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叶至善先生是叶圣陶的长子.他是1945年正式从事编辑工作的,直到晚年还在为父亲编文集,写传记,编龄长达60年之久.这在出版界当属凤毛麟角.先生还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当过出版社的社长、总编,又是全国政协常委、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民主促进会名誉副主席……但他最看重的头衔还是"编辑".他曾编过一本集子,书名便叫"我是编辑",干脆,明确,坚定,从中流露出来的是职业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2.
明代《普济方》的编辑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济方>是由明朝初年开封的第一任藩王朱()领衔,并与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编辑的我国古代规模最大和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医药方剂汇编之书.此书编载医药方剂高达61 739个,堪称我国15世纪以前方剂书的编辑集大成之作,也可以说是我国方剂书编辑的标志性工程和具有"品牌"性质的出版产品.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高职学报编辑队伍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省34家高职学报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编制数严重不足、编辑人员专业不对口及编龄普遍较短等问题.因此,为了加强浙江省高职学报编辑队伍建设,应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好编辑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提高编辑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图书编辑,其最主要的工作是"编"书.但要"编"出一本本好书,成为优秀的编辑,离不开"读书".编辑家陈原曾经说过,编辑"自我修养的头一条,应当使自己成为'书迷'".  相似文献   

5.
吕恰然,<新闻记者>杂志前主编.1988年至1998年,先后在<新民晚报>任新闻版编辑,言论专栏编辑,大特写版编辑.1998年至2010年,任<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在<新民晚报>新闻编辑部工作期间,由他策划和主持的.不妨一议"专栏,被评为中国新闻好专栏.  相似文献   

6.
储瑞耕,《河北日报》高级编辑,“杨柳青”专栏主笔。1983年业余参与筹创中国第一家省级杂文学术组织——河北省杂文学会,任秘书长。1984年参与筹创中国第一家《杂文报》,任专职副总编辑,主持编务。1988年调入河北日报社。迄今为止,储瑞耕在中央和各地报刊发表作品3000余篇,计30  相似文献   

7.
编辑浅论     
(一)《说文解字》:"编,次简也."把写着字的竹简按次第排列、穿连起来,叫作编.编好的竹筒,也叫作编.《史记·孔子世家》谓孔子读《易》,韦编三绝.韦编,指用皮带穿起的简册,为书籍之先诃.所以后来即称书籍为编,或编简连称.编次、编撰、编纂、编辑等等以"编"字为词头的复合词,意皆相近.辑,本训车舆,有聚集之义,与"集"通用,编辑,就是编  相似文献   

8.
2001年第2期的<编辑学刊>刊登了邬红伟的文章<也谈"著编合一">.该文从两种编辑谈起,否定了"著编合一"的可能性和存在性,又根据刘光裕"有出版才有编辑"的观点,经过一番引经据典,得出:"从编辑职业的形成过程看,在出版活动中,‘编'与‘著'是分离的","只要出版还存在,即使到了知识经济社会,进入网络出版时代,编辑这门职业仍将存在,'著'与'编'作为两项不同的工作,两者不可能合一".  相似文献   

9.
传媒名流     
胡孝汉,汉族,1961年6月生,湖北潜江人,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武汉大学中文系中文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编辑。历任新华社国内部编辑、国内部二编室副主编、办公厅秘书、内参编辑室副主任。1997年6月至2002年8月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其间:1999年1月-2000年1月在中宣部挂职任新闻协调小组组长)。  相似文献   

10.
李庄小传     
李庄,河北徐水县人,1918年生,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新闻工作,相继在《民族革命》半月刊、民族革命通讯社、《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日报》(太行版)任记者、编辑、编委;1946年开始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华北总分社任记者、编辑、编委、副主任;1949年在《人民日报》任记者、编  相似文献   

11.
也谈『著编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编合一"是当前编辑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观点.有学者认为,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现代化,网络书刊的出版日益完善,即时出版成为可能.同时,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编辑加工平台的功能日趋完善,使编辑方法简化,编辑功能弱化,学者的编辑化轻易就能实现.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著编(著者与编辑)关系是从"分离"到"合一"的演变趋势.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后期,在网络书刊取代所有其他形式的书刊后,将形成"著编合一"的现象:即所有的学者都将实现编辑化,最终编辑就不再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而只能作为著者的一种附带劳动而存在.  相似文献   

