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构建数字城市的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数字城市的概念、体系结构及特点,讨论了数字城市的技术架构及技术组成,并对建设数字城市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介绍了基于UPnP AV协议的数字媒体服务器在DLNA架构中的研究与实现方法,并且于Linux平台上使用开源软件实现,最后给出了数字媒体服务器的测试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数字校园已成为我国高校乃至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为真正达到教学与科研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校园无界化,实现高质、高效的师生数字化生活体验的建设目标,本文从数字校园的概念模型出发.探讨了数字校园2.0的软硬件架构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相似文献   

4.
介绍数字城市的概念,重点对空间信息建设的架构及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合数字鞍山建设的具体实际,最终力图形成一些地方的实用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真正认识以“学校大脑”为主的校园数字新基建开始,对“学校大脑”的建设原则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学校大脑”建设的底层数据架构、应用设计研发、数据集中呈现等架构策略,系统地介绍了“学校大脑”架构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情况和应对方法,从而形成基于“学校大脑”的校园数字新基建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整体架构、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等.并根据笔者所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笔者所在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基本设想、建设策略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改善现阶段院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规划不合理、数据资源利用率不高、业务应用分散、用户使用困难的现状,本文以引进高校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KINGOSOFT)对学院信息化数字校园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为背景,对数字化校园平台的技术架构及数据资源的传递共享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做好数字化校园顶层设计,提供平台与接口标准,达到信息分享、打破数据信息限制,通过统一的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将是数字化校园管理和教学发展必然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企业级架构的概念引入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研究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有关业务架构和数据架构的构建问题,并对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给出了高校数据架构的一种解决方案——共享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9.
尹恩山 《教育信息化》2005,(9S):25-25,29
数字校园的发展出现了以整合为重点的新趋向,通过细化、分解和归并,可以基本归纳为三个层和十个方面(见图1)。  相似文献   

10.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为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设计一个全局的安全框架是面向服务的数字教育资源整合中的难点问题。分析了分布式教育服务资源整合的安全需求,提出了基于分层的数字教育服务资源安全整合框架(SERSHF)模型。SERSHF采用层次结构展示资源安全整合的全景视图,具有模块化、灵活性和可伸缩性特点,有助于降低SOA环境下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建设的开发成本,发挥SOA技术优势的整体效应。文章最后给出了SERSHF在数字教育实践应用中的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11.
韩国国立开放大学数字媒体中心(DMC)在韩国国立开放大学组织框架中属于教学辅助机构,是制作高质量媒体资源和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的重要部门。其职责地位、制作媒体资源种类和策略、组织机构、国际交流等方面各具特点,对于我国远程教育机构的媒体资源制作以及技术支持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移动流媒体技术的移动学习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移动学习及移动流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对移动流媒体环境下的移动学习模型进行探索,完成对移动学习系统的体系结构及主要模块功能的设计,最后对移动学习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通过搭建学生就业"三微"平台,以微信、微博、微视频为主要形式,满足学生对政策宣讲、市场信息和职业指导等核心业务的需求,实现就业管理、服务、教育的功能,发挥新媒体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并通过一段时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有系统、有特色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直播服务器设计方案,媒体接收端根据节目链接访问媒体源,获取媒体数据流;媒体数据缓冲区是一个双循环缓冲区,循环缓存媒体接收端获取的媒体数据流;在服务器中应用简单的平滑策略以平滑数据的发送过程,增加直播服务器的并发数;以音频数据的发送时间为基准进行媒体数据的发送,以增加服务器对视频流帧率波动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Data Pressure, Content-based Retrieval, Grid-based In- formation Processing, High-speed Internet and Mas- sive Storage in recent years, media-rich digital li- braries have become technically feasible and busi- ness-wise mature. The convenience in designing, implementing, deploying and upgrading of their ap- plications is acting 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drives content platforms practical. Application mod- els of these portals can…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着重探讨职业教育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出了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技术服务中心对接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途径与举措。  相似文献   

17.
讨论流媒体技术的特点、传输协议、文件格式以及基于Windows Media流媒体技术的远程教学系统构建。流媒体技术应用在网络教学中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展现形式,给网络教育带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8.
每一次新技术引发的工业革命,不但会带来社会和经济体系的结构性变化,也会激发出适应各社会发展阶段的新的智力形式。随着全球化发展和数字技术的渗透,个体间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数字智商(Digital Intelligence Quotient,DQ)成为个人成功和社会福祉的关键。数字智商是一系列综合技术、认知、元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复杂能力,是建立在道德价值观基础上、使个人能够面对数字生活的挑战并适应其需求的一种能力素养的表征,涵盖数字公民、数字创造者和数字竞争者三个层次,涉及数字身份、数字使用、数字安全、数字保护、数字情商、数字交流、数字素养和数字权利八大领域24项能力。目前国际上有关数字智商尤其是青少年数字智商的研究刚刚起步,系统的数字智商教育与测评体系并不多见。DQ World是一个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两个奖项认可的在线教育平台。它通过学习模块、反馈模块、防范模块和保护模块四个环节形成链条来帮助儿童发展数字智商、规避网络风险,其系统架构设计值得我们借鉴。为推动数字智商教育的本土化实施、促进学生数字化成长,我国应注重发展基于数字智商的核心素养、开发适应我国国情的数字智商测评指标、促进数字智商与学科教学融合。  相似文献   

19.
刘虹 《海外英语》2012,(10):279-281
The present paper concerns itself with a general review and analysis of British mass Media.The first part starts with an introduc tion to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British mass media.The second part will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wo major branches in the realm of British Mass media-the Broadcast Media and the Print Media.Thirdly,the British media’s coverage of Beijing Olympics is pre sented to have a better knowledge of the well accepted classification of UK mass media,especially newspapers and television as well as its in fluence.  相似文献   

20.
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分中心)建立的博客文本语料库为研究对象,对博客中在独词句使用上的性别差异作统计调查与分析。通过对普通名词、动词、形容词、叹词、代词等15个不同词类或不同性质的成分所构成的独词句的对比研究发现,男女性在博客中独词句的使用上表现出了一系列的共性与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