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膝关节是人体结构中最复杂的关节,而速度滑冰对膝关节的伤害往往是巨大的,膝关节损伤是速滑运动员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本文研究、总结运动损伤的发病原因和规律,对于预防和治疗专项运动损伤,摆脱伤病困扰,创造优异成绩,以及延缓衰老,加大运动年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秀女子武术运动员膝关节肌肉力量的特点.方法:采用等速肌力测试方法,对四名优秀女子武术运动员左、右膝关节进行慢速60°/S和快速240°/S的屈、伸进行定量测试.结果:在60°/S和240°/S测试中,四名运动员屈肌群变化不大,而伸肌群下降较多.相比60°/S测试,在膝关节快速屈伸过程中,膝关节最佳用力角度出现的更早.结论:戴和刘膝关节力量发展较好,屈、伸肌力量和两侧关节同名肌力量发展较均衡,呈现出专项特点.而周的异侧同名肌群比差异大于10%,需加强右侧膝关节股前肌群的锻炼,宋的左膝关节屈肌群需要加强爆发力的练习.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髋、膝关节的等速肌力测量结果及其与百米跑和立定跳远等反映下肢力量的运动项目的关系,应用等速测力系统对36例健康受试者左侧髋关节、膝关节屈伸肌群在不同角速度下收缩的峰力矩、到达峰力矩的关节角度、到达峰力矩的时间等指标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以上指标与百米跑和立定跳远成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髋、膝关节屈伸肌群收缩的峰力矩随设定角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峰力矩与关节角度、时间等因素存在相关;而与百米跑和立定跳远成绩并不存在有意义的相关性.认为:肌力等速向心收缩测试时关节运动开始点的选取可能对峰力矩的大小产生一定影响;等速肌力测试结果与运动成绩相关不密切,似不适宜用于评价某些项目的实际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酒热敷对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由股骨、胫骨及髌骨构成,上下杠杆长,周围肌肉少,是运动外伤中最易损伤的关节。当膝关节微屈时、膝部的稳定性相对较差,此时如突然受到外翻、内翻应力或突然过度内旋伸膝、外旋伸膝都可引起膝关节的损伤,轻者关节周围软组织挫伤,重在发生骨折。本文仅就中草药...  相似文献   

5.
探索老年女性膝、踝关节位置觉衰退,导致跌倒的风险因素及改善手段。方法:根据跌倒史调查对29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女性分组,并进行膝和踝关节运动位置觉、跌倒风险指数和站立行走能力的定量测试与统计分析。结果:与未跌倒者相比,有跌倒史的老年女性,其跌倒风险指数明显较高,膝关节主动、被动和踝关节被动位置觉的准确性显著较低;膝关节主动、踝关节被动位置觉准确性和站立行走测试能力呈显著正相关;此外,关节目标角度的重复练习呈现改善膝关节动作准确性的趋势。结论:老年女性下肢关节本体感觉能力衰退,尤其膝关节主动和被动、以及踝关节被动位置觉下降,是导致跌倒的重要风险因素;积极的适量负荷活动和结果反馈的目标角度关节屈伸练习可能是改善老年人下肢关节运动位置觉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观察膝半月板损伤施以关节镜手术后,通过等速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影响.采用Cybex-600型等速运动测试仪对27例膝半月板损伤患者中随机选取19例进行患侧膝屈、伸肌进行等速运动训练.选用不同测试速度(60°/s、120°/s和180°)时的屈伸肌峰力矩、单次最大做功量和平均功率等指标对训练结果进行评定.结果发现:运动损伤后的恢复期通过等速训练对上述指标均可产生良好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得出结论:经过膝关节等速训练,可加速膝半月板损伤后的康复过程,对增加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能力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中运动疗法对骨性膝关节炎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水中运动疗法对骨性膝关节炎病人的疗效,选取骨性膝关节炎病人50例,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名.运动组采用水中运动疗法,对照组采用物理疗法.分别测量他们治疗前后的关节运动角度,并运用改良的日本外科协会的《膝关节功能评定表》对疗效进行评测,结果显示水中运动疗法与物理疗法相比,能显著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并对相关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关节滑液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KOA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同时进行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膝关节滑液中TNF-α、hs-CRP和MMP-3的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滑液中TNF-α、hs-CRP和MMP-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