12.
周跃敏,1958年7月出生,江苏苏州人,中共党员,高级编辑.1982年南京师范学院新闻专业本科毕业后进入新华日报社任记者,1985年下半年参与筹办<扬子晚报>,历任<扬子晚报>文体部副主任、经济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2001年8月调任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党委委员.2006年6月起任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1999年被选为江苏省"333工程"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2年获第5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今年荣获第9届长江韬奋奖(韬奋系列).是第8届江苏省政协委员,第10届江苏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3.
一卜面是笔者亲历的几件小事: 一家报社的领导找到我,诚恳地希望在我们刊物.上发表他们报社一位老编辑的稿子,下再说:"这是一位有30多年新闻龄的老同志,又是部主任,平素忙于编务,写论文,  相似文献   

14.
黄育海小档案 资深出版人.1981年大学毕业,做过三年杂志记者,后进入浙江文艺出版社,几年后担任副总编辑,1 998年调至浙江人民出版社任副总编辑.2001年,黄育海自砸国企"铁饭碗",辞职进入贝塔斯曼咨询有限公司担任业务发展总监,同时任贝塔斯曼亚洲出版公司总编辑,兼任上海贝塔斯曼书友会编辑部总编辑.2004年,创办了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2007年8月任《书城》杂志社执行主编.  相似文献   

15.
何凯 《出版广角》2014,(13):40-43
正何林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共党员,教授、编审。1982年至1994年在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工作。1994年从广西师范大学调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先后担任文科编辑室主任、总编助理、副总编辑等,1998年起任总编辑,2008年任社长兼总编辑,2009年6月起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获首届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2010年获中国出版十大年度人物奖;  相似文献   

16.
苦乐其中     
李国文 《传媒》1999,(5):34-35
在我的履历表上,有做编辑的记载,那是从1986年起,在中国作家协会的《小说选刊》杂志社,任主编。到1990年,这个刊物停刊,那五六年里苦乐其中的编辑生涯,至今还很怀念。 当然,我怀念,不是那主编的位置,而是和编  相似文献   

17.
近读周百义写的《唐浩明:归来依旧是编辑》(刊于《出版史料》2020年卷)有点感想.唐浩明1982年进入岳麓书社做古籍图书编辑,曾任副总编辑,2016年退休,有34年编龄.他编辑了《曾国藩全集》《胡林翼集》《彭玉麟集》《曾国荃全集》等近代名人的文集.他还点评了曾国藩的家书、奏折、嘉言,写了数十篇研究曾国藩的论文.他不仅是著名的古籍图书编辑,还是研究曾国藩的学者.在业余他还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作品多次获奖,风靡一时.  相似文献   

18.
这两年来,经常被安排和青年编辑座谈;有时,还会到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开开讲座。这种场合,总会有人问起,我们今天该怎样做编辑?屈指算来,本人已有40多年的编龄,但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说不到点子上。不过,每  相似文献   

19.
缪婕 《出版科学》2010,18(6):95-98
吉博特·H.格罗夫纳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第一任全职总编,在其55年的编辑生涯中,为<国家地理>杂志确立了延续至今的基本定位以及"图片新闻主义"的办刊特色.本文通过梳理格罗夫纳的编辑人生和杂志的发展历程,剖析这位传奇编辑独特的编辑风格、办刊理念、经营思想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做编辑是带着薪水去进修,是天下最美的职业。多年的编辑生活确实让我感到日日新的进步。那是五月初的一个星期天,我像往常一样伏案编稿,任火老师的一篇《关注陌生》(见《编辑之友》2011年第6期)让我兴奋不已,编辑希望看到那种"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稿件,更向往那种人人心中也很少意识到的内容,任老师的文章就属于这类。在他流畅的语言中,职业的"敏感"让我发现其中两处句式用词上需要斟酌,一处是"我们是否可以说编辑审稿其实就是一种‘拿不准审稿’呢?"另一处是"那些具有真正价值的学术理论、观点,出现在编辑面前的时候,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