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构建了包括思政教育范畴、育德范畴、综合素养范畴3个维度的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模型,对上海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现状开展调查及分析。应从提高中小学思政课学科地位,提升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探索建立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层级联动的一体化培育体系等方面加强中小学思政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有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师,才会有高质量发展的思政课。实践证明,“课程育德”“课堂练兵”“课例支撑”“课题攻关”“课后践行”等专业发展服务项目,畅通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数量足、素质优”的发展之路,助力区域思政课教师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3.
宁都素以"文乡诗国、客家摇篮"扬名全国.宁都县第三小学俨然是闹市里的"隐士",依山傍水,毫不张扬地在宁都县城的边缘隐居着. 然而,就是这样一所"隐居"在宁都县城乡接合部的新办小学,却被当地百姓津津乐道着.近年来,该校声名鹊起,县内外不少学校纷纷托人联系,要到这所学校来"交流""取经".一所只有41个教学班2800余名学生、100余名在职教师的县城小学,为何会有这样的魅力呢?  相似文献   

4.
李晓方 《孩子天地》2017,(5):192-193
本文从学生、教师以及学校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建议,即提高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视程度、重视思政课师资的配置与培养、加强思政课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5.
<正>为统筹推进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切实发挥中小学思政课的基础课程、关键课程作用,全面增强思政课整体育人功能,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结合学校小初高学段齐全的办学特点,组建跨学段、跨区域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团队,从课程、教学、教师三个维度探索一体化实施路径,开展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正确把握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内涵,做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凸显价值引领,有效地实施课程思政。完善提升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需要高校领导高度重视,拓展课程思政平台,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7.
《学子》2014,(18)
正始建于1987年的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仓南路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位置偏僻,生源复杂,在编教师30人,学生600余名。就是这样一所不起眼的学校,近年来却声名鹊起,成为当地老百姓趋之若鹜的好学校。这源于该校在"为学生人生幸福奠基"办学理念引领下,积极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适宜空间,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学生校长"活动让孩子们的自主管理梦想成真。该校"学生校长"目尝试已经多年,为的是让学生们人人都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和平台。每年的春秋季运动会、每周升旗仪式、新生入队仪式、演讲比赛、"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学校建设、  相似文献   

8.
针对思政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不强、育人的协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水文化为切入点,开展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互融路径研究。构建理实虚一体的模块化协同式教学机制,促进思政课教学和专业教学的有效融合;创建资源池,为思政与课程的融合提供丰富的养料;创新结构化教学团队,发挥优势,实现“三全育人”。通过文化媒介搭建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频共振;通过课程资源创新,打造出立体化结构资源体系。经过实践检验和推广应用,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大幅提升;学生自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素质显著提高;学校社会辐射影响力明显扩大。  相似文献   

9.
张婧豫  吴河奇 《甘肃教育》2023,(16):36-39+67
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以兰州市为代表的民办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结构有待优化,教师队伍稳定性有待强化,教师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有待提升,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引进、培养和退出机制,优化思政课教师准入渠道、待遇保障和学校环境建设,增强思政课教师职业认知、情感和素养,强化思政课教师地位、经费和监督保障。  相似文献   

10.
甘肃正宁县幼儿园校车血案发生后,各学校本应高度重视学生上下课、上下学的安全,避免类似事件不再重演。可笔者在某市观摩、学习期间,发现该校并没有以此为鉴,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  相似文献   

11.
据国际教师组织网站(ei-ie)2013年3月6日报道,马来西亚中小学生保险新方案于今年年初开始全面实施,马来西亚政府已为所有搭乘校车的中小学生购买保险。据悉,政府斥资4000万林吉特(约合8000万人民币)用于购买通勤学生今明两年的乘车保险,约有150万名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思政课在坚定学生政治立场、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发展学生报国本领等方面具有奠基性的关键作用。当前,中小学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存在教学目标不够聚焦、教学方式有待扩展、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教学现状,教师可采取明确思政课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数字化教学手段推进思政课教学,健全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等策略,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喜燕 《学周刊C版》2019,(8):161-161
城乡接合部是一个处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特殊领域,这一区域的留守儿童比较容易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教师以城乡接合部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为基础,探究城乡接合部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应对策略,旨在提升城乡接合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孙义 《教师》2023,(8):60-62
时代的变迁使得中小学思政教育发生了改变,国家也对中小学的思政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要全面加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章作者对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研究,主要是为了推动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文章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分析当前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概念以及特征,并指出我国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内容重复、内容缺乏实践性以及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文章作者根据现有的问题提出各中小学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要构建思政课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构建思政课一体化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5.
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是教育公平的起点,随着我国实施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及滇西北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定位于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均衡的系统性和实证分析,立足于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以教育资源的配置为切入点,以丽江金山白族乡为研究区域,对研究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展开研究,以期为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提供意见建议。首先,调研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现状;其次,分析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滇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接合部教育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找出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求教育资源在各个学校要平衡配置.中小学教师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教育资源,更应平衡配置.中小学教师的城乡交流是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目前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的实效性还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城乡在教育等方面条件差异过大增加了交流的难度;对教师城乡交流认识不到位,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市场机制对教育领域的过分渗透;教师城乡交流制度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德育》2020,(5):26-26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统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新时代的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结合实际,以严密的逻辑和透彻的学理分析回答学生的疑问,以科学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实践教学成果反映出来的,因此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成了各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点工作之一。文章依托课题研究提出的高职院校思政课“三七二一”实践教学模式,把实践教学活动与指导教师的合理化配置作为研究内容,在对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实践活动实施策略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找到最适合“三七二一”模式下实践活动开展的有效路径,希望有效地提升该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的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导。加强思政课建设、开好思政课,就思政课教师而言,必须要牢牢确立"四度"意识,即:高度意识,思政课教师必须要以高度的政治觉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度意识,思政课教师必须要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讲深、讲透、讲明;温度意识,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给学生以精心引导和栽培;尺度意识,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用自身的言行积极影响熏陶学生、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20.
正一、城乡接合部学校的教学现状城乡接合部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学生基础太差,英语词汇记不住,语法理解不了,课文不熟悉,甚至不会读,课后更不会主动进行复习,从而导致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考试中的屡战屡败极大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尝试总结出了五步背诵法及其反馈方法,旨在帮助学生轻松、快速地完成课文背诵。二、课文背诵的必要性1.有利于增强自信心。作为城乡接合部的英语教师,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