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自身教科研知识的短缺和课题研究行为的乏力,不但阻碍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基于此必须在继续教育中加大教育科研知识培训力度,加大中小学教师“以校为本”小课题研究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基层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往往会存在以下偏失:对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检查次数多,指导深度不够;课题事务性管理多,对教师科研素养的专业引领不足;就课题论课题多,课题之间的交流少等。为此,教育科研部门必须转换思路,深入教育现场指导课题开展,全程跟踪管理保障研究质量,组织“科研工作坊”拓展研究思路,加强科研培训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等。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作为中小学教师,其优势在于占有大量的教育教学第一手材料,“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应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中小学教育科研“来自实践、通过实践、为了实践”的基本特点决定了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所追求的是解决问题、改进教学。行动研究,十分切合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实际,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最为适用的研究方法。中小学教育科研最大的成果就是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在科研的过程中,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以“课题研究培训模式”促教师成长。经历了早期的自发、分散、零星的粗放型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科研兴校”、“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小学教育科研蓬勃发展,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已不是新鲜事。然而,“教育科研唯文论”、“教育科研也要治‘乱’”、“泡沫科研”、“科研浪费”等质疑声也不绝于耳。中小学教育科研到底怎么了?参与教育研究的教师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在找寻问题的答案时发现:课题多了,但是不知有多少回,教师只是帮助专家检验教育实验假设的操作者和执行者;论文也多了,但是有多少论文,能让我们看到教师的身影,听到教师内心深处的呼唤,感受到教师成长过程中的辛酸和愉悦。教师,本应是中小学教育科  相似文献   

5.
从各级科研管理部门的视角,正视当前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注重开展小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强化培训、指导及管理环节,以期达到中小学教师能力提升,素养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场与缺席: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实践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科研兴校”、“教师成为研究”等观念深入人心,中小学教育科研蓬勃发展,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已不是新鲜事。然而,“教育科研唯论”、“教育科研也要治‘乱’”、“泡沫科研”、“科研浪费”等质疑声也不绝于耳。中小学教育科研到底怎么了?参与教育研究的教师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探讨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及操作路径,将繁琐的课题研究简化为“六步法”:选课题—报课题—说课题—做课题—写课题—评课题,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的课题研究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8.
缪剑峰 《福建教育》2022,(41):33-35
<正>专业、有效的指导是影响中小学教育科研质量的至关重要因素,也是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主要路径。在长期教育科研指导实践中我们发现,范例式指导是一种上手快、效果好、影响深的指导方式。一、范例式指导的价值定位范例式指导是指导者精选关于如何开展教育科研的示范性案例,供教师学习、模仿、借鉴,引导教师从中理解、把握研究方法和研究操作技巧,从而学会研究。范例式指导是“以例为范”,它具有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是契合广大教师研究特点的指导方式。  相似文献   

9.
开展课题研究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目前教育科研的基本模式,“科研兴校”已被很多中小学作为立校的根本加以宣传和倡导,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学校的教育建设已经由“硬件”改造转轨到“软件”打造上,这个转变是以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为标志的,尤其是以课题研究为龙头的教科研形式已经成为很多学校的首选模式。这无疑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出路所在,向教科研要质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历史大趋势。但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做一些“冷”思考。当前中小学课题研究在价值观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确实需要我们端正态度,拨“误”反正。一…  相似文献   

10.
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背景下,区域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及时从研究生态、研究主体、课题管理、结题标准等方面分析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结题典型问题及其出现的原因,探讨区域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的应对策略,包括营造课题研究与中小学教育教学融合的研究生态,开展提升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能力的专题培训,充分发挥区域科研员的指导职能,优化...  相似文献   

