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刚 《华夏文化》2008,(3):34-36
诸葛亮每与刘备论及汉室倾危,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之世。而唐朝中宗与睿宗时的政治衰败,其实并不亚于东汉末年桓帝与灵帝之时。然而最后结局却大不一样,衰败一阵后唐未见倾覆,不久就跃入了开元盛世。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的刘备,既有“明君”之誉,又有“枭雄”之称。罗贯中描写《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时,以历史人物刘备为原型,同时根据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审美倾向,着力突出其明君形象,而有意淡化其枭雄色彩。这样的刘备形象,虽有血肉不够丰满、个性特征不足、个别描写过头的弱点,却仍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前所未有的“明君”范型。  相似文献   

3.
蜀汉章武三年(223)四月,刘备殒命白帝城,托孤于丞相诸葛亮。诸葛亮为实现匡扶汉室的初衷,于建兴五年(227)三月上表出师驻汉中,筹备北伐曹魏。在伐魏的进军路线上,诸葛亮主张兵出祁山,以关中为基地,进而夺取中原。魏延则建议诸葛亮统大军出祁山,他自己率...  相似文献   

4.
张晓刚 《寻根》2004,(6):136-138
诸葛亮的家乡徐州琅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原是一个较为安定的地区,但在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后不久,这里便成了曹操、陶谦、吕布、刘备等军阀混战的地方。恰在此时,扬州军阀袁术任命诸葛玄为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太守,于是诸葛亮、诸葛均兄弟便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山东老家,到  相似文献   

5.
汉建安十二年(207),诸葛亮感刘备三顾知遇之恩,为他献上了面对复杂形势,应如何图存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便是后人推崇备至的《隆中对》。之后的历史在相当程度上证实了它构想的正确性,但也确实有些构想未能实现。今天我们再对《隆中对》提出后所发生的一些史实进行...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为夷人作《图谱》略说杨伟立关于诸葛亮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活动与成就,已有许多论著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思想、文学、军事也有精彩文论,唯独他对书画艺术的造诣,探讨者不多,本文拟对他的画──《图谱》说一点自己的意见,就正于同好与专家。(一)诸葛亮...  相似文献   

7.
施德与施刑     
王夫之在比较三国时说,魏、蜀两国,曹操、诸葛亮、刘备都是按申不害、韩非子法家的那一套搞,用法严峻操切,而王道没有了;只有吴国因顾雍、陆逊宽仁治国,所以无苛繁之政,使老百姓生养休息。  相似文献   

8.
薛宝钗不满黑暗政治,蔑视贪官污吏,厚待下人,其言其行都体现出渴望“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的远“利”取义的仁政思想。她“导劝”贾宝玉,显然是希望贾宝玉能干出一番事业,成为一个为官清正廉明、为民谋利的好官吏。因此,从历史的、辩证的、具体分析的眼光来看,似都不能说薛宝钗是“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仍是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儿。  相似文献   

9.
俄国著名的戏剧家奥斯特罗夫斯基在写《大雷雨》之前,经常在伏尔加河畔散步。他喜欢清晨在这里散步,也喜欢夜间在这里散步。在雷雨轰鸣的天气里,他更喜欢观赏这伏尔加河畔的景色。这时候,伏尔加上空阴霾四起,乌云翻滚,仿佛变成了“黑暗王国”。他觉得当时的俄国就如同这样一个“黑暗王国”,其中有许多人变成了奴  相似文献   

10.
高永 《世界文化》2007,(10):10-11
“中世纪”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史学家比昂多在(《罗马衰亡以来的千年史》一书中提出,此后,便被西方学术界沿用。与中世纪相对应的另一术语就是“文艺复兴”,这个词的最早提出者是乔治奥·瓦萨里,“复兴”即意味着文艺在中世纪已经死亡,有侍于复活。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中世纪的看法。可以说,从那时起,人们就把中世纪看作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但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1.
“纶巾”考     
马里扬 《寻根》2010,(4):91-93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的形象,究竟是指周瑜还是指诸葛亮,仍旧是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无论当日苏轼意在谁属,到了南宋后期词人吴文英的笔下,着实落在了诸葛亮的身上:“记羽扇纶巾,气凌诸葛。”(《江南春》)至于再后来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里,诸葛亮一亮相便已然是“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相似文献   

12.
《简爱》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评论界的重视,传统的评论是以简为中心,对于隐身于桑菲尔德庄园阴冷黑暗的阁楼上的伯莎评论却很少,这些仅有的评论也往往简单、草率:“要么加以边缘化,让其游离于中心之外,用于铺垫和陪衬中心人物之用,要么加以妖魔化,对其贴上诸如‘恶魔’、‘吸血鬼’、‘疯女人’、‘弃妇’、‘变态者’等一个个十恶不赦的标签。”直到女权主义的兴起,伯莎才从女权主义角度得到重新解读。吉尔伯特和库巴合著的悯楼里的疯女舢一书,为人们洞开了伯莎黑暗阁楼的一扇“天窗”,伯莎以一个女性控诉者的形象由阴暗的阁楼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之内。  相似文献   

