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个杂交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21个水稻杂交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生育期千粒重株高一次分枝数穗长有效穗数着粒密度穗粒数抗倒伏系数穗实粒数生物产量。因此,在选育水稻品种时,应注意选择生育期较长、粒重及株高较高、一次分枝数较多、穗长较长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10个玉米品系(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国家区域试验中10个玉米品系(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长﹥株高﹥穗粗﹥行粒数﹥穗位高﹥叶片数﹥雄穗分枝数﹥秃尖﹥粒行数﹥出籽率。因此,在选育普通玉米品种时,应选择穗长较长、株高适中、行粒数多、穗位较高、叶片较多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经过28个玉米杂交组合10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得出,除选择中等株高与穗位高两生育性状外,对穗部性状的选择,以穗长、穗重、行粒数、百数重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种植密度对百玉9337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设五个种植密度,对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株产量等性状进行研究.统计分析表明,百玉9337在不同密度下秃尖长的变异系数最大,而穗行数的变异系数最小.方差分析表明,穗长、秃尖长和穗粗在各密度间的差异显著,穗行数和行粒数在各密度间的差异不显著.多重比较表明,种植...  相似文献   

5.
粳稻新品种产量与产量性状的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常规粳稻的产量性状对产量的效应,为粳稻育种实践中选择相关性状提供信息.采用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方法,对2011年河南省粳稻新品种区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最终效应(绝对值)为:穗总粒数>千粒重>穗长>公顷穗数,穗总粒数、穗长均为正效应,千粒重、公顷穗数均为负效应,公顷穗数通过穗长、穗总粒数对产量的间接负效应较强.穗数每增加1万穗/hm2,增产31.03 kg/hm2;穗长每增加1 cm/穗,增产203.17 kg/hm2;穗总粒数每增加1粒/穗,增产20.46 kg/hm2;而千粒重每增(减)1g,产量减(增)71.55 kg/hm2.模拟得出稻谷产量8 265~10 125 kg/hm2的产量结构为:公顷穗数316.48~323.15万穗/hm2,穗长17.63~18.89 cm,穗总粒数119.21~147.07粒/穗,千粒重22.35~24.82 g.在高产育种实践中应以增穗总粒数和穗长、适控总穗数、保千粒重为主攻方向,各产量因素优化协调是实现粳稻高产目标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摘要:用^60Co-γ射线诱变小麦扬麦14,对M,代290个穗行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及多元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变异幅度是不同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穗粒重〉退化小穗数〉行粒重〉穗粒数〉穗数〉穗长〉千粒重〉小穗数〉株高;变异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行粒重=穗粒数〉穗数〉穗长〉株高=千粒重〉小穗数〉穗粒重〉退化小穗数。穗数、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与行粒重相关极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有6个主成分入选,分别为粒数、穗数、粒重、退化小穗、穗长、株高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91.78%。当遗传距离为39.60时,290个穗行分为各具特征的7类,高产类型应从类群Ⅵ的8份材料中进行筛选;矮秆、密穗类型应从类Ⅶ的1份材料中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总施氮(尿素)量600 kg/hm2条件下,研究了氮肥运筹方式对抛栽杂交水稻穗部性状、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减少基肥、增加分蘖肥用量能增加有效穗数;减少基、蘖肥增加孕穗肥用量使穗长、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及穗粒数增加,但抗倒性能下降;减少基、蘖肥增加粒肥往往会导致减产。各处理中,以基肥:分蘖肥:孕穗肥:粒肥为3:2:1:0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1526kg/hm2,较对照增产20.43%,达极显著水平。因此,抛栽杂交水稻氮肥施用基肥:分蘖肥:孕穗肥:粒肥以3:2:1:0为宜。  相似文献   

8.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对8个玉米自交系的10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群体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及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穗粗、穗行数、千粒重3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超过了80%,可以在早代选择,而单株产量、行粒数、穗长的狭义遗传力较低,受环境影响大,不利于早代选择;对亲本间的GCA效应和杂交组合间的SCA效应分析表明,自交系L103在降低株高、穗位高,提高结实性,增加穗行数、提高出籽率等性状上优于吉853,自交系L102-2在降低株高、穗位高,提高结实性,增加穗长、穗行数、行粒数,提高产量和出籽率性状上优于4F1,是综合性状相对较好的玉米种质.  相似文献   

9.
玉米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5个玉米杂交组合的10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穗重,株高,百粒重,行粒数4个性状与单株粒重具有较高的相关遗传力,通过它们对单株粒重进行相关选择,可靠性较大,穗重,穗行数,行粒数3个性状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较大,百粒重,株高居中,穗重,行粒数对单株产量具有较大的影响,是间接选择的重要目标性状。在选择强度相同时,通过其它各性状间接选择的效率均比对单株粒重的直接选择效率低。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近年来河南省大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为河南省大麦生产和高产育种提供借鉴,以13个啤酒大麦品种(系)为材料,进行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有效穗﹥穗粒数﹥穗长﹥千粒质量﹥株高,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有效穗,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71 6),其次是穗粒数(r=0.254 1),株高与产量呈负相关(r=-0.094 8);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麦有效穗与产量偏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穗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982 1.增加有效穗数,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大麦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对转BADH基因水稻品系在0.0,3.0,5.0g/L NaCl胁迫下的抽穗期、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成穗率、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籽粒产量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三种浓度NaCl胁迫下,有效穗数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均达到极显著;在0.0,3.0g/L NaCl胁迫下,只有千粒重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在3.0,5.0g/L NaCl胁迫下,只有实粒数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在三种浓度NaCl胁迫下,有效穗数、实粒数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而千粒重的直接效应则较小。  相似文献   