11.
识引导着行为,中小学教师在做课题研究时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意识的缺陷,造成行为的失误,因此增强“课题”意识、“实践”意识、“研究”意识、“方法”意识、“成果”意识、“合作”意识和“推广”意识,才能使教师的科研行为正确,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从而提高课题研究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改革以及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育科研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也越来越大,中小学要把教育科研放在突出的地位,中小学教师应该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但是,中小学教师如何参与教育科研,中小学教师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是摆在我们而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教育科研政策的推动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兴趣和热情得到较好激发,中小学教育科研已从“精英化”“以骨干为主”逐渐向“群众性”“普及性”转变。教育科研也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小学教师通过“申报教育科研课题”“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组织或参与专题研讨”“提炼和发表成果”“转化和应用成果”等形式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在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基础上,也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科研成果。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主要指中小学教师应用教育科研的理论、方法和手段,选取某一特定的教育教学问题或研究主题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活动,并形成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成果。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产出、成熟和价值体现一般需要经过“研究与实践”“提炼与表述”和“转化与应用”等三个主要阶段。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中小学教师在教育科研成果的“提炼与表述”阶段显得无从下手、力不从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育科研成果自身的价值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时下,普通中小学搞课题研究已成时尚,但笔者发现一些学校对教育科研的认识进入了误区,片面地认为只有“探索”、“创造”才是教育科研,而更多的是在进行着重复研究,导致了人力、精力、财力的浪费,致使一些教师对此褒贬不一。《教育导报》、《中小学管理》等教育权威报刊也曾相继刊出了一些不同观点的争鸣文章。在此,笔者再来赘谈普通中小学搞课题研究这个话题。首先,普通中小学该不该搞课题研究?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一、普通中小学搞课题研究的好处1.可破除“科研”的神秘感,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教育科研具有不同的研究层次和水平,根据概…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审视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繁荣”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份材料[1]显示,“六五”规划期间,参与教育科研的人员总计只有数百人,且主要集中在中央教科所和高等师范院校。到“八五”规划后期,基础教育科研机构进一步充实和发展,而且群众性的教育科研队伍更是迅速壮大,总数已有数十万人。不少地区的中小学已出现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的兴旺局面。有些教学改革实验,一个课题组参与不同层次研究与实验的教师就达上千人甚至数千人。从中小学教师发表的教育科研论文来看,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局面更是喜人。有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否需要课题的问题,是因“人人搞科研,个个有课题”的说法而想起的。我不反对每一位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当然是有层次的),举双手赞成关于教育科研与教学结合,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如果不与教学有机结合是永远没有生命力的。但是我一直认为“,人人搞科研,个个有课题”是教育科研浮躁风的一种表现形式。科研课题,即研究的题目,是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而确立的研究的问题。课题使研究的目的具体化,使研究活动指向特定的对象和内容范畴,具有指向性、概括性和限定性等特点。教育科研课题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文献综述是科研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文本中文献综述的格式、写法、连词、路径、评价等操作性问题的系统探讨,以期提高教师文献综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解决以往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假、大、空”的不良现象,引导广大教师研究教学、改进课堂、完善实践,切实促进全市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从2006年8月起,我们提出了“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教育科研理念,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通过培训、指导、督查、评估等得力措施,把科研与教研、教改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较好地落实了“本土化行动、低重心运转、小步子发展、实效性评价”的教育科研工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实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教科研的支持,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也早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教师发展的共识。而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仍然比较薄弱,运用科研方法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仍然不足。本研究对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现状进行实证调查,聚焦分析学校内外部支持因素和教师个体的科研实践经历等对于教师科研意识提升的影响关系。探索提升教师科研意识的学校支持策略,包括发挥校长科研引领作用、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支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优化专家指导与科研培训方式等。  相似文献   

20.
科研兴师,已被“有权之士”认可,“有志之士”接纳。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践中,已不同程度地将教育科研逐渐转化为自觉行为,并体验到科研伴我成长的喜悦。翻开笔者主持的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在教育科研中,提高教师素质的研究》课题档案,看到实验教师们沿着课题研究成长的记录,我感到十分欣慰,并回想起这一科研群体所走过的路程……课题研究逼迫实验教师转变学习态度及方式。实验前课题组对来自三区一县市直中小学的59位自愿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了教育基础理论测试,测试结果参差不齐,令人极不乐观。供学习大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