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冬霞 《福建教育》2023,(39):11-13
<正>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场所。结合学生学段特点的班级岗位建设,能够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充分参与班级事务,积极规范行为,发掘自身潜力,培养责任担当,实现自我管理,促进自我成长。小学六年可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各个学段的小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特点,只采用一套班级岗位模式,很难满足学生六年的发展需求。因此,班主任应关注每个学段学生在班级岗位上历练的侧重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班级岗位,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班级小岗位建设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班级小岗位建设可以让学生尽快适应和融入班级共同生活,在公共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领导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等,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3.
学校中所谓的好生活,与学生每天生活的班集体有关,好生活能让学生主动投身班级事务,关心身边人,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实施班级人人岗位责任制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班级生活,针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通过岗位设置、岗位轮换、岗位评价这三个抓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某方面的品质进行培养和强化,以达到成长的目标,最终指向“善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正>班级岗位是班主任根据学生成长和班级建设的需求而设立的职位,是赋能学生成长的平台和载体。学生在岗位上展示才能,有助于其提升自信心和自豪感。班主任也可通过班级岗位,看见学生成长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因材施教。可以说,班级岗位具有巨大的育人价值。但是,班级岗位的设立往往存在以教师为主导、忽视学生需求等问题,导致育人长效机制缺失。因此,  相似文献   

5.
戴婷玉 《江苏教育》2023,(21):10-12
班级生活是极为丰富的,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班级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要看到班级生活和学生群体的价值,引导学生在班级生活场域中互动、对话,用集体影响个体,让个体在集体的影响下健康发展。班主任基于学生群体的真实困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景、生生和师生的平等对话,通过公共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道德的自主建构,进而提升公共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6.
课堂提问效果,不只是教师提问的艺术,还在于对课堂提问的主体——学生群体问题主体意识的树立与班级学风相关,班级学生群体的学风具有其共性,更有其特殊性.在进行班级学风建设过程中,对学生群体问题主体意识的重视和培养应有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借鉴认知发展心理学的个性主体控制理论,面对班级学生的学习问题氛围引导,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吴晶 《辅导员》2013,(6):41-41
<正>岗位是班级工作中分工负责的基本单位,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履行责任能力,树立"爱岗敬业"主人翁意识的主渠道,也是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的阵地之一。班级岗位建设就是要调动全体学生管理班级的积极性,锻炼为集体作奉献的实践能力的班级基本建设。通过一、二年级的岗位建设,在设岗、增岗的  相似文献   

8.
对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疏导吕绍采班级是学校领导下的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正式群体,这是学生经常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往往要花很大精力来作班集体的培育工作。在诸多工作中,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以体现核心价值的方式进行。具有社会属性的班集体,对儿童价值观的形成有着积极意义。以"班级岗位"为载体,组合相近岗位建设"班级岗位小组",通过岗位招募、岗位历练、岗位考评及岗位制度建设,引领学生发现自身价值、岗位价值与团队价值,提升岗位服务意识与民主管理能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班级生活有机融合,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角色体验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刘伟丽 《辅导员》2014,(15):48-48
<正>"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这是新基础教育课改针对传统教育种种弊端,提出建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本学期的班级管理中,我努力践行着这一理念。如何使这一理念更好地付诸实践,我认为首先要切实地落实岗位建设。只有真正发挥每一个岗位的作用,激发每一个岗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才能使每一个班级成员真正以班级主人的身份融入到班集体中促进班级的自主管理。一、还管理权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把班级的管理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刚接手一个三年级班,我就遇到了三大挑战:一是这个班学生普遍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有些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急于表现自我,缺少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意识,而另一些学生状态散漫,对班级漠不关心;三是班级岗位零散,缺少统筹管理,岗位工作效率低,占用了学生大量时间。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干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是优化高校教育管理的群众纽带,学生干部岗位是高校学生干部成长成才的摇篮。文章从高校学生干部的群体特点、岗位特点、结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着重点和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班级成员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其中间存在着“自然领袖”。“自然领袖”是指非正式群体中最有威信,最有号召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成员行为的人。班级既是一个正式群体,当然有其“行政领袖”,即通过合法手续(选举、任命等)而担任一定职务的班委成员。  相似文献   

14.
中等生在班级中占大多数,是班级构成的核心群体。他们在学习、纪律等各方面表现并不差,但也存在一些容易忽略的问题。学生的可塑性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如果教师简单地依据成绩将学生划分“三六九等”,自然就会陷入“抓两头带中间”的误区,这既不利于教育管理班级,也不利于培养发展学生。对于中等学生这个群体,教师既要找到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优、缺点,也要看到他们在课外活动或日常生活中的不足和问题。教师应坚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准确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  相似文献   

15.
颜耀忠 《班主任》2003,(5):27-28
班级群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其群体心理良好,学生个体心理会因此而不断优化;一个“乱班”,其班级群体心理有问题,学生个体心理会因此而不断劣化。所以,优化班级群体心理,可以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略论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公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不公平问题 ,这主要表现为 :重视班级的社会化功能 ,忽视班级的个性化功能 ;重视正式群体 ,忽视非正式群体 ;重视处境优势的学生 ,忽视处境不利的学生。管理者只有树立公平的理念 ,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婷 《江苏教育》2023,(21):18-19
班级是学生共同生活的公共场域,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班级公共生活场域,发挥班级独特的育人价值。班主任可通过班级岗位建设,引导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公共事务,培育学生的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让学生学会承担公共责任,履行公共义务,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18.
周晓红 《中国教师》2010,(18):45-46
<正>班级群体,是在学校环境中围绕一定目标互动的,为满足学生成长需要所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学生集合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源。班级群体心理,是一个班级中所存在的心理环境,因班级群体比学生个体规模要大,所以其对班级建设与发展产生的影响也远远大于个体。如果教师只关注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关怀,而忽视了个体所置身的学生群体,那么,这种关怀很可能是低效甚至是完全无效的。当前,高年级群体心理问题及其辅导对策已经成为小学班主任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林雅芳 《班主任》2024,(2):5-9+20
<正>一、引言班集体是中小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社交的重要实体。由于中小学生身心尚处于发展中,处理情绪、人际等问题缺乏成熟的应对方式,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突发事件。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等影响,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等群体面对的不确定感增强,间接导致班级突发事件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所谓消极群体是指在班级中由学生自发形成的盲目性过多而积极性很少的非正式团体。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消极群体、没有清楚认识消极群体产生原因而对症下药进行改造,这种消极群体成员发展势必越来越多,消极影响势必越来越广,从而导致班级凝聚力逐渐丧失,班级正常活动无法进行,最终不能实现班级的奋斗目标,完成班级的整体教育功能。因此,作为班主任如何通过合理地教育、引导、改造,使消极群体变为积极群体确是个值行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