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业设计“六度”李明高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主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师应该象对待上课那样对待作业的设计,实现作业设计的最优化。笔者认为,作业设计应把握“六度”。一...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作业设计需要重新定位其价值立场:注重关怀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尊重学生差异、满足学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陶冶文化;强调主动探究、合作互助是高质量作业设计的核心主张。推行高质量作业设计,既需要教师群体转变观念,注重跨学科合作,提高作业设计与评价质量,也需要学校健全作业设计管理制度和指导机制;引导家长参与,推进家校协同设计作业;政府助力搭建平台,促进作业设计共生共享。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作业改革的重要性,积极投身于作业设计。“长作业”的设计能促使教师对作业的布局进行宏观思考,在量上细化作业的配置,在质方面注重由易到难。现阶段英语牛津教材的编写采用了building block形式,由许多个不同主题的Module组成。由此可见,“长作业”这一模式是适合英语牛津教材的。下面笔者就“长作业”的设计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吴蓉 《江西教育》2023,(11):44-45
“单元化”作业是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作业,是围绕同一主题形成的独立但又成体系的作业。教师应以单元为基本单位,依据单元目标,以选择、重组、改编或自主开发等多种形式设计作业。美术学科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并没有划分明显的单元。对此,教师需要从美术知识技能目标、学习领域、美术表现技法、核心素养培养等方面进行单元重构,设计“单元化”的美术作业。  相似文献   

5.
减负是当前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减负主要是针对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而言的,而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或直接表现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数量多、难度大,并且在作业本身的质量和要求上存在着许多违反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因此,研究并科学地设计学生的作业就应该成为当前减负的一个关键。我们认为,下面几种类型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减负。分层作业。分层作业是与统一要求的作业相对立的一种作业类型。过去在学生作业问题上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弊端,这就是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一…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的“作业心理”与教师的作业设计批改邵延红要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就必须改革作业内容和形式,在作业的设计、批改上下功夫。首先,应摸清学生做作业时的心理特点,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小学牛做作业的心理主要有:一、厌多。...  相似文献   

7.
郭静 《小学教学参考》2023,(20):32-35+40
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有效的作业设计对小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长期以来,教育部门不断出台相关“减负令”,目的是减少学生包括作业负担在内的学业负担。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一味减少作业的数量,而对作业的设计理念基本上一成不变,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文章提出了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更新作业设计理念;加强师生交流合作,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完善作业管理系统,提供保障机制等措施,助力教师设计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小学数学作业内容。  相似文献   

8.
田铮 《林区教学》2023,(3):108-112
义务教育“双减”背景之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革新作业设计理念,关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路,改变作业设计的形式,丰富作业设计的内容,让作业全面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以助推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做到牢记育人任务、关注学生特点、优化作业结构、创新设计理念四点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作业设计的新路径:减少作业总量,创新作业形式;丰富作业内容,优化作业层次;转变评价方式,强化导向原则;加强学科融合,注重能力发展。重构设计思路,探究设计路径,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了解学情、改进教学策略的重要途径。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效果不佳,源于教师忽视研究作业的设计,设计作业时缺乏整体把握和目标意识。数学教师教学时可设定明确的作业目标,精心挑选作业内容,合理设置作业的难度,科学布局,不断优化作业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陈有殿 《成才之路》2023,(10):57-60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适中”“适量”“适当”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双减”政策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中应注重创新,结合学生实际状况科学设计作业。教师在创新数学作业设计时,应掌控作业时间,凸显作业层次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适量性原则,拓展作业维度,依托课本设计作业,实现作业设计多元化,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作业。  相似文献   

11.
学生只有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自觉地完成作业。如何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在把握教材(课文)的重难点后,结合学生实际可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作业,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识字复习中,教  相似文献   

12.
陈雨露  刘红艳 《海外英语》2023,(20):166-168
“双减”政策指导下的英语作业设计应聚焦育人为本、素养导向、减轻作业负担、满足学生需求和家校社协同。教师主要通过设计作业的形式、作业内容、作业类型,严格把控作业完成时间、平衡作业的质与量。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学英语作业现状与理论研究,研究当下英语作业设计路径、修改方向,并深入探讨作业布置的类型以及相应的实施方法,并对中小学英语作业布置的焦点提出建议,期待使师生双方真正得益于“双减”政策,实现英语作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双减”政策秉持学生中心理念,遵循减负增效的原则,力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压力。在这一政策下,立足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现状,结合作业设计原则,进一步探讨作业优化设计策略。这要求教师以人为本,立足学生实际,把握整体、适度、差异及科学性的原则,从内容、形式、内涵、评价等方面进行作业设计创新,以期促进和谐发展,提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郑平云 《天津教育》2023,(10):113-115
<正>“双减”背景下,为了减轻学生繁重的作业负担,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课后作业总量逐步减少。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教学成效,对作业的精度要求也在提高,即在减少作业总量的同时,要有效夯实学生基础,拓展学生的学习与应用,从而达到增效减负的理想效果。基于此,本文围绕“双减”下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目标、方向及相关策略展开论述。一、“双减”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目标(一)增效减负增效减负是“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徐佳卉 《学周刊C版》2023,(33):109-111
作业是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进程、帮助学生巩固提升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主要抓手,尤其是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实,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设计生活化作业能够有效实现上述目标。文章首先对生活化作业的内涵与价值进行简单的阐述,然后详细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生活化作业的时候,要以生活经验、生活化实践活动、生活化游戏活动、生活化情境等作为生活化作业设计的切入点,从而保证所设计的作业“接地气”、有人气。旨在通过生活化作业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科关键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6.
“双减”政策下的“好作业”设计,要求教师在研发设计作业时要打破学科边界、注重对学生的精神陶冶、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实施多元评价,让“好作业”具有综合性、生长性、层次性和激励性。“好作业”能助推学生的认知,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与数学应用。“双减”政策下的“好作业”设计,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双减”政策出台,对学生作业布置产生了较大影响。表面看,它影响到的是作业量、作业频次、作业时长、完成作业的时间节点,影响到作业形式、作业内容的选择;深层次看,它影响到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心态和教育方法……传统、单一、齐步走的作业布置已跟不上时代所需,个性化作业设计将成为“双减”政策落地的必然路径。从语文学科来看,落实“双减”,设计语文个性化作业,必须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立足两个根本,  相似文献   

18.
“双减”政策重视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对教师的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路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设计趣味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生活化作业和分层作业,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双减”政策的出台并非是让英语学科脱离原来的轨道,而是要求教师直面当前英语作业存在的问题,钻研教学内容,优化作业设计,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精练度、多元化的英语作业,助力学生的英语学习,真正落实“减时增效“”减量提质”的目标,让作业成为培养和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20.
落实“双减”,关键在于减负提质.聚焦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需要转变传统的作业设计理念,生成以概念、过程、问题为关键词的对比性作业、描述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形成内容聚焦、数量精简、结构凝练的单元作业设计,使作业成为学习的一种赋能,成为检测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体系掌握情况的载体,成为落实“双减”政策和全面实施2022年版课标的一个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