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歌手齐豫,她的成名代表作是一曲《橄榄树》。那琅琅上口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在海峡两岸人中间传唱,经久不衰。齐豫,也因为一曲《橄榄树》,而蜚声歌坛。《橄榄树》的词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能演唱三毛作词的歌曲,是许多歌手梦寐以求的事。齐豫,一个刚出茅屋的小歌手,就能演唱三毛的歌,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和幸福。其实,这首歌词原名叫"小毛驴",并不叫《橄榄树》。齐豫在唱这首歌时,总感觉效果不怎么好,唱不出一种深邃、宽广的意境来。于是,齐豫找到三毛,  相似文献   

2.
谁不喜欢自己呢?可如果一味地记着自己,或许你就远离了他人;反之,如果将他人放在心上,你或许便会赢得他人的尊重.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道出的正是这一道理. 齐豫:做最好的自己 台湾歌手齐豫,因为一曲《橄榄树》而蜚声歌坛.当初齐豫还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小歌手,能演唱三毛的歌,对她来说,是莫大的荣幸和幸福.这首歌词原本叫《小毛驴》,齐豫在唱这首歌时,总感觉效果不怎么好,唱不出一种深邃、宽广的意境来.齐豫找到三毛,忐忑不安地跟她商量:“能不能将歌词修改下?”三毛一下子愣住了,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歌手,竞向自己提出修改歌词.  相似文献   

3.
2008年是作家三毛诞辰65周年的日子,距离她1991年自缢身亡已经过了17年,关于三毛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因为人们并没有在现场发现她留下任何遗书。但最近三毛好友眭澔平首度公开了三毛遗书。眭澔平说,三毛在她自杀前几天赠送给自己一本书,就是她的《滚滚红尘》,发现在里面夹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年仅16岁的李岸·莱姆斯,在14岁时凭一首《蓝色》荣登1996年美国乡村歌榜榜首,并拿下格莱美奖最佳女子乡村音乐演唱奖和最佳新人两项大奖,一举成名。李岸·莱姆斯1982年8月28日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的杰克森市。在她18个月大时父母就录下了她唱的儿歌,如《耶稣爱我》和《你是我的阳光》等歌曲。5岁时,李岸在当地的一次歌舞比赛上唱了一首《与你相识》,  相似文献   

5.
莫扰孩子梦     
作家三毛在她的《拾荒梦》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她小学时代的作文课上,老师布置写一篇有关将来做什么的作文。三毛在她的作文中说:“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她认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更重要的是,“可以将一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当三毛奉老师之命念她的这篇作文时,还没等她念完,老师就扔过一只黑板擦,并拍着桌  相似文献   

6.
作家三毛在她的《拾荒梦》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她小学时代的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布置写一篇有关将来做什么的作文。三毛在她的作文中说,“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她认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  相似文献   

7.
再读三毛     
三毛的书对我来说是不陌生的,很早就曾读过她的《哭泣的骆驼》《撒哈拉之恋》等集子,只觉得她是一个奇异的女子,选择了一种奇异的生活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传奇的世界。虽然她的书对我很有吸引力,但总觉得她离我们很远很远。后来知道她来到了大陆,又很快回到了台湾,最后惊闻她自杀。三毛去世后,曾引起很大一阵子的三毛热,然而我想,三毛终究是寂寞的,因为我们不懂三毛。很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在书店里随手拿起了一本《三毛经典作品》,随便地翻了翻,那些熟悉的文字忽然于我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于是便买回家,以便好好地再读三毛。因为知…  相似文献   

8.
不要玷污孩子的梦作家三毛在她的《拾荒梦》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她小学时代的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布置写一篇有关将来做什么的作文。三毛在她的作文中说:“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她认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  相似文献   

9.
我看三毛     
女作家麦琪在她的散文《丑女》中写道 :“我不喜欢女作家三毛 ,原因之一 ,就是她说自己美丽 ,而事实上她不美丽。”读罢这段话 ,我不知道文坛对此作何反应 ,但是至少我对麦琪有了麦琪对三毛同样的感受。人美在心灵。作为一个作家 ,更应如此。而麦琪为何如此评价三毛 ?也许是由于文人相轻 ,但更重要的可能是嫉妒 (在此 ,请麦琪女士原谅我的冒昧 )。因为嫉妒三毛的写作才华 ,就写文章大谈三毛的“不美丽” ,言外之意不言而喻。当所有的人都被麦琪批评到一无是处的地步时 ,她就可以毫不犹豫、毫无顾忌地站出来 ,说 :“我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相似文献   

