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窗     
先"果"后"因",无论是"因",还是"果",均以情节出之。倒数第二自然段宜删除,其"议论"部分读者能意会。  相似文献   

2.
编者推荐:第二自然段中的"新天地"将标题中的"什么"和卒章"机遇"联结起来。此文还需要升格:倒数第二自然段应该补充事例,强化"意义",向纵深开掘。  相似文献   

3.
大爱无私     
第一例的角度是"尽我最大的能力";第二例的角度是"做热爱的事";第三例的角度是"不因国仇家恨不哺养仇国小孩"。第三例的事情最具体,角度最鲜明。此文还需要升格:首句应改为"怎样才能做一个高尚的人",以便与倒数第二自然段照应。倒数第二自然段的"不松懈地帮助别人"应修改为能概括前述三个角度的句子——特别要修改"不松懈地"四字。  相似文献   

4.
游漓江记     
编者推荐:此文出彩处是第四自然段——"九马画山"——描绘"九马"各自神态!第二自然段"细雨蒙蒙,云层很厚",彰显了"我"的观察力。第五自然段"回头雄狮",将"九马画山"的吸引力推向极致;但是,"也可能是想把那九匹马咬死,自己享用吧"一语,破坏了意趣,应删除!此文还要删除的是:第一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六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如此一来,全文不足800字,可以对第二、四、五自然段展开描述——将"水账"升格为"游记"。标题应改为"观九马画山记"。  相似文献   

5.
此文的成功和不足都在最后两个自然段。倒数第一自然段是神来之笔——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倒数第二自然段是直线思维之笔——"她"只是写生的对象,不是标题中"模特"。这两个自然段应合并为一个自然段"这时,她偷偷瞥见他手中的画板——那画板上画的是窗台上那几个小小的苹果";同时,在文章最后增加一个自然段"她仍然像模特一样微笑……"——用"坚持"诠释标题中的"模特"。  相似文献   

6.
此文构建了水珠的"象",而且用太阳烘托它,因太阳,水珠似乎渺小,因太阳,水珠胜过金刚石。能兼顾两面选择一个烘托者,思维周密。但是,标题太大,宜实一点,如"吐水"……另外,第一自然段中"汩汩流出"应改为"渗出"。倒数第三自然段中的"放弃"和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的"往下滑",用词不当,宜用"变换位置"的意思来表述。  相似文献   

7.
正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小镇的早晨》的第二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小镇刚被唤醒时的景象:这时的小镇是如此安静,一派浑然天成的水乡景象。然后,作者用文质兼美的语言以动衬静,这意境仿佛"鸟鸣山更幽呀"!这一自然段的教学重点是:(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水乡小镇的早晨的安静。(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这一自然段时,我采用了以下教法与学法。一、以"动"入境法,衬托安静在学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时,我会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时,木  相似文献   

8.
A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教学目标1.理解"流线体""薄壳结构"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第3~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的阐述《一夜的工作》是作者目睹周恩来总理一夜的工作后发自肺腑的感叹,抒发了作者热爱总理的思想感情。我仔细阅读课文,发现课文可以按"叙事"和"感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六个自然段为"叙事";第二部分是最后两个自然段,写的是叙事后的"感叹"。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要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很有必要培养他们针对人或事发表感叹的能  相似文献   

10.
吴钩     
此文第五自然段规定了"吴钩厌战"的角度--中华民族要大团结--作者为了避免误解,又在最后一段再次用"牧笛"强调这个角度。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的"鸣"细语"用得同主旨吻合;但是"啼"字必须换掉。另外,倒数第四自然段中的"敌国",应同倒数第二自然段一样用"敌军"。  相似文献   

11.
编者推荐:第二自然段中的"调皮",承上启下;"书包"的情节,十分独特。  相似文献   

12.
距离     
此文众多材料,在恰当的顺序中显示出逻辑意义。第1自然段交代从生命的角度切入题目("距离");第2-3自然段写动物能做到生命与生命零距离接近;第4自然段写人类在自身生命终结后还能同生命零距离接近;第5自然段写人类把"与生灵零距离"作为"事业"。材料整合,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相似文献   

13.
《激光》一共有七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激光的特点,第二至第七自然段分别说明激光在军事、工业、医学、测量及其它方面的应用。很明显,这篇课文应分作两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二至第七自然段组成第二部分。根据激光在不同方面的应用,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五层。而《教参》却将课文分为四段。这种分法不能正确揭示文章结构,  相似文献   

14.
向日葵     
编者推荐:此文第三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都有"坚强"二字——规定了写向日葵的角度。倒数第二自然段中"也仍旧向阳……与阳光同在"诠,释了"坚强"此。文还需要升格:补充"坚强"的情节。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一面五星红旗》一课时,当我刚范读完课文后,王浩同学就举手了:老师,刚才你在读课文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课文的第一和第二自然段中都有一个关系的"系"字,您为什么在第一自然段中读"xì",而在第二自然段中又读"jì"呢?我也知道这个字是一个多音字,可我总觉着它在课文中都表示一个动作,所以都读"jì"才合适。一向善于钻研的小翔同学还没等我解释,便站起来说;老师读得对。在  相似文献   

16.
郭世卿 《云南教育》2015,(Z1):56-57
教材简析:《桂林山水》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作者并不先直接写漓江的水,而是从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娓娓道来,后用一个"却"字转折,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出漓江之水更加迷人!接着运用  相似文献   

17.
秉持本色     
编者推荐:"画家"的事例能为本文所用:第一,落点在"从别人的手中拿回自己的画笔描绘人生"。第二,将同形词"本色"从此义"物品的原来颜色"向其彼义"本来的面貌"转移——先实后虚,彰显主旨。倒数第二自然段"面上拓展"之义,很好;但是,不如"画家"会变角度,暴露出"迟慧"的"本色"。  相似文献   

18.
<正>我校近期开展了一次"同课异构"活动。两位教师执教的都是《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通过对比,我感到了传统教学理念与新课标教学理念之间的差异。一、学生读的方式第一位教师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学生齐读)第二位教师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快的同学也可以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从上面的教学片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教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让学生齐读。它的优点是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热闹,不至于冷场;缺点是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作文》2007,(11)
《琵琶行(并序)》历来为高中课本之保留篇目,其中第二自然段直接描写音乐的部分令人拍案叫绝!对于文章第二自然段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相似文献   

20.
编者推荐:从"早"的角度写屈原,编者所见,本文作者是第一人!卒章上升到"不孤单"的高度,立足现实评说古人。此文还可锦上添花:第一,材料还要更具个性,补充屈原"先知先觉"的独特细节。第二,语句还要仔细斟酌——第四自然段中的"即使"应改为"虽然";第八自然段中的"花朵"宜改为"早梅";第九自然段中的"不久"应改为"后来";第十自然段中的问号宜改为叹号,并删除"吗"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