12.
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产量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双列杂交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了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产量的构成因子及其遗传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对生玉米的穗长,行粒数和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互生玉米,对生玉米的穗粗,穗行数和千粒重与互生玉米无显著差异,影响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穗长,穗行数和单株产量的随机因素主要是加性效应;其遗传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主要产量性状中,穗粗,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率高于互生玉米。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密植对百玉393的单株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设计6个密植条件,以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株产量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升高,百玉393的单株产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5 500株/667 m~2条件下的单株产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百玉393在不同密植条件下的单株产量与穗长、行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穗粗与穗长、行粒数均呈显著正相关;穗长与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表明,穗长和行粒数在各密度间的差异均显著,秃尖长、穗粗和穗行数在各密度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多重比较表明,种植密度在4000、4500株/667m~2的穗长与其它密植条件下的穗长有显著差异,5000、5500株/667 m~2的穗长与6000、6500株/667m~2的穗长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穗长无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4000、4500株/667m~2下的穗粗与6500株/667m~2的穗粗有显著差异,其它密植条件下的穗粗均无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在4000株/667 m~2的行粒数与5 500、6 000、6 500株/667 m~2的行粒数有显著差异,4 500株/667 m~2的行粒数与6 000、6 500株/667 m~2的行粒数有显著差异,其它密度下的行粒数均无显著差异;各密植条件下的秃尖长和穗行数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粳稻产量性状间的相互作用和各类品种的特征特性,增强品种改良的预见性,提高育种效率,运用相关、通径及聚类分析方法,对2012年河南省沿黄粳稻联合区试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灌浆期、穗长、每穗总粒、千粒质量和株高均与产量呈正相关,尤以灌浆期、每穗总粒和千粒质量最为密切.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最终效应为:灌浆期每穗总粒千粒质量有效穗穗长,有效穗对产量最终效应为负.适当延长生育期、增加株高,能提高穗粒数,促进增产,但有效穗过多对增产不利.14个参试品种被划分为5类:第I类包括新丰10-2093、五粳519、郑稻09-10、宛粳096,属亚高产类;第II类有获稻008、信粳64,属中高产类;第III类含新稻29、长粳稻6号,属高产类;第IV类包括新丰2号、郑稻10-1、鱼选10-1、连09-40、杜粳166,属中产类;第V类仅有新卫稻1093,属中低产类.在育种实践中,应优先选择穗总粒数多的单株,注重较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的选择,同时兼顾生育期、株高和有效穗间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15.
陈勇 《考试周刊》2012,(15):195-196
作者对玉米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叶片数、穗上叶均长、株高、穗上叶均宽均达到相关显著,单株叶片数、穗上叶均长达到回归显著。因此,单株叶片数、穗上叶均长、株高、穗上叶均宽对产量都有影响.可以通过适当地改善株型性状来间接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播种量和氮肥用量对"绿旱一号" 旱直播栽培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播种量的提高有效穗数增加,穗长、穗实粒数及分枝数下降;在播种量较低的条件下,增加氮肥用量可提高有效穗数和穗长度,但在高播量的情况下,增加氮肥用量对增加有效穗数及穗长度效果不明显;播种量和氮肥用量对穗粒数、粒重及着粒密度影响效果不明显;各个处理中,以A2B2处理产量最高,A2B3处理的产量次之,即播种量在40~60kg/hm2范围内,氮肥用量(纯氮)在270kg/hm2左右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按双列杂交法(D4)分析了7个自交系的生育期、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顶长、百粒重、出籽率、单株籽粒重11个性状GCA、SCA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 :8个性状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 ,非加性基因效应作用较少。8112、1302、掖107在我市表现较好 ,有利用价值的亲本。8112×1302、8112×岩自38、掖107×86 -11、1302×掖107等组合 ,可在我市种植  相似文献   

18.
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产量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双列杂交和品种比较试验 ,研究了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产量的构成因子及其遗传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 :对生玉米的穗长、行粒数和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互生玉米 ;对生玉米的穗粗、穗行数和千粒重与互生玉米无显著差异。影响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穗长、穗行数和单株产量的随机因素主要是加性效应 ;其遗传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主要产量性状中 ,穗粗、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广义遗传率高于互生玉米  相似文献   

19.
用200Gy 的^60Co-γ射线诱变皖麦50的干种子,对 M2的性状进行变异及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变异系数看,粒重〉粒数〉沉降值〉退化小穗数〉千粒重〉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湿面筋〉蛋白质〉硬度指数〉穗长〉株高〉小穗数〉出粉率〉吸水率〉容重。简单相关分析表明,粒重与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产量性状与农艺性状间相关极显著,营养品质性状与加工品质性状间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利用~(60)Co-γ射线对郑麦9023干种子进行辐射,并对M_3代的产量性状、营养性状、农艺性状、加工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从变异系数看,行质量退化小穗数直链淀粉穗长稳定时间沉降值形成时间株高千粒质量小穗数蛋白质干质量湿面筋硬度出粉率吸水率容重;简单相关分析表明,M_3代各性状中有21对呈极显著正相关,1对呈显著正相关,15对呈极显著负相关,7对呈显著负相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加工性状和营养性状之间的相关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