患者膝关节滑液中TNF-α、hs-CRP和MMP-3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动疗法能够降低KOA患者关节滑液中TNF-α、hs-CRP和MMP-3的水平,抑制炎症因子对关节软骨的破坏,从而延缓关节软骨退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优秀运动员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速测定正常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在运动员选材、安排训练计划、预防运动损伤与康复中使用BIODEX多关节测力及康复系统测定结果提供参考数据,测定了200名男、女运动员及20名男、女大学生的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其中共采用了最大力矩等8项指标,为其中6项制定了运动员"评价表格".研究中发现,过去有大腿肌肉拉伤和膝关节损伤史的运动员,并不存在长期性肌力不平衡;股四头肌最大发力角度不同于曲绵域等人过去的报导.提出了某些专项运动员在肌力方面的特点及弱点,可供教练员、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三维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对我国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腾空和过渡阶段膝关节运动损伤原因进行研究分析。结论如下:①腾空阶段容易发生右侧外副韧带和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左膝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不大。②过渡阶段,左膝关节、左踝关节随着左脚的快速落地,易发生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步态和下肢主要关节的运动学参数的变化,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及康复治疗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利用测力台和三维运动动作分析系统对照组(n=10)、轻患病组(n=13)、重患病组(n=9)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和进行步态分析和运动学参数测试。结果:两组患者步态周期中的支撑百分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足跟着地期伸膝角度、支撑期最大屈膝角度和支撑期最大伸膝角度、踝关节支撑期最大跖屈角度、最大背屈角度和最大伸髋角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性关节炎患者明显的步态改变开始于足跟着地前,这不仅影响膝关节内外侧面承受的负荷,还可能导致现有病情的加重。患病组下肢主要关节参数明显异于对照组,提示存在一种代偿作用,但这种策略很可能只对轻患病组有效。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用摄像法、运动学测试法、动力学测试法、比较分析法和运动解剖学分析法,对影响棒球投手投球速度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投手伸踏脚落地与球出手最快时的地面反弹力最大,支撑脚的冲量最大;投手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在投手投球伸踏脚落地球出手最快阶段角加速度最大;影响投手投球速度的关键因素是投手伸踏脚的地面反弹力、支撑脚蹬伸冲量,以及各关节的角加速度;具体可通过增加投手肩肘外展外旋柔韧度、背弓幅度、主要关节肌群力量、肌力伸长度和收缩速度等训练来提高投球速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维高速摄像技术和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对后旋踢技术身体重心移动、动作所用时间、踝关节角度、膝关节角度和髋关节角度的运动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踢击腿在离地瞬间身体重心要快速向回旋方向移动;踢击腿膝关节最大程度弯曲,以缩短动作时间、加快踢击速度;踢击腿髋关节只有最大程度地弯曲,弯曲的膝关节才能快速展开;踢击腿的髋关节最大程度弯曲再打开时,踝关节能快速鞭打;支撑腿弯曲后在踢击腿踢出的瞬间,髋关节开始伸展,将对打击高度产生影响;踢击腿膝关节和髋关节最大程度弯曲时能增加击打力度.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女性蹲起动作下肢动作特征与肌肉工作特征的增龄性变化。方法:选取北京市区社区居住各年龄段女性166名。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三维摄像系统和肌电仪记录受试者的蹲起动作特征,使用相应软件对运动学、动力学参数以及肌电数据进行分析,并用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各年龄组数据的差异。结果:各组下肢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均为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P<0.05),关节贡献度大小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P<0.05)。20~29岁和30~39岁组的踝关节贡献度为向心阶段>离心阶段(P<0.05),而其余各组则为离心阶段>向心阶段(P<0.05)。