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广东省的广州体育学院、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省、校院武术队53名一级长拳类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筛选了10项能有效反映广东省男子长拳类一级运动员体能结构特征的指标,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求出了各个指标对其成绩的贡献率大小,最终构建了体能结构层次模型,期望对长拳类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50名男子南拳一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专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运用因子分析法筛选了有效反映我国男子南拳一级运动员体能结构特征的10项体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男子一级跳远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男子一级跳远运动员的体能结构、指标进行研究,探析反映跳远运动员体能的关键指标,计算出各典型指标与专项成绩的关联度和权重,反映出高校优秀跳远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是以运动素质为核心,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为基础的。专项训练特点是充分结合专项特征,使速度、力量与技术结合。  相似文献   

4.
钟清恒 《快乐阅读》2012,(30):125-12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影响我国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能力的体能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影响中长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体能指标,分析了我国优秀男子中长跑运动员的体能变化,提出发展我国男子中长跑竞技水平的对策,以期能为科学选材和对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百米跑属于典型的体能类速度性项目,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在其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对辽宁省高校男子百米跑二级运动员体能结构进行分析,筛选男子百米跑二级运动员体能构成的典型指标,建立成绩预测模型,以便为我国高校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和专项训练提供科学的参考,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百米跑运动员的专项水平。  相似文献   

6.
杨杰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4):115-119
以2008年第九届邹振先三级跳远挑战赛男子健将级运动员8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指标筛选结果与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及各指标权重排序进行分析,构建了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体能指标体系;筛选出了专项体能的指标体系,并确立了体能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我国男子三级跳远健将级运动员的体能结构模型特征,为教练员制订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及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参加2002年中国青年男子排球联赛运动员的体能6个指标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体能各指标评价标准,进而对运动员的体能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为教练员提供关于实现体能训练过程合理控制的定量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25名女子一级太极拳套路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整体论、系统论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资料、专家问卷调查、测试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明确了太极拳套路运动员体能概念,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出了能有效反映我国高水平太极拳运动员体能水平的9项敏感指标,从对筛选指标的分析结果我们发现:我国女子高水平太极拳套路运动员的体能具有身材匀称、下肢相对较长、肌肉含量中等、心肺指数相对较高、有氧耐力水平雄厚、腿部爆发力水平高和在动态中维持身体平衡能力强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是指排球运动员在运动员表现出来的身体方面的突出素质,是运动员承受负荷与适应环境变化的综合水平体现。主要采用了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对反映高校排球运动员体能水平有效指标进行了筛选,基本指标评价体系确定后,为了更准确的进行计算,采取层次分析法对相关的指标的具体权重进行了确定。选取福建省10所高校共500名学生作为测量的样本,通过K-S检验得出了"高校排球运动员体能评价体系的一般量值"与"高校排球运动员体能评价体系标准"。研究目的在于构建高校排球运动员体能评价体系,为教练员在学生的体能训练中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男子水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优化及其训练学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男子水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优选出10项形态指标、10项机能指标、10项专项素质指标、6项专项技术指标、9项心理指标;(2)男子水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指标权重表对高水平水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3)男子水球运动员主要表现为体型匀称、呈"倒三角型".有比较全面的身体素质和较高的机能水平,具备良好的专项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组数据,揭示专项技术练习在武术长拳套路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 性,为科学安排长拳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体质,提供了一 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长拳套路演练中,如何正确运用长拳的呼吸方法,理解呼吸方法对长拳套路演练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提、托、聚、沉"这几种不同的呼吸方法,及其这几种呼吸方法在长拳套路演练中的合理运用,长拳套路演练中,合理地分配、调节自身的体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余伟峻  刘露  孙毅 《台州学院学报》2012,34(3):70-75,80
运用文献资料法、运动录像拍摄及解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11年全国田径大奖赛总决赛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决赛最好成绩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与第十二届世锦赛(柏林)男子三级跳远前8名运动员决赛最好成绩相应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外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最后两步均采用“长一短”模式,但世界优秀运动员助跑一步质心速度高于倒数第二步,而我国运动员则低于倒数第二步;(2)当前大部分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仍然比较注重单足跳的远度,我国运动员跨步跳距离与世界运动员差异较大,因此掌握合理的跨步跳技术动作、适当提高跨步跳距离对于我国运动员具有重要意义。(3)水平速度损失率在三跳过程中随着跳次的增加而增加,由于不适宜的起跳角和相对较弱的腿部力量,导致我国运动员水平速度损失率大于世界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从技巧啦啦队竞赛项目的发力特点和竞技能力结构出发,认为团队节奏感是技巧啦啦队底座运动员在安全的前提下完美完成动作的重要因素。技巧啦啦队底座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核心是竞技实力,它包括运动员的体能、技巧和团队节奏感,其中,团队节奏感是竞技实力得以表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浅谈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对于篮球训练中的体能训练的重视度还不是很高,在篮球体能训练中常常存在很多问题,致使运动员在体能训练中把握不好力度,或者受到伤害。根据篮球训练的专项训练理论,篮球训练需要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都有较好的素质,在这些方面,要以科学的方法,加强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本文从篮球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出发,探讨在篮球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影响体能结构特征的因素,探讨我国优秀皮划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点,为建立我国皮划艇运动员科学选材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七项全能运动是由跑、跳、投组成的综合性独立竞技项目.我国在这项运动上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但成绩仍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间存在一定差距.研究表明:世界优秀运动员属于全面的“全能型”,中国优秀运动员属于以跑、跳为主的“全能型”,在身体素质上,世界优秀运动员在力量和速度耐力上要好于中国优秀运动员.探讨了中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的选材及训练问题,为中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的发展,赶超世界水平提出有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定向越野比赛要求运动员独自面对运动中来自自身和自然、体力和技能的种种挑战,因此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极大地影响着比赛中的运动成绩.以参加2010年湖南省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定向越野比赛的运动员中随机抽取的30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找出定向越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障碍主要有赛前紧张心理、比赛中的从众心理、路线选择的犹豫心理等.并对比赛中运动员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得出克服定向越野比赛中运动员心理障碍要从心理素质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两方面入手,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毽球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年来由于其所具有的趣味性、观赏性、健身性、对抗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已经被广泛流传,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毽球竞技运动项目。本课题旨在通过对高水平毽球运动队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训练依据,以便于更好的根据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况合理地调整训练计划,更好的为毽球运动技术成绩的提高服务。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采用心率、血乳酸、肌酸激酶、血尿素氮和尿蛋白等指标的测试,能够反映运动员机体的机能状态和对训练负荷强度的适应情况,防治过度疲劳的出现,为教练员更好的为运动员调整运动负荷强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不可忽略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院近几年标枪运动员身体形态与技术风格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身体形态的运动员只有采用适合自身身体形态的技术风格,才能发挥出自身的特点,取得最好的成绩。从多方面较详细研究分析了身体形态与技术风格的关系,并从目前最常见的几种技术风格与标枪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及其技术特点和取得的成绩入手作进一步的探析,期望为高校标枪教练员的训练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