13.
体制与权力的关系,向来是一个大家都很敏感,同时也是人所逃脱不了的社会网罗。人们常常以为,这样一种关系总是最大限度地传达了某一具体政治实践的复杂而残酷的内部经验,因而人们常常习惯于从一般政治学的角度,把“体制与权力”当作一个具体的政治实体存在及其实践过程来加以理解。但实际情况却是,“权力与体制”的关系在其日常社会政治运作之外,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文学史上,幽默有“银色幽默”、“铅色幽默”和“黑色幽默”之分。古希腊的幽默是典型的“银色幽默”,它是明快、欢乐、充满朝气的,因此也被看作是“微笑的幽默”。古希腊是一个自信和充满希望的民族,它头顶蓝天,面朝大海,四季如春,气候温润,且经济发达,政治民主,学术繁荣。自然和人文环境成就了古希腊人热爱生命和享受生命的性格。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爱就爱,面对生活中不如意之事,也能乐观面对,一笑了之。  相似文献   

15.
诸葛亮征南中的“心战”,并非只是“七擒七纵”、“三不留”等零散策略,而是一个以南中少数民族心理特征为依据,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心理战术的总体心理战。大体说来,其第一阶段作战,是针对夷人迷信、勇悍、信服强的心理,以装神弄鬼的形式进行心理恐吓为主;第二阶段则是针对夷人在重大失败以后,又怕又不服气的心理,以一种强式的宽容进行心理攻击;第三阶段再次针对夷人信鬼神、重盟誓的民族特性和对汉人仍有一定不信任感及报复心理,以图谱、盟碑、铁券和“三不留”、“以夷制夷”政策,争取夷人的全部归顺,消除了隐患。诸葛亮南征,的确不失为一场成功的“攻心战”。  相似文献   

16.
话说馒头     
馒头是一种用面粉发酵蒸成的食品。它又称“馒首”,俗称“馍馍”。形圆而隆,本有馅。现在北方称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在吴语地区有馅无馅均称为馒头。笔者过去曾听老人们讲,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当时并不相信。诸葛亮肩负重任,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在各个领域中取得进展最大的要属人工照明了。以前,除了能买得起大量蜡烛的富翁,人们在天黑以后的时间是很难捱的。现在,就连最穷的人,家里也能亮亮堂堂,我们的主要街道更是灯火辉煌。下面就谈谈人工照明是怎样从火把发展到探照灯的。过去,人们最害怕夜晚的黑暗,怕得胆战心惊。我们发现,这种对黑暗的恐惧,屡屡在一些古代著作如《旧约全书》中提及,亚伯拉罕就极端恐惧黑暗的降临。大卫王说,“黑暗中酝育着瘟疫。”古人怕死,主要因为死亡意味着黑暗;古人向往天堂,由于那里是光明的福地。  相似文献   

18.
王泉根 《寻根》2011,(6):115-118
大凡读过《后汉书》与《三国志》的人都知道东汉、三国时期的人物绝大多数都是单名,东汉从光武帝刘秀到汉献帝刘协13帝全系单名;三国时的曹魏政权从曹操、曹丕到曹奂都是单名;蜀汉政权,刘备、刘禅也是单名;东吴政权从孙权到孙皓也全是单名。至于大家熟知的三国人物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孙坚、孙策、周瑜、鲁肃、黄忠、马超、袁绍、...  相似文献   

19.
以力假仁者霸——“仁”与三国文化研究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三国时期,对仁主的渴望是时代的追求。故三国的缔造曹操、刘备、孙权在打天下时,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以力假仁而霸的建国道路。大致说来,曹操虽以奸诈闻名,却在用人、善待部下和政治上体现出了较强的仁政特点;刘备以仁称,却以权变理论巧取豪夺了刘璋的益州;而孙权为了鼎足江东,对部下可谓是仁至义尽。所有这些仁与不仁的行为,都是服从于他们壮大自己实力,以在军阀混战中立足,进而问鼎天下这一根本目标的。  相似文献   

20.
儒家孝道政治的最高原则是“孝治”即以孝治国安民。在中国古代“孝治”施政实践中,作为社会施政群体的朝廷官员及地方各级政府官吏,其自身的臣孝素养及行孝方式,对朝廷孝治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人臣之孝既包括一般孝道伦理所共性的“事亲”道德内容,同时也包括一系列“事君”的仕宦政治行为。在古代官场政治生活中,每当“事亲”的人伦道德与“事君”的政治行为发生抵牾冲突之时,封建国家孝道政治的原则,总是以牺牲“事亲”的个体道德完善,去满足“事君”的国家政治利益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