳动环境营造,调动幼儿参与家务劳动积极性等方法,希望能为小班幼儿良好家务劳动习惯养成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意识上重视劳动,实践中不给锻炼机会我们曾经对儿童劳动教育的现状做了调查,在家庭生活中,完全由家长承担家务劳动的大概占60%;幼儿参与家务劳动的占了32%。在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看法的调查中,认为劳动教育能够养成儿童劳动习惯的占45%;认为家务劳动是儿童能够完成的占51%;认为儿童去参与劳动实在是添乱的,大约占了3%。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已经得到了很多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国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尤其是当代的中小学生在家长溺爱的环境中,一味强调升学必考科目的理论学习,很少让他们从事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怎么发挥好劳动技术课的作用,对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校、家庭、  相似文献   

4.
执教年级:二年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育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家长的小帮手。 教学对象: 二年级的小学生,大多数在溺爱中成长,在家不会做家务活、在家不爱劳动。 教学要点; 1.小学生在家也要爱劳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幼儿攀比行为概念及现状情况,分析了幼儿攀比行为的形成原因,主要有部分幼儿家庭经济水平较高、家长对幼儿溺爱、教师的错误教育行为以及家庭与幼儿园联合教育的缺失等。并且提出了关于消除幼儿园中幼儿攀比行为的一些对策,如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正确处理爱与溺爱的关系,教师对幼儿进行无差别对待并且积极开展家园教育合作等。  相似文献   

6.
尹璐 《云南教育》2023,(3):43-44
<正>劳动,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要素。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表现出溺爱孩子、忽视劳动教育的问题。随着国家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2022年版)》,表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劳动教育得到了社会、家长、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高度重视。虽然幼儿园不在义务教育范畴,但笔者认为,对幼儿进行相关劳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要找到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由于学校劳动教育场所等的局限,中小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不足,缺乏劳动技能和实践经验。同时,部分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不强,导致部分学生甚至不熟悉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等简单的家务劳动。这使他们缺乏必要的生存技能、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以及公共服务意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户外活动,“露营热”逐步形成。这为学校开辟劳动教育的新空间提供了灵感。露营活动是学生亲身经历多种日常生活劳动、提高自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的优质载体,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加强劳动教育可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也能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能让幼儿更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要尊重劳动成果。怎样使家长理解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的重要性呢?我不断苦苦寻找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一、家长转变观念,在了解、观察基础上,理解培养幼儿劳动意识的重要性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关心,过度爱护,是长辈的掌上明珠,在家中任何事长辈都包揽了,使孩子产生过分的依赖心理,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养成了娇气、懒惰的坏习惯,缺乏…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对幼儿的分享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家长分享教育知识的匮乏、对幼儿的溺爱,还有亲缘关系的不和谐,都容易造成家长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强行要求幼儿进行分享、限制幼儿自发分享、忽视幼儿分享体验等问题。对此,必须加强家园合作,丰富家长的教育知识;对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持引导鼓励的态度;加强榜样示范作用,从而提高幼儿的分享意识,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注,由于缺少科学方法的指导,导致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最终使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低。为提高幼儿自理意识和能力,游戏法可以有效增强幼儿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动手欲望,实现自理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
家庭劳动教育指家庭中家长树立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培养劳动习惯,及从事一定的家务劳动的教育活动。2002年10—11月,笔者就当前家庭劳动教育现状在青岛市部分市区和郊区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中小学生家长。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8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72份。调查内容包括家长对孩子学历和职业的期望、中小学生家务劳动情况、家庭劳动教育情况(包括显性的劳动教育和隐性的劳动教育)等几个方面。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对问卷和访谈的分析,我们对青岛市家庭劳动教育有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无论是幼儿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过分注重智力开发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产生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现象,例如:有的幼儿性格过于内向,表现出胆小,不善言语,缺乏自信,有的幼儿由于长期受家长的溺爱而任性、霸道、受不了挫折、唯我独尊与人格格不入、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个别幼儿甚至带有问题行为,或蛮横无理,或依赖退缩等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如不加以重视,势必影响一代人的素质.所以,我从三方面阐述了幼儿健康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大班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吴忠市幼儿园陈秀英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自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这一时期的幼儿心灵最敏感,可塑性最大,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习惯,对幼儿的成长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在,独生子女多,父母对孩子溺爱的情况较为普遍,有些家长把孩子捧为"小...  相似文献   

14.
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探索(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的策略在对幼儿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策略,来帮助家长掌握幼儿劳动教育的艺术,提高教育的效果。(一)照顾幼儿的年龄特征1.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家长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应抱有不同的劳动期望,从幼儿的体力和技能出发,不让他们承担过重的家务劳动,以免损害他们的健康,危及他们的生命安全。例如:要求3岁的孩子把积木捡起来,把脏袜子放在洗衣盆里;要求4岁的孩子把牛奶放在冷藏柜中,把干净的衣服放进自己的衣橱,把报纸和邮件分开放在适当的地方;要求5岁的孩子把芹菜切断,给小白兔…  相似文献   

15.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自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以“劳动教育”为载体,通过自我服务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区域劳动锻炼、适当家务劳动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养成自我服务及为班级、为家人、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了解自我、寻找快乐,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俞海玲 《福建教育》2023,(34):16-17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双方应形成教育合力。但在当前的家园共育中,存在着家长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教育方法不得当等问题。幼儿园教师可通过传递理念、展示幼儿园劳动教育过程和成果、收集家长困惑进行针对性指导等方式,与家长同向同行,共同落实和推进对幼儿的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17.
联邦德国认为,孩子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是有教育意义的。因此,他们制订了儿童的家务劳动法。法律规定:六岁以前的孩子可以尽情地现耍。满六周岁到十岁要帮助家里洗洗杯盘碗碟和负担到商店购买小物品的跑腿任务。十岁到十四岁要负责整理院内的草坪和洗刷全家的鞋子、地板打蜡的工作。十四岁到十六岁要参加宅院旁园地的劳动。对不愿意劳动和不完成父母交给法定的家务劳动的孩子,要按违犯法规论处。家长溺爱  相似文献   

18.
幼儿期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对其一生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教育观念,家长的过分溺爱等因素对幼儿创造力的影响,从教师和家长等方面提出了提供幼儿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幼儿的"求异精神"以及为幼儿营造民主愉快的氛围等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逐渐被包办替代、被溺爱剥夺、被麻烦嫌弃。然而,家庭劳动教育具有促进德、智、体、美教育之发展、体会劳动之快乐、理解生命之意义、培养儿童独立意识与责任感、营造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等重要价值。为此应传递健康的劳动观念,从告知孩子劳动的意义、家长为孩子树立劳动榜样、放手让孩子去劳动、劳动教育要适时适量、在劳动过程中进行教育等方面着手,旨在回归家庭劳动教育,促使儿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意识普遍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家长文化程度有限,思想落后教育意识淡薄。这也是农村幼儿园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参与和配合。家长教育观念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农村幼儿的家长家庭教育有如下特点家长教育意识不高.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缺乏与孩子和幼儿园的有效沟通,不注重孩子的培养,耽误了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带来了不利的负面影响;因此,能否运用开家长会、举办讲座、开展亲子活动、家园开放日活动、家教宣传活动等有效方法转变幼儿家教观念是幼儿园对农村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