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代史》是高校历史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之一,也是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实施双语教学模式以来最早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课之一。目前双语模式下的《历史》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使得其教学缺乏活力,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本文依据《中国近代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探讨了历史人物教学在民族地区高师院校《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历史人物教学的有关经验。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 ,又是中华民族的探索史、发展史。在高中中国近代史教学中 ,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社会功能 ,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虽说我国现在繁荣昌盛,但一百多年前的现在中国正遭受着列强的凌辱,是中华无数仁人志士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才摆脱了耻辱。初中阶段学生的价值观等都还没有完全的形成,他们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很好的引导,而爱国是所有人价值观的基础,所以说当代青年学生必须把这段历史的学习摆上台面。中国近代史是沉重的,所以如何提高初中生对中国近代史学习的兴趣,成了当代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除了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在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而初中是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历史教学天然具有培养学生价值观的优势,体现着历史学科进行人文教育的价值,这也是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本文对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育可以促进个人健全人格的养成,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养成、价值观确立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开展积极有效的历史教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将历史图片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也越发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学校的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正是处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开展素养教育尤为重要。学生要有家国情怀,这是我国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在高中时期的学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历史知识,还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深入地挖掘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的教育题材,需要灵活地使用现代化教育的方式,努力践行和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这门学科是传承我国文化、培养学生情怀的重要课程,学校的教师应该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相关思想。  相似文献   

7.
历史属于人文科学类的学科,其中存在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所以通过历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可行的,同时也是必要的。初中生是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也需要通过学科教育提升其价值观的建设。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优势,利用其中的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 :“尤其是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 ,笔者在中国近代史第一章《两次鸦片战争》的教学中 ,为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尝试。  一、在挖掘教材内涵的基础上 ,调整教材内容和教学课时。  两次鸦片战争的教材内容其内涵有两条主线。一是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使学生懂得两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扩张的产物。另一条阐述的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历史课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中学历史教师要重视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突出时代性。  相似文献   

10.
优化历史教育教学,指导学生确立与建构公正的历史价值观,这是学习历史事实、理解社会历史逻辑、体认现实发展环境的重要目的。培育端正的历史价值观对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增进历史教育实效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文章立足学科素养培养的角度,分析历史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探讨历史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错位现象,并探索有利于促进培育历史价值观的有效策略,积极营建更加生动有趣、真实有情、灵动有效的高中历史新课堂。  相似文献   

11.
乡土史资源开发运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创造性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过程,它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笔者以福州为例开展乡土史资源的教学应用,主要有: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史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的乡土史专题学习;利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加深认知;运用现代信息网络丰富乡土历史知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史首先是一部屈辱史,其次才是探索和抗争的历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这一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说是重点,是因为中国古代辉煌历史背后的弊端在中国近代阶段得到彻底暴露,中华民族要想腾飞就必须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找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说其是难点,是因为学生对近代史,越学越觉得憋气,导致不爱学;即便是学生想学好中国近代史,诸多的不平等条约,繁琐的屈辱条款,真正掌握也并非易事。而教师面对如此的现状,也感觉难教。因此近代史的教学需要深入的研究,其中近代史中的不平等条约的教学更应引起重视。学习有独立过程,因为没有教,学生也…  相似文献   

13.
高立敏 《教师》2010,(27):86-86
伴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历史学科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中的优势不断显现。在历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下,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这一目标在整个历史教学目标实现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呢?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育教学以关注学生成长为根本目的。学生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所以任鹏杰主编说:“历史教学。除到好处’的境界,就在于把‘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因此,“育人”是历史教育教学的根本诉求,价值观教育是历史教育教学的核心内涵。确立历史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几年的历史教学,我发现:现在的学生更需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而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更有优势。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我认为应该全面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6.
〔课例〕高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也是近代史历史教学中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在传统的教学中 ,我们一般采用教师讲授 ,学生接受现成结论的方式。由于课时有限 ,老师不能充分展开 ,也由于内容离现实生活远 ,往往是一学期下来 ,学生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这一概念都未能准确的理解 ,更不用说就此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究了。国家教育部 2 0 0 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强调 ,要通过…  相似文献   

17.
王刚 《文教资料》2014,(24):166-167
近代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使生活化教学理论不断发展。目前,中国高中课程改革序幕已经拉开。在此背景下,各学科教学都趋向生活化,特别是更具人文性的历史学科,肩负着推进生活教学实践的使命,坚持学生是课堂和学习的主人的教育理念,帮助每个学生发现自己和成就自己的教育价值观,正所谓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历史教学要实现历史教育的价值、凸显历史学科的特性,并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中学历史教学是对中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要重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开展中学历史教学活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中学历史教学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历史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思潮和思想以网络的形式迅速地传入学校内,学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导致了历史观念的混乱,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能科学、合理和客观地看待。因而,我们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历史观教育,通过正确的途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周江平 《中学文科》2007,(12):40-41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对历史教育价值的定位,重点要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应成为历史教学的血肉和灵魂。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和评价,从而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高中新课改实施已经半年多了,面对当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反思我们的历史教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