20~29岁和70~79岁2组间的左侧股直肌和右侧股二头肌动员时间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性蹲起动作的动作幅度主要由膝关节的运动范围决定;老年女性下肢各关节运动范围明显受限的情况首先发生在膝关节;女性完成蹲起动作的力量主要来源于髋关节周围肌群力量,这些肌肉的力量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50~59岁是髋关节力量衰退的关键敏感年龄。因此,女性随年龄增长应进行有针对的下肢肌肉力量与柔韧性锻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长期进行脚斗士运动训练和比赛的人群下肢关节慢性运动损伤的情况。方法:以90名参加脚斗士运动训练四年以上不同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X线、CT、核磁共振检查等方法对训练者下肢关节的慢性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并与未参加该项运动的学生对照组对比。结果:长时间从事脚斗士运动下肢关节的损伤情况与对照组存在差异,慢性损伤的发生率为:骶髂关节5.6%、髋关节3.3%、膝关节27.8%、踝关节34.4%、足关节16.7%,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角斗士比赛及训练过程中存在慢性损伤的风险。训练时间过长、训练场地不规范、训练方式不合理、对运动损伤的认识不够是造成这些慢性损伤的主要原因,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及改进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现场测试、专家访谈、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国家举重队7名女子重点队员的损伤及部位进行诊断,并对运动损伤的特点进行研究与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物理治疗策略。结果表明: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损伤部位大多集中在膝关节、骶髂关节、肩关节;代偿动作是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做好专项动作准备,加强易损伤关节肌群的稳定性力量,提高运动员躯干支柱力量,是降低女子举重运动员损伤发生机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应用澳大利亚产Kinitech等速肌肉力量测试系统对四组被试的短跑一、二级运动员的肩、髋、膝关节屈伸肌力量进行测试,分别在60°/s、240/°s两种测试速度下,测定三关节屈、伸肌的最大峰力矩、相对峰力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短跑成绩的多种等速肌力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探索短跑成绩与上下肢等速肌力的相互关系,为研究短跑运动员关节肌力的特征提供基础数据和对比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拉长—缩短周期"运动中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后的疲劳、损伤状况和下肢髋、膝、踝关节的用力特征,为运动训练和预防损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1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通过确立的疲劳运动模型进行力竭性"拉长—缩短周期"运动,通过测试肌电图、关节用力分布特征和关节力量的变化评价SSC过程中肌肉离心、向心收缩阶段的疲劳损伤特征。结果:1)SSC运动后,肌肉向心收缩期的能力迅速降低,运动后10 min左右恢复,在运动后2 d4、d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而离心阶段呈现出延迟性降低的特征。2)既定运动模型中,制动和爆发用力的蹲起阶段,膝关节承受的负荷最大。3)肌肉离心收缩后EMG和CK活性都呈现延迟性恢复的特征。结论:力竭性SSC运动中的离心收缩更容易造成肌肉的延迟性疼痛,且肌肉疲劳后恢复较慢。肌肉在向心收缩阶段,没有出现的明显的延迟性肌肉疼痛和/或损伤。力竭性SSC运动中膝关节是承受负荷的主要关节;髋关节和踝关节表现出对膝关节运动能力减弱的补偿性增长,共同构成下肢完成技术动作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9.
采用场地测验法、实验室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我国27名优秀水球运动员的游动能力及其主要关节肌群力量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水球运动员的400 m速度耐力游动能力与肩关节屈伸肌群力量及其做功能力显著相关,50 m快速游动能力与左肩关节屈伸肌群力量及其做功能力显著相关;50 m快速游动能力与腰腹关节肌群快速动力性工作能力成负相关;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与游动能力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股骨劲骨折中后期由于肌肉萎缩,关节附属装置粘连,易发生伤肢髋。膝关节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笔者总结了242例股骨劲骨折病人在功能恢复期运用郑怀贤氏按摩手法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