10.
老鼠爱大米     
曹春环  刁峰 《山东教育》2005,(28):16-16
这节音乐课,我说要为六一联欢会选拔节目,孩子们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当我看到宋萍把手举得很高,迫不及待地等我叫她时,我想这个机灵的小姑娘或许会有出彩的节目呢!用手一摆她,她就飞快地跑到台上了,出乎意料,她朝向我说:“老师,我想为您唱一首《老鼠爱大米》。”我一愣,“是送给我吗?”“是!”我看到她乌黑的眸子里写满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1.
到朋友家做客。谈话间,朋友让其5岁的儿子唱支歌。可爱的小宝宝马上唱了一首走了调的《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歌毕,我们问朋友,孩子能唱几首流行歌曲。朋友颇得意地说:还有好多。最近下乡采访,笔者在接触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时,也发现有不少小朋友在唱成人歌曲。  相似文献   

12.
她他     
<正>她是烛光里的妈妈,他是晨光里的爸爸。一四岁,她陪我去白鸽广场喂鸽子,三次。六岁,学会了第一首英文歌《take me to you heart》,献宝般地大声唱给她听。她微带笑意,静静地听着,不置可否。我觉得无趣,没唱完就走了。这一年,白鸽广场被改成了楼盘。八岁,学电子琴。会了几首名曲,煞有其事地让她"点曲"。她想了想,说《烛光里的妈妈》,我从来没听说过这首歌,悻悻然走了。这一年,那首英文歌忘得差不多了。十岁,学长笛。庆生致词时,我  相似文献   

13.
莫扰孩子梦     
莫扰孩子梦作家三毛在她的《拾荒梦》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她小学时代的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布置写一篇有关将来做什么的作文。三毛在她的作文中说:“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她认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  相似文献   

14.
高三,我还是我。爱做梦,爱写诗。因为年轻的生命里一半是诗,一半是梦,一首浸透着生命甘醴的青春诗,一个遥远而温馨的梦。高三,我还是我。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称我影迷也好,说我追星也罢,我依旧喜欢展昭,依旧爱唱《样样红》。不为适应别人而改变自己,那会失去自我,而为适应自己  相似文献   

15.
赏识的力量     
今天放学回来,女儿满脸的幸福,口中一直哼唱着一首轻快、活泼的歌曲。吃过晚饭,居然破天荒地拿出音乐课本,像模像样地唱起一首叫《小青蛙》的歌,一连唱了几遍,还忍不住问我:“妈妈,我唱得好听吗?”在一旁瞪大眼睛观望的我,知道这个小家伙心中一定有“戏”,决定问个究竟。“唱得很好,怎么这么喜欢唱这首歌呀?”“今天,一位实习的新老师给我们上课,她请了几个小朋友唱《小青蛙》,唱过后老师表扬了我们,还让全班小朋友给我们鼓掌,我的脸都羞红了。”说到这儿,女儿凑到我耳边,有些难为情但又很骄傲地说:“老师还特意问了我的名字,单独表扬我唱歌…  相似文献   

16.
作家三毛在她的《拾荒梦》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她小学时代的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有关将来做什么的作文。三毛在她的作文中写道:“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她认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地游走玩耍”,更重要的是“可以将一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当三毛奉老师之命念她的这篇作文时,还没等她念完,  相似文献   

17.
思纹     
思纹两年前没了妈妈。爸妈闹离婚正凶的时候思纹没像《花季雨季》中的刘夏那样唱一首《我想有个家》来挽回(虽然她唱歌很不错),而是平淡地说了句:生活不到一块就散了吧!思纹想方设法跟了父亲,小弟跟了母亲。  相似文献   

18.
三毛是一个如风般的女子。她有着一颗流浪远方的坚强的心,还有着一个爱她、等她的荷西。荷西死后,三毛开始了她游记旅程的开始。那时,她写下了《万水千山走遍》。我出生了。原本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却在某天因为《万水千山走遍》深深的依附在了一起。谁会想到在若干年后,我爱上了三毛,甚至因为她的那本书,选择了旅游作为自己的专业。  相似文献   

19.
作家三毛在她的《拾荒梦》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她小学时代的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有关将来做什么的作文。三毛在她的作文中说:“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她认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地游走玩耍”,更重要的“可以将一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  相似文献   

20.
【案例1】女作家三毛自幼性情孤僻,感情脆弱,读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差。数学老师平时对三毛十分冷淡。一天,三毛做不出习题,老师便对全班同学说:“我们班有一位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我请她吃两个。”说着就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在三毛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圈.然后让三毛转身让同学看。少年时的三毛根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便顺从地转过身,全体同学哄堂大笑。老师等大家笑够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